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举例说明秦汉时期,中原王朝与匈奴存在的和战关系。(各举一例,共4分) 和: 战: 步骤二 体验历史上的民族关系 (2)下图再现了“张骞出使西域拜别汉武帝”的情景,写出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目的。张骞两次出使西域最终起到了什么作用?(4分) (3)穿时空隧道,你来到了北魏时期,亲历了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前后情况,试举两例说明孝文帝改革前后北魏的变化。(4分) 步骤三 感悟历史上的民族关系 (4)历史上各民族之间关系的主流是什么(和平友好/战争对立)?由史及今,我们应该树立什么样的民族意识?(共4分) 七年级历史试卷参考答案 一、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 分 题号12345678910 答案CAACAADBCB 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 答案CCABCDBBAC 二、非选择题(60分) 21(10分)(1)每框0.5分,共6分。时间轴上面方框依次 前1600年 前770年 前221年 25年 220年 420年 时间轴下面方框依次 商 西周 战国 西汉 西晋 东晋 (2)该题是开放题,无固定答案。如我国奴隶社会(或从夏到战国)比封建社会(战国到南北朝)时间长;从夏到战国(或秦)朝代更替比较缓慢;从战国或秦到南北朝朝代更替比较频繁;从夏到南北朝总的趋势是各朝代存在时间长短不一,有的只有短短的19年,有的却长达400多年;从夏到南北朝建立统一政权的朝代多,分裂(分立)的政权少。 评分说明:符合以上5点意思的任意1点即可得2分, 2点即可得4分.多一点可加2分,最多加4分。其它言之有理亦可。 22、每小题判断无误得1分,改正正确得2分,共8分 (1)、× 正确为: 当时他任用管仲为相,通过改革,使齐国国富兵强 (2)、√(3)√(4)、× 正确为:应该是在东汉末年。 23.(14分)(1)战国时期商鞅变法 (4分)。汉文帝、汉景帝(2分) (2)6分 政府对“农”态度的共同点政府对“农”态度的不同点 材料一、二农业生产,农民负担 (意思对即可,3分) 材料三当今我国政府则充分考虑到农村、农民的问题,一心一意为农民着想,使所有农民不再缴纳农业税。(意思对即可。3分) (3)本题为开放性问题,答案不固定。如:积极推进城镇化,鼓励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逐步减少农民;走科技兴农之路,改善农业结构,增加农 民收入;加大政府对农业的投资,支援农村各项建设;继续深化农村各项体制改革,加强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等。 (学生的答案能体现以上四个方面中的一方面,即可得满分2分。其他建议,言之成理,亦可得分) 24.共12分(1)每填对一个2分。(6分)(2)将方框标注在“洛阳”位置上(2分)(3)南方战乱少,相对安定;江南一些统治者采取了一些发展经济的措施;大量北方人口南迁带来充足的劳动力、先进生产工具和技术;江南地区优越的自然条件。(表述不同,意思相近者亦可,4分) 25.16分(1)和:呼韩邪单于归顺汉朝;昭君出塞等;战:蒙恬反击匈奴;卫青、霍去病攻打匈奴等。(各举一例即可,4分)(2)目的: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2分);作用:促进了西域与汉朝的经济文化交流,开通了丝绸之路(意思对即可,2分)。(3)结合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来谈,如从语言、婚姻、服饰、姓名、居住环境、社会经济等方面任举两例即可。(4分)(4)主流:和平友好。树立民族平等,友好交往的意识。(符合题意的其它表述也行,4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