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二次大战”之前的经济特征 学生回答:(略) 教师追问:巴西属热带气候,可能生产、出口什么产品? 学生回答:(略) 教师指导:同学们阅读教材P93。 师生总结:“二战”前殖民时期的经济特征。 单一生产农矿产产品,现代工业不发达 2.“二次大战”之后的经济特征 教师讲述:“二战”后,巴西经济发展较快,尤其加快了工业化的步伐,逐步改变单一经济结构。 教师多媒体展示图片及问题:教师设置“是真是假”题目,请学生判断真假并说明理由。 (1)巴西有哪几类资源,在世界上的地位如何? (2)你认为水电站的选址需要考虑哪些条件? (3)巴西具有世界意义的农产品有哪些? (4)巴西有哪些工业部门、工业中心? A——巴西是一个重要的汽车生产国,但巴西的石油不能自给,45%依赖进口。而天才的巴西人根据本国实际,采用酒精作为燃料代替汽油,生产了大量酒精汽车。所以当你站在巴西街头,看到的大部分都是“酒气十足”的汽车,你相信这是真的吗?(真的) B——巴西是个资源丰富的国家,水资源仅次于中国居世界第二位,于是巴西人民在水量很丰富的亚马孙河上建成一个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伊泰普水电站。这也是真的吗?(假的) 小组合作讨论,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能够积极大胆发言(略) 教师在此设计抢答问题以巩固 ◆最丰富的矿产资源是什么? ◆铁矿主要分布在哪里? ◆最大铁矿是什么?有什么特点? 前面所学的国家中还有哪些国家铁矿丰富?(印度、俄罗斯、澳大利亚) 学生回答:(略) 教师多媒体展示材料:巴西石油公司驻北京首席代表说:现在巴西百分三十的汽车根本就不使用汽油了,完全使用酒精,另外百分之七十的汽车使用的是乙醇汽油,所以在巴西汽车是“先喝酒,后上路”。分析其原因。 学生小组讨论:教材P94“活动”第2题。结合最近提出低碳能耗问题,对我们有何启示? 学生发言:(略) 教师引导:分析各种能源使用的可行性。 师生总结:由于巴西水能资源丰富,全国90%的电力靠水电,并且与巴拉圭合建了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伊泰普水电站。 b.水能──伊泰普水电站多媒体展示图片 教师拓展:我们国家正在进行一项伟大的工程──长江三峡水电站的建设,建成后它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 承转:巴西利用本国丰富的铁矿资源和水能,迅速发展了现代工业。 c.工业──钢铁、造船、汽车、飞机制造等 拓展:多媒体展示澳大利亚、巴西图片,比较两国在位置、气候资源方面有哪些共性? 承转:以市场上出售的 “雀巢咖啡”引出世界“咖啡王国”巴西的农业生产。 教师多媒体展示巴西农作物分布图及问题:粮食作物是什么?有哪些热带经济作物?农作物集中分布在哪一地带?对比印度、东南亚的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 学生思考回答(略) 结合图9.18,说明这里有哪些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引导学生从地形、气候方面分析。 总结:巴西是南美洲最重要的国家,无论是自然环境还是经济发展都是极具特色,巴西经过战后几十年的建设,成为了发展中的工农业大国。用“足球王国” “文明古国”“咖啡之国” “ “狂欢之国”四个词语概括。 巩固和能力训练:完成同步练习对比分析,既复习了旧知识,又便于理解学习新内容。 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能快速回答。 培养学生对比分析、联想判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自主性、探究性的学习方式。 此特征可让学生在教材中重点圈出。在课本上圈画也是一种学习方法 学生积极主动的读图,训练读图技能,培养学生从图中读取有用信息的能力。 资源和经济原本是比较枯燥的内容,通过设置“是真是假”这一环节,不仅培养学生学以致用、分析问题的能力,而且寓教于乐,让课堂变得轻松而有活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学生在兴趣盎然的氛围中抢答问题,前后联系,巩固所学印象深刻。 材料新颖,学生兴趣浓厚。综合分析能力的培养在地理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平时注意方法指导。 激发斗志努力学习开发我国新能源。 比较的收获有: 1.复习已学过的知识; 2.学习新知识; 3.使知识系统化、规律化;便于理解掌握; 4.掌握学习的基本方法──比较法,提高学习能力。 掌握方法:农业的发展与地形、气候的密切关系, 每节课教师的总结不可忽视,综合概括,整体把握,明确重点,使知识条理系统,引起学生的思考,加深对本节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只有通过练习才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达到巩固、运用,提升学生能力。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