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军事上: 修筑长城和开发边疆: 1)秦朝统一后,派军北伐匈奴,并修筑了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的长城。 2)秦始皇派人开凿了灵渠,沟通了湘水和离水,把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连接起来。 10、简述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我国科学技术的重大成就。 材料解析题复习 一、材料“夫农,天下之本也” 1)这句话是谁说的?是什么意思? 答:是汉文帝说的,这句话是说明农业是天下之根本。 2)举例说明汉代以农业为本的做法。答:重视农田水利,治理黄河,改进农具。 3)出现了什么后果?答;出现了文景之治。 4)该材料表明汉初统治者实行的什么政策?答:实行休养生息的政策。 5)为什么要实行这种政策? 答:由于西汉初年,经济萧条,国家贫穷,汉初统治者吸取秦朝因为暴政而亡的教训,对农民采取轻徭薄赋的休养生息政策。 二、材料【“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 1) 这是谁说的?是司马迁说的;写在什么书上?答:写在《史记》上。 2) 他生活在什么朝代?答:生活在西汉。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答:这句话是:人当然都有一死,但有的死得比泰山还重,有的却死得比鸿毛还轻。 3)这部书内容如何?答;叙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 4)这部书地位如何?答:《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5)作者曾做过什么官?答:做过太史令。 6)鲁迅怎样评价这部书?为什么这样评价?答:“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因为这部书语言生动,写人物时栩栩如生,时一部历史学名著,具有很高的历史和文学价值。 7)请简要介绍一下这部书。答:《史记》的作者是司马迁,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叙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既是伟大的历史名著,又是优秀的文学作品,是我国历代王朝编写史书的典范。 三、材料“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1)这是谁提出的?是什么学派的代表人?答:是董仲舒提出的,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 2)这一主张是什么意思?答:就是把儒家学说作为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其它各家思想都予以排斥。 3)该朝代的统治者是谁?接受这一主张的主要目的是什么?答:是为了巩固中央集权。 4)实行这一方针的具体措施是什么? 答:汉武帝大力推行儒学教育,在长安兴办太学。 四. 材料:在纸发明以前,我国通常用竹木简或帛做书写材料。但是竹木简太笨重,帛的价格昂贵。纸造价低廉,携带方便。请回答: ①我国造纸术发明于何时?西汉 ②竹木简、帛做书写材料有什么缺点?竹木简太笨重,帛的价格昂贵 ③我国造纸术发明后,谁又改进了造纸术?纸的发明有何意义? 蔡伦 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为文化的交流提供了重要的条件,是我国古代人民对人类文化的伟大贡献 五. 列史实,回答问题: 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文中“卫鞅”指的是谁?“孝公”指哪国国君?(2分) 商鞅;秦国 ②简述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3分) ③商鞅变法使国家强大了,那为什么还遭到贵族的强烈反对?(2分) 商鞅变法触犯了贵族的利益,所以遭到贵族的强烈反对。 ④秦孝公死后,商鞅最终被处死,可商鞅制定的新法并未废止,而是继续在秦国推行。这是为什么呢?(2分)由于变法顺应了历史的发展趋势,深得人心。 六、材料“贫苦农民900人,被征发到渔阳戍守边界,中途遇上了大雨,误期不能到达要处死,号召大家起义” 1)这是哪次起义的情景描述? 2)说出起义的时间、地点。 3)起义的口号是什么? 4)这次起义的作用是什么? 七《沁园春·雪》里写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还看今朝。”毛泽东 (1)词中提到的秦皇汉武分别指哪两位著名帝王?(4分) 秦始皇、汉武帝 (2)这两位帝王为加强中央集权,在思想方面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4分) 秦始皇在思想方面“焚书坑儒”,建立了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禁止儒家思想的传播。 汉武帝在思想方面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把儒家学说作为统治的正统思想 (3)有人说秦皇是千古一帝,有人说他是暴君,你眼中的他是个什么样的人?(说出理由) 对秦始皇的的评价 秦始皇是一位在中国历史上产生过巨大影响的封建皇帝。 (1)、秦始皇的功绩: ①他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统一了中国,符合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②他建立了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对我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③他统一了度量衡、货币、文字和车轨,巩固了国家统一。 ④他通过统一战争,扩大了疆域,使秦朝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2)、秦始皇又是一个暴君。在他的统治下,有着沉重的赋税、繁重的兵役和徭役、严酷的法律。而焚书坑儒则摧残了文化。 秦始皇是一位功过分明的帝王,但是,他的功劳大于过失,是中国历史上的杰出皇帝。 八、有人提议把孔子的诞辰定为中国的教师节。你同意吗?你认为这个提议的依据是什么?答:同意因为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他在教育的以下三个方面成就突出:(6分) (1)、他创办私学,招收不出生的学生,扩大了教育对象,打破了官府对教育的垄断。 (2)、他编定《诗》《书》和《春秋》等书作为教材,丰富了教学内容,保存和发展了我国古代文化。 (3)、在教学中,他善于进行启发诱导,坚持因材施教,用不同的方法教育学生,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弥补不足。 九、材料解读:(14分) 阅读蒲松龄的对联,回答问题:(6分)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1)、对联中有两个历史有名的成语,它们分别是:(2分) (2)、这两个成语中涉及到历史上的两个人物,他们分别是:(2分) (3)、读了这对联,对你有何启发?(2分) 十一、在纸发明以前,我国通常用竹木简或帛做书写材料。但是竹木简太笨重,帛的价格昂贵。纸造价低廉,携带方便。(8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