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按照三大产业的划分,工业和建筑业属于 A.第一产业 B.第二产业 C.第三产业 D.第三产业的第一层次 答案:B 2.一国在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内,所有部门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总量的货币表现是指 A.国民生产总值 B.国内生产总值 C.国民收入 D.社会总产品 答案:A 3.党和国家十分重视三农问题,多次指出:“没有农业的稳定就没有全国的稳定;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小康;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农村、农民、农业问题如此重要,是因为 A.农业是国民经济的第一产业 B.农民收入水平比较低 C.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D.农村改革首先取得突破 答案:C 4.我国农业发展的最大制约因素是 A.农产品供给量尤其是粮食始终处于基本平衡但偏紧的状态 D.农业资源人均占有量在世界上属于低水平 C.农业生产的技术装备水平与劳动生产率水平低 D.农业的基础设施比较薄弱,抗灾能力低 答案:B 5.彻底改变我国农业基础薄弱的现状,完成我国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的过渡,最终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 A.走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道路 B.坚持以家庭承包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 C.大力发展乡镇企业 D.大力发展小城镇建设 答案:A 6.目前,农业科技在我国农业增产中的贡献率约为39%,世界上农业发达国家均在60%以上。我国政府已确定并正在努力实施科教兴农战略。为缩小我国与世界发达国家在农业科技领域的差距 A.必须确立我国农业的基础地位 B.关键是要发展农业科学技术 C.要大力提高农业的商品率 D.要想方设法提高农民的收入 答案:B 7.据我国一些农业现代化试点的经验,仅农田基本建设一项,每亩需要投资500元以上,全国耕地至少有60000亿元以上的投资。显然,这项投资单靠农业自身积累和国家财力投入是不现实的,还需要乡镇企业来承担。这说明 A.只有发展乡镇企业,才能增加农民收入 B.发展乡镇企业是我国农业现代化的惟一出路 C.乡镇企业已成为我国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 D.乡镇企业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要形式 答案:C 8.我国农民把农村经济的发展生动地概括为“无农不稳,无工不富”。这里的“无工不富”是指 A.只有发展工业,才能使国家富强起来 B.只有工业现代化,才能使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C只有发展工业、建筑业,才能使农民尽快富裕起来 D.只有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才能使农民尽快富裕起来 答案:D 9.列宁说:“没有高度发达的工业,那就根本谈不上社会主义,而对一个农业国来说,更谈不上社会主义。”这是因为 ①大工业是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 ②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决定一个国家的技术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 ③没有高度发达的工业,就没有高度的社会化大生产 ④没有高度发达的工业,就没有农业和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现代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B 10.建国后,经过50多年的艰苦奋斗,旧中国工业极为落后的面貌得到了根本改观,我国的工业建设取得了伟大成就。表现在 ①工业发展已具有相当规模 ②工业生产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 ③工业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④工业门类比较齐全 ⑤实现了工业的现代化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⑤ 答案:A 11.第三产业在吸纳劳动力方面有独特的优势,它行业多、门类全,劳动密集、技术密集、知识密集行业并存,能吸纳大量的和不同层次的各类人员。发展第三产业是 A.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关键 B.国民经济基础的基础 C.缓解我国日益严峻的就业压力、拓宽就业面、增加就业量的主要途径 D.以减缓工农业发展速度为前提的 答案:C 12.第三产业和第一、二产业的关系,正确的表述是 A.由于我国第三产业比较落后,决定了第一、二产业发展水平比较低 B.第一、二产业劳动生产率低,决定了科学技术水平落后,第三产业不可能发展 C.只有第三产业发展了,第一、二产业才能较快发展 D.第一、二产业的生产水平,决定了第三产业的发展状况;而第三产业的发展,又会促进第一、二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答案:D 二、不定项选择题 13.国民生产总值和国内生产总值这两项指标都是综合反映国家经济活动的重要指标。统计这两项指标 A.能把三大产业的水平和劳务成果反映出来 B.可以反映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动总量 C.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的合理化 D.便于进行国际经济的横向比较 答案:ACD 14.马克思说:“超过劳动者个人需要的农业劳动生产率,是一切社会的基础。”这说明 A.农业是人类衣食之源、生存之本 B.只有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才有可能从事工商等活动 C.农业劳动者的比重越大,社会经济越发展 D.社会各部门生产的增长,最终取决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答案:ABD 15.—要彻底改变我国农业基础薄弱的现状,离不开诸多的条件。这些条件有 A.稳定和完善党在农村的各项基本政策 B.发展农业科学技术 C.增加农业投入 D.增加农业劳动力 答案:ABC 16.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20多年里,乡镇企业直接支持农业的资金达数百亿元,相当于国家对农业总投资的35%左右。“八五”期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专和工业增加值净增量的一半来自乡镇企业。这说明 A.乡镇企业在推动农村经济快速增长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B.农业的发展所需要的资金在很大程度上依靠乡镇企业承担 C.乡镇企业要进行经济结构调整 D.乡镇企业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答案:AB 17.近代社会生产发展的历史表明: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发展与进步,首先需要工业,尤其是机械工业为它们提供劳动资料。劳动资料(其中主要是生产工具)的不断改进,特别是机器的发明和进步,对于社会生产的发展,一向发挥着并将继续发挥着巨大的推动作用。这则材料说明 A.没有工业的发展,就没有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 B.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 C.工业是国民经济各部门进行技术改造的物质基础 D.工业不断地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先进的技术装备,从而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 答案:BCD 18.我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上海,产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第三产业的比重首次超过了第二产业,形成了产业结构中第三产业为大、第二产业为次、第一产业最低的“三二一”产业顺序。这表明 A.上海的经济结构不断优化,日趋合理 B.只要重视发展第三产业,其他产业就必然被带动起来 C.第三产业将逐渐取代第一、二产业 D.上海经济发展速度快,经济水平不断提高 答案:AD 19.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可以扩大就业领域和就业人数,保证社会安定,因为第三产业在吸纳劳动力方面有独特的优势。表现在第三产业 A.行业多、门类广 B.劳动密集、技术密集、知识密集行业并存 C.能缓解日益严重的就业压力 D.是增加就业的主要途径 答案:AB 20.在我国,第三产业主要分为四个层次,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部门属于第二个层次。下列各项属于第二层次的有 A.金融业、保险业、仓储业 B.饮食业、信息业、房地产业 C.信息业、咨询业、房地产业 D.旅游业、咨询业、社会福利事业 答案:C 三、简答题 21.材料: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改造和提高传统工业,发展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推进国民经济信息化;继续加强基础建设和基础工业,加大调整、改造加工工业的力度,振兴支柱产业,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这里强调的支柱产业包括哪些产业?振兴支柱产业的意义是什么? 答案:建筑业和工业各部门中的机械电子、石油化工、汽车制造业等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这些支柱产业犹如国民经济的栋梁,支撑着整个国民经济的大厦。国家能否实现现代化,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些产业的发展水平,所V2,1g,须振兴我国工业中的支柱产业。 四、辨析题 22.第三产业的发展可以有力促进第一、二产业的发展,并格最终取代第一产业。 答案:(1)第三产业的发展可以有效地为第一、二产业提供交通运输、邮电通信、科技信息、金融信贷、科技开发、培养人才等必不可少的服务,促进第一、二产业的发展,推进我国的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 (2)但是,第三产业无论如何发展,也不可能取代第一、二产业。因为第一产业即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第二产业即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第一、二产业是第三产业的基础,为第三产业的发展提供物质资料和技术设备。因此,没有第一、二产业的发展,就不可能有第三产业的存在和发展。 五、论述题 23.材料一:据有关部门统计,在1996年我国粮食总产量的增长份额中,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占38%左右。除此之外,面积因素占33%,气候因素占24%,结构因素占5%。 材料二:国家决定延长农民对土地的承包期,对农民手中富裕的粮食实行以保护价敞开收购。 材料三:1997年,中央新增预算期内基建投资用于农业的部分占一半以上,同时国家决定要进一步办好农技推广站。 (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 答案:材料一说明我国农业科技含量低,农业的抗灾能力差,靠天吃饭的问题仍然是制约我国农业发展的薄弱环节。要发展农业,要彻底改变农业基础薄弱的状态,就必须靠科学,靠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走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道路。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二、三做法的必要性。 答案:材料二说明国家为农业发展制定了有力的政策,以保护价格收购农民的粮食,这样一来,有利于调动和保护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这是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前提。 材料三说明国家十分重视对农业的投入和发展农业科学技术。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关键是发展农业科学技术,只有坚持农、科、教结合,才能推动农业的现代化。只有加大对农业的投入,才能使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变为现实。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