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 中外的交往与冲突 基础达标 1.郑和第一次出使西洋的时间是( ) A.1402年 B.1405年 C.1417年 D.1421年 2.郑和下西洋的出发地是( ) A.北京 B.松江 C.刘家港 D.泉州 3.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 ) A.印度洋沿岸和红海沿岸 B.印度洋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C.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D.满刺加和红海沿岸 4.“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诗句出自( ) A.戚继光 B.俞大猷 C.郑和 D.于谦 5.戚家军抗倭取得台州九战九捷是在今天的( ) A.山东 B.浙江 C.福建 D.广东 6.1533年,取得我国广东澳门居住权的殖民国家( ) A.西班牙 B.荷兰 C.英国 D.葡萄牙 能力提升 1.假如你跟随郑和的船队下西洋,下面哪些地方是船队没到过的地方( ) A.印度洋沿岸 B.红海沿岸 C.非洲东海岸 D.地中海沿岸 2.明朝抗倭名将是( ) A.林则徐 B.戚继光 C.岳飞 D.文天祥 3.抒发民族英雄戚继光爱国情怀的诗句是 ( ) A.“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B.“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C.“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D.“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 4.1553年,攫取我国澳门居住权的殖民者是 ( ) A.意大利 B.葡萄牙 C.西班牙 D.日本 5.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是因为( ) A.郑和是伟大的航海家 B.规模大.航程远.次数多 C.比欧洲航海家远航早半个多世纪 知识空间 1.郑和下西洋的条件和前提 ①中国唐宋元朝以来领先世界的先进的航海技术和发达的造船技术。②永乐帝朱棣宣扬大国国威,出于政治目的的需要。③中国的唐宋元朝的远洋贸易传统,特别是在元朝时,中国的远洋贸易非常发达,拥有当时世界上贸易量最大的几个港口和世界上最强大的海军和大量的民船和商船,为后来的明朝航海奠定了基础。④明帝国经济上的支持和军事力量保障。⑤郑和船队上的海员、明朝军队士兵、翻译官等人的共同努力。 2.郑和下西洋的目的 主要是宣扬明朝国威,还有一说法是,明成祖为了寻找可能流亡海外的建文帝(军事目的) 知识空间 郑和下西洋的意义 1.展示了明朝前期中国国力的强盛,中国的海军纵横大洋,虽然在国土面积上远远比元朝小,但至少实现了万国朝贡,盛世追迹汉唐; 2.加强了中国明朝政府与海外各国的联系,散财之举给南洋,西洋各国带来了经济实惠;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