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习网-初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初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总结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人教网-初中试卷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初中历史 > 试题库 > 月考 >

腾充八中2015初一年级上册历史期中测试卷(含答案解析)(2)

http://www.newdu.com 2020-05-14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18. 战国时期,秦国的军队特别富有战斗力,有“虎狼之师”之称。其主要原因是(   )
    A.将领冲锋在前的表率作用             B.作战武器锋利先进
    C.战场立功国家赐给田宅和爵位        D.战略战术运用得当
    19. 在战国后期的秦国,一个农民如果想免除徭役,最好的办法应该是    (    )
    A.当兵立军功           B.不隐瞒犯法行为
    C.合理经商致富         D.大量生产粮食和布帛
    20. 牛耕是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牛耕进一步推广是在(     )
    A.春秋时期                B.商朝
    C.战国时期                 D.西周
    21. 战国时期李冰在岷江中游修建的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是     (    )
    A.都江堰       B.郑国渠
    C.灵渠                   D.赵州桥
    22. 下列哪一古代思想家的思想最能体现朴素辩证法    (    )
    A.孔子                  B.老子
    C.韩非子                 D.荀子
    23. 下列观点与墨家思想相符合的是  (    )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善用权术,建立权威
    C.爱己爱人,崇尚和平             D.清心寡欲,顺其自然
    24.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又是大教育家,他在教育方面的主要贡献是(    )
    A.兴办私学               B.创立儒学
    C.开办太学                D.创设科举制度
    25. 春秋战国时期,主张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的封建国家,提倡改革,主张法治的代表人物是(    )
    A.孙武                B.孙膑
    C.孟子                D.韩非
    腾充八中2015初一年级上册历史期中测试卷(含答案解析)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 共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26.观察下图,回答问题。(9分)
    (1)你知道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距今的时间吗?从图中可看出该远古人类位于哪条大河流域?(2分)
    (2)从上图山顶洞人的装饰品中你能知道当时的人们已经掌握了哪些技术?(2分)
    (3)从图中可以看出河姆渡居民和半坡居民分别住在什么样式的房屋里?(2分)
    (4)河姆渡 居民和半坡居民房屋样式不同的原因与什么有关?  (3分)
    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1分)
    材料一  《左传》中记载:“昔武王克商……其兄弟之国者十有五人,姬姓之国者四十人。”《荀予?儒敢》说:“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
    材料二  “罢兵西归……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 ,日齐。”
    (1)两则材料反映西周实行什么制度?周天子为什么要实行这样的制度?(4分)
    (2)周天子封的对象都有哪些人?封国的统治者叫什么?(4 分 )
    (3)根据这种制度,国君或诸侯享受的 权利和应尽的义务有哪些?(3分)
    28. 历史上的变法与改革不同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的进步。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13分)
    材料一  观察下列春秋战国时期的两幅图:
    材料二  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然王制遂灭,僭差亡度;庶人之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有国强者兼州域,而弱者丧社稷。
    —《汉书?食货志》
    材料三  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 多怨望者。……后五月而秦惠王车裂商君以徇,日:“莫如商鞅反者!”遂灭商君之家。
    —《史记?商君列传》
    (1)以材料一的两幅图中,你能获取哪些历史信息?这些信息说明的问题是什么?(4分)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其主要措施。 (4分)
    (3)用材料二中的一句原话概括商鞅所为的历史作用。(2分)
    (4)据材料三分析导致商鞅悲惨结局的原因是什么。(3分)
    2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7分)
    材料一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孔子
    材料二  “民为贵”,“君为轻”。      ——孟子
    材料三  2007年9月,以“走进孔子、喜迎奥运、同根一脉、共建和谐”为主题的中国国际孔子文化节拉开帷幕。孔子所创立的儒家学说,对中国文化影响深远。
    材料四  孔子早年丧父,家境贫寒。他“十有五而志于学(十五岁下决心学习)”,一生努力不懈, “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三十岁建立起自我,四十岁不再迷惑,五十岁认同自己的命运,六十岁自然地接受各种批评,七十岁心想做什么便做什么,却不违反礼制规矩)。”
    (1)孔子和孟子是_______________的代表,这一学派的思想核心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2)材料一被推荐为北京奥运会的迎宾语之一。请你说说这句话表达的意思是什么?结合材料三的“主题”说一说这句话在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方面给我们什么启示?(5分)
    (3)请用一句简洁的话介绍孔子。写出他在学习方法、学习态度方面的名言。(4分)
    (4)读了材料四孔子一生努力的有关材料,你有什么感想?(4分)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初中语文
初中数学
初中英语
初中物理
初中化学
初中生物
初中历史
初中地理
初中道德与法治
初中历史与社会
初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初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