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习网-初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初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总结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人教网-初中试卷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初中历史 > 试题库 > 月考 >

初一年级历史我说民族交往同步测试(2)

http://www.newdu.com 2020-05-14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台湾、海南岛少数民族交往频繁
    从2001年开始,台湾和海南岛少数民族互访、省亲、交流活动频繁,先后举办了多次重大的交流活动。
    2001年10月,琼台两岛少数民族在海南共同举办了学术文化交流周活动,两岛少数民族交流由此拉开了帷幕。在这次活动过程当中,来自台湾的少数民族同胞,和部分两岸史学、民族学专家一道,深入保亭、五指山、三亚等黎族同胞聚居地,他们发现,海南的黎族和台湾各少数民族在相貌、语言文化、物质文化、社会形态、生活方式、传统工艺等各方面确实存在许多相同或相似之处。如两岛少数民族同胞至今仍保留的断发纹身、腰机织布、贯头衣与筒裙等习俗,因为更认定了两岛少数民族是一家人。
    2002年11月,台湾少数民族组成了80余人的省亲团来海南省亲。
    2003年8月,台湾少数民族一行80多人,前来海南、北京参访,在北京受到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的亲切会见。
    2004年8月,台湾少数民族海南—上海参访团一行70多人,参加了保亭黎苗自治县的黎苗传统节日——嬉水节,还到上海参观考察。
    至今,琼台两岛少数民族大规模的参访交流已进行了9次。其中,海南少数民族代表也有两次组团到台湾交流,时间分别在2002年7月和2004年6月。
    即将开幕的海峡两岸各民族欢度“三月三”节庆活动,将是两岛少数民族的第10次交流互访,也是今年两岸较大规模的一次民间交流活动,是两岸少数民族的一个盛会,是两岸少数民族之间走亲访友、加强联系、互商合作、共谋发展的盛会。
    (图文来自华夏经纬网2005年4月)
    答案
    1.D 2.C 3.B 4.B 5.D 6.A 7.C
    8.①王昭君②如呼和浩特连续举办“昭君文化节”、昭君故里湖北省宜昌市兴山县年年举办“昭君艺术节”等均可。
    9.①你同意哪一种观点?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汉武帝以前和汉武帝时期,西汉对匈奴的政策有什么不同?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同意观点二。汉武帝以前,对匈奴实行退让和亲的政策,到汉武帝时期,则对匈奴实行大规模的武力反击。这种政策变化,自然和汉武帝的雄才大略有关,但归根到底还是取决于西汉国力的变化。因为国力的强盛与否,是决定战争胜负的物质基础。如果不是国力强盛,汉武帝不可能多次对匈奴大规模用兵,并取得战争的胜利。 ②我国自古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祖国的历史是由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民族友好是我们多民族国家发展的主流。
    10.没有。贡献:匈奴族开发祖国的北疆;第一次实现了蒙古草原的统一,为以后全国性的统一创造了条件;他们创造的匈奴文化丰富了祖国的文化宝库。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初中语文
初中数学
初中英语
初中物理
初中化学
初中生物
初中历史
初中地理
初中道德与法治
初中历史与社会
初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初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