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非选择题(16~18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材料二:“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请回答: (1)材料一是唐太宗经常告诫臣下的话,他为什么要引用这句古训来告诫臣下?(2分) (2)基于材料一的认识,唐太宗即位之初在经济和法律方面分别采取了什么举措?(4分) (3)材料二是唐太宗在哪一位大臣病逝后说的话?这句话反映出唐太宗怎样的优良品质?(4分) 1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自唐天宝以来,方镇屯重兵。……及赵普专相,劝上革去其弊。 材料二:太祖、太宗平一海内,惩累朝藩镇跋扈,尽收天下劲兵……兵无常帅,帅无常师;内外相维,上下相制,等级相轧,……是以天下晏然。 ——《文献通考》 材料三:(宋太宗)“国家若无外忧,必有内急。外忧不过边事,皆可预防;惟奸邪无状。若为内患,甚可惧也。” ——《续资治通鉴长编》 材料四: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靖康之役,虏骑所过,莫不溃散。 ——《朱子语录》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北宋初期统治者主要想解决前朝遗留下来的什么问题?(2分)针对这些问题,宋初统治者制定了什么治国方略?(2分) (2)依据材料三,指出宋太宗对待“外忧与内患”的态度怎样?(1分)其根本出发点是什么?(1分) (3)结合材料四,概括宋初加强中央集权的利与弊。(4分) 1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苏湖熟,天下足?” 材料二:“国家根本,仰给东南?”——《宋史》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苏湖”指哪两个地方?(4分)当地最主要的粮食作物是什么?(2分) (2)材料二中的现象最终出现于何时?(2分) (3)这两则材料说明了什么历史现象?(2分) 2017七年级历史期中试卷附参考答案(灌阳县) 一、选择题(1~15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 答案ACABCBDCBDABCDC 二、非选择题(16~18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6、(1)鉴于隋亡于暴政的教训,唐太宗认识到爱惜民力才能巩固统治。(2分) (2)经济方面:休养生息、轻徭薄赋;法律方面:采取轻刑政策。(4分) (3)魏征。知人善用,虚心纳谏。(4分) 17、(1)问题:前代藩镇割据,把控赋税收入,君弱臣强,导致社会动乱等等(2分) 治国方略:解除禁军高级将领兵权,皇帝总览兵权,加强中央集权,“重文轻武”,通过科举考试提拔文人担任官职。把地方军、政、财权都收归中央,防止内患等等。(2分) (2)态度:认为“内患”甚于“外忧”,“外忧”是边事可以预防,“内患”“深可惧”。(1分) 出发点:巩固皇帝的统治地位(1分) (3)利:有效防止了唐末五代以来分裂割据局面的重演,加强了中央集权。(2分) 弊:机构重叠,文官治军,名实分离;财政拮据,冗官、冗兵、冗费;财政危机转嫁于民,造成农民起义。(2分) 18、(1)苏州和湖州。(4分)水稻?(2分) (2)南宋?(2分) (3)太湖流域成为全国的粮仓,南方经济超过北方?(2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