一、"一代天骄"统一蒙古 1、蒙古:是北方蒙古高原上的游牧民族。12世纪时部落之间混战,又受金的奴役。 2、1206年,蒙古贵族推举铁木真为大汗,尊称成吉思汗,蒙古国建立。从此,蒙古草原结束了长期混战的局面,实现了统一。发动大规模扩张战争,对金、西夏、南宋作战,还一直打到欧洲多瑙河 二、忽必烈建立元朝 1、元朝的建立:1271年,忽必烈定国号为元,定都大都(今北京)。忽必烈就是元世祖。 2、南宋灭亡和文天祥抗元: 成吉思汗死后,蒙古相继灭亡西夏、金,包围南宋。1276年元军占领临安,南宋灭亡。 出现“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抗元英雄文天祥。《过零丁洋》《正气歌》 3、元世祖(1)重视发展农业,禁止圈占农田。(2)治理黄河。(3)推广棉花种植。北方农业得以恢复和发展。(4)为了便利南粮北运,开凿新运河(通惠河、会通河),与原有的运河连通,使粮船从杭州直通大都。开辟规模空前的海运(还有漕运)。(5)实行行省制度。 4、元朝大都,既是政治中心又是闻名世界的商业大都市。 意大利旅行家马克波罗的《马克波罗行纪》,描述了大都的繁华景象。 三、行省制度 1.原因:蒙古帝国疆域空前辽阔,为了实行有效的统治,元朝建立了行省制度。 2.元世祖在中央设中书省,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始于元朝。 3.行省制的内容: (1)中央—中书省—全国最高行政机构—管辖大都及周围地区。 (2)地方—行中书省(行省或省)—中书省的派出机构—管辖11个行省 (管理东北的辽阳行省和西南的云南行省, 广州--江西行省,最大的行省是岭北行省) (3)在中央设宣政院,西藏成为元朝的正式行政区。 (4)设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今台湾)。 四、民族融合的发展 1、表现:①汉族人民开发边疆。②边疆各族迁入内地,同汉族等杂居相处。③契丹、女真等族与汉族的融合。④形成了一个新民族—回族。 2、作用:元统一促进了民族融合,元朝境内大规模的人口流动,促进了各民族经济、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3、特点:元朝的民族融合,是历史上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加强,从三国、两晋、南北朝民族大融合开始,中经隋、唐、五代十国、辽宋夏金到元朝时,民族融合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也就是说元朝的民族大融合是在前代的基础上,出现的一种在更广的范围内,更高的程度上的融合,这种融合将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推进到一个更高的程度。 4、元朝在我国历史上贡献:①元朝的统一,结束了北宋以来几个政权并立的局面,元朝的疆域,比以往任何朝代都辽阔。②元朝建立了行省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③元政府设有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④元朝在西藏委派官吏,驻扎军队,西藏成为元朝的正式行政区。⑤元朝的统一,促进了民族的大融合。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