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观书有感》中阐明哲理的句子, 二、阅读《人类与技术环境》回答27-30题(10分) 近几十年来,人类发明了维生素、杀虫剂、电视、雷达、原子反应堆、电子计算机……这一切构成了今天高度发达的技术环境,也称为“第二自然界”,使地球上的物质以惊人的速度增长,大约每隔15年其数量增加一倍。在当今世界,人类正面临着自己建造的技术环境的严峻挑战。 跟技术环境的①速度相比,生物机体的②速度极其缓慢。考古学家和人类学家都认为,原始人和现代人在大脑构造上相差无几。几千年来人对语言的反应速度并无差异,基本上是平均每秒钟接受2.5个单词。然而,从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每秒运算5000次③到当前的每秒钟几十亿次的大型电子计算机,还不到半个世纪的时间。 人的大脑能否不断适应飞速发展的技术环境呢?有的人甚至认为将来人工智能也许会完全取代自然智能。难道果真如此吗?科学界的有识之士,对于第一点的回答是肯定的,而对于第二点则持否定态度。 大脑是人类自然智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人的大脑里的神经元有140多亿个,构成了地球上最完善和效率最高的自然信息系统,这是自然界美妙绝伦的创造,是人类发明的任何先进的信息技术工具或人工智能所无法超越的。 总之,尽管人类创造的技术环境无时无刻不在向它的主人提出严峻的挑战,但是,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界的过程中,人类永远是技术环境的主人。 27、文中①②③三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变革发展演变B、变革演变发展 C、发展变革演变D、演变变革发展 28、本文通过和人脑的比较,具体说明了人工智能的发展速度比自然智能快。(2分) 29、从第三段内容看,科学界的有识之士肯定的是 否定的是。(3分) 30、下面能体现本文主旨的一项是()(3分) A、在当今世界上,人类正面临着自己建造的技术环境的严峻挑战。 B、大脑是人类自然智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C、人工智能正处在一个飞速发展的阶段。 D、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界的过程中,人类永远是技术环境的主人。 三、写作(30分) 不同的人生有不同的美丽,不同的视角可以看出不同的美丽。有人说小草也美丽,落叶也美丽,残月也美丽;也有人说平凡也美丽,朴素也美丽,简单也美丽;还有人说挫折也美丽,失败也美丽,苦难也美丽……请以“也美丽”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在横线上填上一个词语,使标题完整;(2)文体不限,不少于500字。 答案 一、选择 1、.D2、D3、D4、B5、D6、B7、C8、D9、C10、D 11、D12、A13、D14、D15、B16、D17、A18、C19、C20、C 21、C22、A23、C24、D25、应该选D项,因为《风筝》一文的主要表达方式是记叙和描写。在散文中,记叙和描写是两种最基本的表达方式,而抒情和议论则起到了升华主题、画龙点睛的作用 26(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2)、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3)、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4)、如: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5)、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二、阅读 27、B28、电子计算机29、人的大脑能不断适应飞速发展的技术环境;将来人工智能也许会完全取代自然智能。30、D 三、写作略 我们将不断更新初一各科备考资料以及全国重点中学资料等信息,敬请期待。更多中考资讯请关注中考频道,我们将第一时间为大家提供中考体育评分标准、中考体育考试项目、历年中考满分作文、中考作文素材、中考英语作文、中考作文范文等丰富的中考复习资料内容。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