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 辞 一、常见的修辞方法(修辞格) 比喻、拟人、借代、夸张、对比;(内容) 增强语言形象性等 排比、反复、对偶、反问、设问。(句式) 增强语言气势等 比喻: 定义: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彼此有相似点,便用一事物或一情境来比方另一事物或另一情境的一种修辞。 构成:一般有本体、喻体、和比喻词。 例:天上闪烁的星星好像黑色幕上缀着的宝石。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 作用:可以使语言变得生动、形象,把事物描写得更具体、生动和感人,或使抽象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 拟 人 把事物当作人,把物写成和人一样,有人的感情,人的动作,人的状态和语言。 作用:表达强烈的感情,具有很强的抒情性和感染力,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 夸张 为了突出某事物的特征,有意扩大或缩小的描述。 作用:强调、突出事物的特点等。 反复 定义:相同的词语或句子多次重复出现。 作用:为了强调突出某种感情,强调某种意思,加深读者的印象。 对偶 定义:用结构相同、字数相等的一对句子或短语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 排比 作用:加强语势,概括力强,使表达鲜明突出。用于说理具有无可辩驳的雄辩性,用于抒情具有一气呵成,酣畅淋漓的表达效果。 反问与设问 定义:设问,先提出问题,接着自己吧看法说出来。 反问,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 区别:设问,有问有答,答案在问句外。 反问,有问无答,答案在问句中。 作用:反问,加强语气 ,突出强调,发人深思; 设问,提出问题,引起注意,启发思考,突出答案。 对比 定义:把两种事物或同一种事物的两个方面并举出来,相对比较描述或议论。 引用 定义:说话或写文章,引用别人的话,或因熟悉的成语典故。 借代 不直接说出要描述的人或事物,而借用与人或事物有关的东西来代替。 反语 实际上要表达的意思和字面上的意思完全相反,用以加强幽默讽刺的表达效果。 顶真 用上一句的结尾的词语做下一句的起头 。 互文 指诗文的相邻句中所用的词语互相补充,结合起来表示一个完整意思的一种修辞方式。 更多初一语文、初一数学、初一英语等科目的学习辅导资料,请关注中考网,我们将第一时间为大家发布2015年中考最新动向!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