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 宋金南北对峙 1.1115年, 称帝,建立金政权,后定都会宁。1125年,金灭 。 2.1127年,金军俘虏了宋徽宗和宋钦宗以及宗室后妃等三千多人及大批珍宝器物,标着着 灭亡。历史上把这次事件称为“ ”。 3.1127年,北宋皇族 在南京称帝,后来定都临安,历史上称为南宋,他就是宋高宗。 4. 是南宋著名的抗金将领,他领导的军队作战勇敢,纪律严明,“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深受人民的爱戴,被称为“ ”。 1140年,岳飞带领的宋军在 大败金朝骑兵主力,取得大捷。 作用:岳飞等人领导的抗金斗争,有效的遏制了金统治者发动的掠夺性战争,使南方地区相对稳定,符合当时广大人民的利益。 5.1141年,宋金订立和议:①南宋对金称臣;②割让部分土地;③向金送交岁币。至此形成宋金南北对峙局面。 6.金朝变革女真习俗 ①改革官制,建立起一整套中央集权行政机构;②积极恢复发展农业生产,推动手工业、商业的发展;③鼓励女真族和汉族通婚,学习汉族生活习俗。 第12课 经济发展与重心南移 1. 以来,全国经济中心出现南移的趋势。两宋时期,南方经济迅速发展起来。“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表明 已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 2.南移方向:全国的经济重心从黄河流域转移到 流域。 3.原因:南方地区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的环境;统治者重视经济发展;两宋鼓励对外贸易。 4表现: 农业 ①占城稻的种植面积迅速扩大,水稻逐渐跃居粮食产量首位。②“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表明太湖流域已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 手工业 ①煤开采量居世界第一;②铁、铜等金属冶炼达到当时世界的最高水平;③陶瓷制造业也发展到一个新阶段,中国也因此被誉为“瓷之国”。 商业 ①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了“交子”,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②南宋时通行“会子”“关子”等纸币; 5.宋朝政府积极鼓励海外贸易,在一些重要港口开设了专供外商居住的“蕃坊”,并设有“蕃市”“蕃学”。还先后在广州、杭州等地设置市舶机构管理海外贸易。 第13课 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 1.原因:多数农民能够维持温饱生活;雕版印刷的普及,书籍等文化用品逐渐在农村流行;城镇大量涌现,南宋都城临安等大都市人口超过百万。 2.宋朝开国后实行 国策, 受到社会的普遍尊重。相当部分官员来自科举考试,各级官员俸禄丰厚,生活十分优裕。宋代的三大节日是 、 、 。 3.宋代地主占有大量田地,靠剥削 为生。大部分农民是拥有少量田产的自耕农和半自耕农,另一部分是租种他人土地的佃户。 4.宋朝政府将居住在城镇的非农业人户编定为 ,依据拥有房屋等财产的多少分为十等,单独管理。 5. 的出现,意味着都市的文化生活愈加丰富多彩,反映了市民阶层的欣赏趣味。 第14课 元帝国拓展统一多民族国家基业 1.1206年,蒙古贵族在斡难河源召开大会,推举 为蒙古族的最高首领,尊称为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政权。 2.1260年,成吉思汗之孙 继承蒙古汗位,1271年改国号为元,建立元朝,第二年定都大都。忽必烈就是元世祖。 3.忽必烈改革 (1)政治上:建立行省制度。中央设“中书省”,作为全国的最高行政机构;地方设“行中书省”,派遣官吏,征收赋税,进行有效的统治。将西藏、云南、辽阳、岭北等边陲地区都置于中央政府的管辖之下。 (2)经济上:推行重农政策。①把许多牧场恢复为农田;②设立专门管理农业的机构“司农司”;③以“户口增”“田野辟”作为衡量管理政绩好坏的标准;④编写《农桑辑要》,刊行四方。 (3)文化上:提倡儒学,在中央设立专门学习儒家经典的学校国子学。 作用:忽必烈的改革有利于社会的进步和民族融合,巩固和发展了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4.元朝各族人民长期杂居,互通婚姻,民族差异逐渐缩小。当时有许多信仰伊斯兰教的波斯人、阿拉伯人迁入中国,他们同汉、蒙等族互相融合,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即 。 5.元朝实行民族歧视和压迫政策,把各族人分为 、 、 和 四等,目的是 。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