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习网-初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初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总结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人教网-初中试卷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初中语文 > 综合辅导 >

2014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羚羊木雕》(2)

http://www.newdu.com 2020-05-09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三、品读一批词句
    1、提问:文中有哪些叠词?有何表达作用?同学们用圈点标示,找一找,联系语境说一说。让学生用“表现了。”的句式说话,学生各自拟写答案,举手发言,掌声鼓励,教师乘机提示,屏幕展示或板书,如:
    怦怦:表现了我心情紧张。
    紧紧:表现了妈妈一定要把事情弄清的神态。
    静静:表现了爸爸的严肃与冷漠。
    愉愉:表现了“我”的害怕与无奈。
    嘿嘿:表现了万芳的爽直。
    慢慢:表现了我心情沉重。
    呆呆:表现了“我”心情难受,说不出话。
    2、引导学生讨论“理解•探究”第三题(题目见教科书66面),学生举手发言,教师乘势点拨,屏幕展示或板书。如:
    a、“抗拒”比“拒绝”的语气更强调,表明爸爸的态度很坚决。
    b、“逼”字形象地表明了“我”极不愿意向万芳讨回“木雕”的心理活动。
    c、“努力”一词表明“无”失望之深和痛苦之深。
    d、这里用“冷冷的”月光衬托“我”痛苦的心情。
    二课时
    四、演读一遍课文
    1、角色分配:“我”,妈妈,爸爸,奶奶,万芳,万芳的妈妈各一人,叙述部
    分由一人朗读。(学生自荐,如学生多,可由师生推荐表达能力强的学生担任)
    2、朗读要求:①用普通话;②语气要适合人物特点;③声音响亮;④吐字清楚;
    ⑤不错读;⑥不漏读;⑦停顿适当。
    3、登台演读,掌声鼓励。
    4、演读完毕,师生点评。
    五、探读一组问题
    1、展示问题,学生默读。问①用一盒糖去换回羚羊木雕,不也算是一种解决
    矛盾的好办法吗?为什么“我”却不愿意呢?问②文章结尾说:“这能全怪我吗?”应该怪谁?如果你是文中的“我”,你会怎么处理?问③你遇到过类似的情况吗?你是怎么处理的?问④你想对文中的爸爸、妈妈说点什么呢?
    2、分组讨论,代表发言。针对问①让学生用“因为我认为。”的句式。针对问②用“应该怪因为。”的句式表达;针对问③用“我也遇到过类似的情况,我是这么处的。”的句式,针对问④用“爸爸、妈妈,我想对你们说。”的句式为开头说几句话。(掌声鼓励)
    3、学生互评,教师颁奖(奖品为贺卡等)。
    【全课板书呈现】
    悟读一篇文章——概括内容
    说读一些对话——感知人物
    品读一批词句——赏析妙要
    演读一遍课文——体验情景
    探读一组问题——凸现互动
    教学后记
    《羚羊木雕》是一篇老课文,人教版曾两次改版,都没有删除,这次鄂教版教材又将该文选入,可见这篇小说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教育意义。再从鄂教版《教参》中的“教学建议”看,要求两教时授完,说明教学的层次已经提升。那么如何让学生与作品进行心灵的对话?力求体现探究、自主、合作的课标精神,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教学中,笔者主要是从以下几点考虑的:
    1、抓学生勤于动手动脑的训练,培养学生积累语言的能力。
    2、抓学生的读说训练,培养学生学习语言和组织语言的能力。
    3、抓学生的思维发散训练,培养学生的探究、自主、合作的能力。
    4、抓文体特点进行阅读教学指导,培养学生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4、要点归结,回扣全文(a、在我们面前展现出了一个充满友爱的,少年的心灵
    世界,让他们崇尚友谊,珍惜友情。b、以爸爸为代表的成人世界里,家长们疼爱子女,却不懂得尊重子女的人格感情,在他们身上存在着较严重的重财轻义的思想行为,以致在成人和孩子间挖下了一条深深的“代沟”。c、我们听到了孩子们在向家庭、学校和社会发出强列的呼声:给孩子一个广阔自由的天地,填平两代人之间的鸿沟!)
    以上就是2014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羚羊木雕》的内容,更多2014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相关内容请关注中考网。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初中语文
初中数学
初中英语
初中物理
初中化学
初中生物
初中历史
初中地理
初中道德与法治
初中历史与社会
初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初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