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一、基础知识目标: 议政王大臣会议;军机处。文字狱的兴起及其后果。满洲贵族日趋腐败。 二、思想教育目标: 1.军机处的设置,使清朝的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到皇帝手里,中国的封建君主专制至此发展到顶峰。君主专制的高度强化,是中国封建社会走向瓦解的反映。 2.清朝的文化专制政策摧残人才,禁锢思想,严重地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三、能力培养目标: 1.指导学生回答:“清朝君主专制是怎样发展到顶峰的”的思考题,以培养、提高其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 2.指导学生分析秦始皇焚书坑儒、明朝用八股取士与清朝大兴文字狱的严重后果,以培养、提高其综合分析和认识历史问题的能力。 教学要点: 一、从议政王大臣会议到军机处 1.清初的中央行政机构 2.军机处的设置 二、严酷荒唐的文字狱 1.清朝前期的文字狱 2.文化专制政策的危害 三、满洲贵族逐渐腐败 1.统治阶级的奢侈腐化 2.官场贪污成风 重点: 军机处的设置与文化专制政策的危害。 难点: 理解军机处的设置是清朝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的标志。 课型: 综合课 课时: 课1时 方法: 通过复习以前的相关知识学习新课。 教学思路: 1.明确目标:本节讲的是“君主专制政治的顶峰”,教材共有三部分,其中“从议政王大臣会议到军机处”属于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所采取的政治措施,而军机处的设置是关键,是本课的重点。第二部分, “严酷荒唐的文字狱”是清朝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的特殊产物,是君主专制在文化思想上的反映。第三部分, “满洲贵族逐渐腐败”,说明清朝统治者把君主专制政治发展到顶点不是统治的巩固,而恰恰是清王朝走向衰落的反映。 2.难点问题的解决:①清朝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的关键措施就是“从议政王大臣会议到军机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把清代和明代的中央行政机构加以比较,得出加强君主专制的必要性。然后,教师重点讲清军机处的人员组成、职能、军机大臣的地位等,使学生认识到军机处使强化“君权”的工具。 ②让学生阅读课文后,认识分析清朝文化专制政策所造成的后果,最后,教师加以补充逐条解释。 3. “满洲贵族逐渐腐败”,可以引导学生看课本上的插图和文字资料,使学生的认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最后,教师概括出腐败的表现。 教具: 君主专制逐步加强的图表或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清朝前期的经济发展状况,这节课我们来看看清朝的政治是怎样的情况。 引导学生一起来回忆以前学过的各朝代的君主专制制度。我国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概况图表: 过程 时间 具体表现 首创 秦始皇 最高统治者称“皇帝”,在中央设三公:丞相、御史大夫、太尉,地方实行郡县制。地方官吏由皇帝直接任免,绝对执行皇帝命令。从而确立中央对地方的行政机构。焚书坑儒,加强思想控制。 初步巩固 汉武帝 颁布推恩令和削夺大批王侯爵位,解除王国对中央的威胁,加强了中央集权。 进一步完善 隋唐 三省六部制,三省是指尚书、中书、门下三省。尚书省掌管行政,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中书省和门下省分别掌管国家政令的草拟和审批。实行科举制。 进一步加强 北宋初期 用“杯酒释兵权”的办法,削夺了朝中大将和地方节度使的兵权。派转运使到地方管理地方财政。派文臣到各地管理地方政事。从地方军队中挑选强壮士兵,编入禁军,由皇帝直接控制。 空前加强,显著腐败 明清 明朝废丞相,废行省,设三司,实行内阁六部制。实行特务政治。清朝沿用内阁六部制,又设军机处。明清都搞文化专制、八股取士。 (二)讲授新课: 一、“从议政王大臣会议到军机处” 请学生阅读这一目,提问:明朝的的中央行政机构设置的情况是怎样的?那么清朝为什么要加强君主专制呢?清朝的皇帝又是如何去做的呢?在学生阅读和回答的基础上总结讲解: 在中国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发展史上,皇帝是全国的最高统治者。皇权是专制集权制度的核心。皇权的扩张和缩小,标志着专制集权发展的程度。清朝是我国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君主专制特别强大,这是宋朝以来专制集权政治发展的必然趋势。清朝加强君主专制一方面是因为,清朝统治着一个版图辽阔、人口众多、有着许多民族的大国,统治者本身又是一个少数民族,需要集权中央,才能有效地维持统治,并保障满洲贵族的特权地位。在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上,中央的集权,必然表现为君主专制的加强。另一方面,清朝建立之时已是我国封建社会的晚期,社会矛盾更加复杂尖锐,反对封建制度的斗争日益发展,这也促使清朝统治者强化君主专制,以便加强其镇压和控制的力量,阻止封建制度的瓦解。清朝加强君主专制经历了一个历史发展的过程: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