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张择端的名画《清明上河图》产生的历史背景是 A.社会动乱,战争频烦 B.城市发展,商业繁荣 C.中外交流日益增多 D.民族融合不断加强 15.右图是明朝锦衣卫印,持有此印的人 A.掌管全国军政大权 B.掌管全国财政大权 C.充当皇帝顾问,后来参与中央政府决策 D.由皇帝直接指挥,对臣民进行监视、侦查,不受法律约束16.郑和能够七下西洋的最根本条件是 A.明朝国力雄厚 B.船队配有完整的航海图和先进的指南针 C.明朝航海技术十分先进 D.郑和本人具有勇于开拓的精神 17.下列对文字狱的解释,最准确的是 A.迫害知识分子的冤狱 B.关押知识分子的监狱 C.因文字犯罪被捕入狱 D.为加强文化专制而设立的监狱 18.郑成功收复台湾和清朝设台湾府的相同作用是 A.驱逐殖民势力 B.维护国家主权 C.加强专制统治 D.巩固清朝海防 19.下列事件发生在今新疆地区的是 ①唐太宗和武则天设立管辖西域的最高行政和军事机构 ②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 ③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④雅克萨之战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 D.②④ 20. “看我抓一把中药服下一帖骄傲” 、“让我来调个偏方专治你媚外的内伤”这是周杰伦弹唱的 中国风系列歌曲《本草纲目》中的歌词,下列对于《本草纲目》的说法错误的是 A.是一部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 B.是明朝医药学家李时珍写的 C.曾被译成多国文字,成为世界医药学的重要文献 D.外国学者称它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0分) 注意事项:1 .用蓝色、黑色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卷上。 2.答卷前请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历史部分 21.(16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二:明末清初著名思想界顾炎武抨击八股文说:“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材有甚于咸 阳之郊所坑者但四百六十余人也。” 请回答: ⑴上述材料是对我国古代哪一种制度的反映?(2分)这一制度正式形成于什么朝代?(1分) ⑵材料一说明这一制度在唐朝发生了什么变化?(2分)它在当时产生了什 么影响?(3分) (3)材料二说明到了明朝,这一制度又发生了什么变化?(2分)其产生了什么危害?(3分) (4)随着新课程改革,历史学科考试形式发生了变化,这是为什么?(3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