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习网-初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初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总结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人教网-初中试卷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初中语文 > 综合辅导 >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教案(2)

http://www.newdu.com 2020-05-13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三、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
    1、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学生听读,初步感知文意。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教师要求学生画出赞美圆明园的语句、讽刺侵略者的语句,并细细体味。
    3、学生齐读文中赞美圆明园的语句。
    提问:雨果怎样评价圆明园?请理清文章第3段的思路。
    明确:先总体评价,称圆明园是“世界奇迹”。接着与巴特农神庙比较,指出圆明园的艺术性质和成就:
    ⑴ 圆明园是东方幻想艺术中的最高成就;
    ⑵ 圆明园几乎集中了超人的民族的想像力所能产生的一切成就;
    ⑶ 圆明园是幻想的某种规模巨大的典范。
    然后,具体讲述园中之物,依次说了建筑材料、建筑、陈设、装饰、园林景观。以耗费劳动之巨作结。
    最后讲圆明园是属于全人类的亚洲文明杰作。
    提问:这段文字中包含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学生思考,明确:从这段文字可以看出雨果对东方艺术、亚洲文明的尊重,对中华民族的尊重和赞美,表现了雨果的博大胸怀和对全人类文化成果的热爱。
    4、学生齐读讽刺侵略者的语句:
    提问:雨果谴责英法联军的强盗行为为什么用了不少反语?使用反语有什么作用?
    学生联系课文第1段思考。
    明确:巴特勒上尉恬不知耻地认为,这次远征是体面的,出色的,光荣的,他们期待的是雨果对此次胜利的赞誉。雨果在愤激之下,用反语活画出强盗的丑态,讽刺侵略者的卑劣行径。如“漂亮”“丰功伟绩”“收获巨大”“文明”“野蛮”等等反语正是强盗的口吻,有辛辣的讽刺意味。最后将自己对远征中国的强盗行为的严厉谴责说成“全部赞誉”,有极其尖锐的嘲讽意味。
    5、学生齐读课文3~6段,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四、揣摩语句,理解文章的丰富内蕴
    多媒体显示(逐句显示):
    1、在世界的某个角落,有一个世界奇迹。这个奇迹叫圆明园。
    (把“世界”改为“中国”,好不好?)
    2、圆明园在幻想艺术中的地位就如同巴特农神庙在理想艺术中的地位。
    (这里为什么要谈到“巴特农神庙”?)
    3、岁月创造的一切都是属于人类的。
    (这一句话有什么特殊含义?)
    4、他们手挽手,笑嘻嘻回到了欧洲。
    (这一句有什么特殊的表达效果?)
    5、这是文明对野蛮所干的事情。
    (注意品味加粗词。)
    6、治人者的罪行不是治于人者的过错;政府有时会是强盗,而人民永远也不会是强盗。
    (如何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7、我希望有朝一日,解放了的干干净净的法兰西会把这份战利品归还给被掠夺的中国。
    (“干干净净”是什么意思?雨果的这个夙愿怎样才能实现?)
    8、我证实,发生了一次偷窃,有两名窃贼。
    (从这一句话中,可以看出雨果什么样的品质?)
    教师示范分析第1句:替换法是揣摩语言常用的方法。“世界”不能改为“中国”,雨果称圆明园是“世界奇迹”,以全球的眼光,肯定其艺术价值在世界的地位,体现了作者对全人类文化成果的热爱。
    学生独立品味以下几句。
    明确:第2句巴特农神庙是希腊最负盛名的古建筑,是欧洲人心中的神庙。与巴特农神庙相比较,突出圆明园的艺术成就,让更多的欧洲人了解中国,了解圆明园。人类最杰出的成就,却一同被强盗毁灭,其行径之卑劣,令人发指。
    第3句,圆明园虽然当时是皇家花园,但归根结底,是属于全人类的,雨果的这种见解是非常深刻的,这表现了雨果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珍视,对人类文明创造者的尊重。结合全文分析,雨果以全人类的名义谴责侵略者的强盗行为,义正辞严,批判力强。
    第4句,以漫画的形式形象再现强盗相互勾结的丑恶嘴脸、肆意掠夺的卑鄙行径,讽刺力强。
    第5句,这一句中的“文明”“野蛮”等反语,正是强盗恬不知耻的狡辩口吻,有辛辣的讽刺意味。这个强盗政府颠倒黑白,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厚颜无耻。
    第6句,雨果以人类的立场区分政府与人民,强盗政府不能代表人民,法兰西人民对中国人民是友好的,焚掠圆明园是英法政府的罪行,他站在人民的立场上抗议政府犯下的罪行。他公开指斥强盗政府,这需要极大的勇气。
    第7句,法兰西政府入侵中国,掠夺、焚毁圆明园,是卑劣的强盗行为,劣迹斑斑。“干干净净”是友爱、热爱和平、崇尚正义的意思。
    这个夙愿迟早会实现,但前提是中国国力的增强,中华民族跻身于世界强民族之林。只有强盛的国家才有可能维护自己的尊严。
    第8句,我们完全为雨果的人格魅力所震撼,他公开抗议本国政府的强盗行径,不顾个人安危,公理至上。他那清醒的头脑,正直的良知,公正的立场,非凡的勇气是难能可贵的。
    学生齐读这些句子,深层体味句子的丰富意蕴。
    五、课堂小结
    中国晚清政府由于朝政腐败,致使国力衰颓,只能靠奴颜媚骨求得苟延残喘,这是历史的耻辱,民族的耻辱。今天中华民族正处于伟大的复兴时期,它以年轻的姿态出现在世界舞台上,我们坚信,这个“超人的民族”定会青春勃发,焕发新的生命力,在世界历史的画页上留下精彩绚丽的一笔。
    六、课堂练习
    中国是被掠夺者,我们中国人谴责强盗,控诉掠夺是很自然的,而雨果作为一位法国作家,却公开指责本国政府,为中国人鸣不平,这实在非常了不起。请以“谢谢你,雨果”或“雨果,好样的”为题,说一段话,谈谈你的感想。
    选三位同学交流,其余同学点评。
    七、布置作业
    1、仔细阅读文章第三段,展开想像,写一段话,描绘那一座“言语无法形容的建筑,某种恍若月宫的建筑”──圆明园。
    2、运用“富丽堂皇”“荡然无存”各写一句话。
    【板书设计】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
    赞美圆明园──尊重,同情
    }正直的良知 公正的产场
    抗议侵略者──讽刺,谴责
    【活动与探究】
    一、写作活动设计
    1、给雨果写封信,谈谈你读本文的感想。
    要求学生用书信的形式和大师对话,抒写读后感,可以从“你对雨果的观点如何评价?你对雨果产生了什么感情?英法联军的罪行,其根源是什么?中国当年被侵略被掠夺的根本原因是什么?雨果对中华民族的创造力作了高度评价,这对坚定我们民族的自信心有什么作用”等几方面来谈。
    2、假如你正漫步在圆明园的遗址上,你会有什么感想,请以“叩问圆明园”为题写一段话。
    3、1861年2月23日至4月10日,拿破仑三世公然将抢来的圆明园文物在杜伊勒里宫展出,请你想像当时展出的情形和周围人们的议论。假如你在法国见到了圆明园的遗存物品,你会有什么想法呢?请把它写下来。
    4、请以“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运用第一人称,以中国人的身份来写。
    二、关于组织以“请战争走开”为题的演讲比赛的设想
    人类历史上,血与火的战争屡屡爆发。战争有正义与非正义之分,我们坚信真善美必将战胜假恶丑,正义必将战胜邪恶。本单元我们不同程度地涉及到第二次鸦片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对战争及战争涉及的多方因素有所了解。开展此次演讲比赛旨在激发同学了解战争、认识战争,呼唤和平、追求和平。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初中语文
初中数学
初中英语
初中物理
初中化学
初中生物
初中历史
初中地理
初中道德与法治
初中历史与社会
初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初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