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党的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再次强调,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请回答: ④材料中的“仁”的含义是指什么?(1分)儒家所强调的“和”是指哪两种“和谐”?(2分) “和谐”。 “和”的一是人与人的和谐,二是人与自然和谐统一。 ⑤和谐,是中国人几千年的梦想。请举例两位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家(除孔子以外)及他们关于和谐的观点。(4分) 孟子保护环境,墨子“兼爱”“非攻” 22、(7分)阅读下列材料: 霸道通宵论,强国先富民。令规传万户,徙木赏千金。 十载游羊地,三年悍将林。称雄当做首,变法古标今。 (1)这首诗歌赞颂的人物是(1分)商鞅 (2)诗中与右图相关的一句话是(1分)城门立木 (3)说一说使诗中划直线部分现象出现的原因。 (2分)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奖励耕战,根据军功的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竣工的旧贵族的特权。 (4)最能证明划波浪线部分历史事实的是: (2分)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5)诗中哪一句评论对于我们今天的改革最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1分)强国先富民 23、(10分)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 ――《论语》 阅读上述材料,请回答: ①上述内容反映了什么时期的历史事实?(1分) 战国时期 ②管仲是如何“相”桓公的? (6分) ⑴积极改革内政,发展生产。 ⑵改革军制组建强大的军队 ⑶以“尊王攘夷”为号召,扩充疆界。 ③管仲相桓公有何结果?(3分) 齐国国富兵强,齐桓公召集诸侯会盟,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 24、(13分)读图做题。读下图,做一下题目 (3)在图1、2、3、4、5、6、7上,填出战国七雄的位置(7分) (4)在图A、B、C中写出围魏救赵的战役、减灶诱敌深入的战役、纸上谈兵的战役。(6分) 25.读右图 (1)在图中的相应的位置标出相应的阶层的名称:(6分) (2)为了巩固统治,西周实行了 分封制 。西周通过这个制度起到了什么作用?(1+3分) 开发了边远地区,加强了统治,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 26、(秦孝公)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备,外连衡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贾谊《过秦论》 请回答: ①材料反映的是哪次变法事件?这次变法发生于哪一年?“商君”指的是谁? (1+1+1分)商鞅变法 356年 商鞅 ②写出“内立法度”的具体内容。 (1+1+1+1分) ⑴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 ⑵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 ⑶根据军功的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竣工的旧贵族的特权。 ⑷建立县制,有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⑥商君因变法触犯了旧贵族的利益,最后惨遭车裂而死。你认为商君变法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为什么?你觉得商鞅的死值不值得?(2+1分) 成功, 商鞅的死值得,看变法是否是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