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干旱的气候与植被 引导学生看“中亚地形”图中的卡拉库姆沙漠,由干旱现象反推干旱成因。(干旱一降 水稀少一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地形封闭。) 指导学生阅读第3页图11、5“卡萨林克各月气温降水量”图,由学生说出冬夏温差、年降水量的多少和季节变化。 从气候与植被的相互关系人手,启发学生认识到:中亚地区的植被应以分布在草原和荒 漠的为主。 归纳上述分析,总结:中亚大部分地区为干旱、半干旱气候,冬冷夏热,降水稀少,植被以分布在草原和荒漠的为主。 (3)多内流河和内流湖 要求学生在“中亚地形”图中,找出阿姆河、锡尔河、里海和咸海。教师简要讲解什么是内流河、什么是内流湖,指明它们是干旱地区自然环境条件下的特殊产物。 要求学生在“中亚地形”图中找出额尔齐斯河,从外流河概念人手,启发学生说出额尔齐斯河是中亚地区的外流河。 向学生介绍里海。 从气候与河流的相互关系人手,启发学生认识到:在干旱气候的影响下,中亚地区应多 内流河和内流湖并进而得出:中亚地区内流区域面积广大。 [板书] 3、经济活力 (1)咸海环境的变迁,指导学生阅读“读一读”“咸海的变化”,了解环境变化及咸海成因,讨论改善环境质量的措施。 过去——渔业基地,生机勃勃。 变迁 变迁 现在——水面缩小,鱼类绝迹,盐度增加 气候恶化,死气沉沉 成因:人口增长,盲目开垦,用水剧增。 改良:控制人口,科学种田,节约用水。 初步使学生了解“人类活动应该遵循自然规律”的道理。 (2)看图11、6“中亚主要矿产和农业生产分布”图,说出:中亚的煤、铁、石油、铜、棉花、小麦、畜牧业区主要分布在哪里? 采用一边在地图上找一边连线的方法进行。(课前在小黑板上写好或制好投影片,课堂 上由学生画线。) A、煤 a、哈萨克斯坦北部 B、铁 b、哈萨克斯坦北部,吉尔吉斯斯坦 C、铜 c、里海沿岸,乌兹别克斯坦南部 D、石油 d、哈萨克斯坦中部 E、棉花 e、整个中亚地区的中部和南部 F、小麦 f、图兰平原(阿姆河、锡尔河流域) G、畜牧业 g、哈萨克斯坦南部 (答案:A—b,B—a,C—d,D—c,E—f,F—g,G--e) (3)重点说明:中亚人民利用自然、发展生产的成就:乌兹别克斯坦盛产棉花,被称为“白金之国”。 中亚是世界上仅次于中、美的第三大产棉基地。 小麦、棉花和畜产品可供出口。 (4)中亚的原料与工业发展 ①农业原料——棉花、羊毛、肉类、棉毛纺织、地毯编织、畜产品加3232业。 ②矿产原料一- 、铁、石油、天然气、有色金属、采矿、冶金、军事工业。 工业分布接近原料产地。棉毛纺织工业、畜产品加工业、采矿工业、冶金工业、军事工业等轻重工业都较发达。木材缺乏,机械制品及一些轻工产品需要进口。 [板书] 4、居民和主要城市 要求学生在地图上辨析并能填图。 (1)出示“中亚地区主要民族人物”图,让学生认识各民族服饰,了解中亚地区的民族构成。 (2)出示“伊斯兰教清真寺”的图片,让学生认识伊斯兰教清真寺,了解伊斯兰教在中亚地区的重要性。 (3)出示“塔什干城市景观”图片,说明:中亚是多民族地区,居民多信奉伊斯兰教。 塔什干——乌兹别克斯坦首都,中亚最大城市、交通枢纽、国际航空站。 阿拉木图——哈萨克斯坦最大的城市。 阿斯塔纳——哈萨克斯坦首都。 (四)总结、扩展 八、板书设计 第1节 概述 一、地理位置:距离海洋远,深居内陆;交通要道 二、自然环境 1、地形:丘陵、平原为主,沙漠广布 2、气候:干旱、半干旱为主 3、河流:以内流河为主 三、经济活力 1、农牧业:棉花、羊毛肉类 2、工业:棉毛纺织、畜产品加工、采矿业、冶金、军事工业发达 四、居民和城市 《地理教案-第11章 中 亚 第一节 概 述》 上一篇教案: 地理教案-水资源 下一篇教案: 地理教案-与同学们谈地理 返回该栏目, 浏览更多相关文章!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