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非文学作品阅读(11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4-16题 【材料一】 (新华社2019年5月18日) 【材料二】 “我不在博物馆看展览,就在去博物馆的路上”——一个热衷在博物馆“打卡”的网友这样描述自己的休闲时光,毋庸置疑,“逛博物馆”正在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仿佛是跨越千百年时光而来的先人信札,一件件文物的“前世今生”,让观众得以一窥祖先们的生活图景、悲欢离合。这样的“精神盛宴”,在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已不再是小众需求。虽然发展速度令人惊叹,中国博物馆仍然面临“成长的烦恼”。 “一个好的博物馆,应该在做好保护、研究等本职工作的基础上,让身处其中的观众在很舒服的状态下接受教育,潜移默化地树立文化自信。”关强说。这对博物馆“讲故事”的能力无疑提出了很高要求。 调查发现,博物馆“讲故事”能力仍是短板,观众对博物馆不同方面的评价中,评分最低的三项是“互动体验手段”“高科技展示手段”和“讲解体验”。 “至今还有很多博物馆停留在展示奇珍异宝的阶段。”南京博物院院长龚良说,好的展览,要用故事打动观众。展览的要义,不是追求最上乘的展品,而是讲好展品之间的相互关系;展览的最终目的不是展示坛坛罐罐,而是展示这个区域过去人们的生活。(同材料一) 【材料三】 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的成功,正在于它跳出了传统器物学和考古学的解读思路通过透物见史、见人、见精神的方法,解读国宝背后的文明密码及其传奇故事。 与传统的展陈方式相比,观众更青睐有互动和参与感的展览。为了满足新需求,不少博物馆借助现代技术手段,在文物活化方面各出奇招。甘肃省博物馆推出一组文物表情包,被年轻人大量下载;高科技互动艺术展演《清明上河图3.0》构筑出真人与虚拟交织、人在画中的沉浸体验;湖南省博物馆推出“我的假日在湘博”等系列活动,每场预约名额都被一抢而空……(《人民日报》2019年5月10日) 14.下列材料一图表的解读不正确一项是( )(3分) A.2018年我国登记备案的博物馆数量和参观人数,与上年相比都有增加。 B.“新华社记者卢智编制”,标明了编制者的身份和姓名,以体现信息的可靠性。 C.2018年我国登记备案的免费开放博物馆数量,比上年增加了218家。 D.统计图配有多个中国传统风格的建筑图案,可以让读者感到形象、亲切。 15.结合材料,谈谈如何解决目前博物馆“成长的烦恼”。(4分) 16.如果选用上述三则材料做一期宣传专题,下列哪项适合做专题的主标题?选择并简述理由。(4分) A.博物馆“热”背后的“冷”思考 B.博物馆的未来路在何方? C.博物馆,应讲好自己的“故事” 答案: 14.C15.转变博物馆传统思路,关注展品背后的文化;改善博物馆展示和讲解方式,增加观众的互动和参与感。16.示例1:我选择A。标题用“冷”“热”对比,形象生动,表达鲜明,容易吸引读者。既关注到当今博物馆“热”的现状,又冷静思考了博物馆存在的短板和未来发展的出路。 示例2:我选择B。标题用设问的形式能吸引读着,引人想考。暗示了博物馆现状的不足,引发读者思考博物馆未来如何改革发展。 示例3:我选择C。标题用拟人的手法,表明在博物馆“热”的当下,讲“故事”仍是博物馆的短版。今后应该在讲解方式、互动体验等方面作出努力。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