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月,阙也 张晓风 “月,阙也。”这是一本近两千年前的文学专著的解释。阙,就是“缺”的意思。 那解释使我着迷。 曾国藩把自己的住所题作“求阙斋”,求阙?为什么?为什么不求完美? 那斋名也使我着迷。 “阙”有什么好呢?“阙”简直有点像古中国性格中的一部分,我渐渐爱上了“阙”的境界。 在中国的传统里,“天残地缺”或“天聋地哑”的说法几乎毫无疑问地被一般人所接受。也许由于长期的患难困顿,中国神话对天地的解释常是令人惊讶的。 在《淮南子》里,我们发现中国的天空和中国的大地都是曾经受伤的。女娲以其柔和的慈手补缀抚平了一切残破。当时,天穿了,女娲炼五色石补了天。地摇了,女娲折断了神鳖的脚爪垫稳了四极。她又像一个能干的主妇,扫了一堆芦灰,止住了洪水。 中国人一直相信天地也有其残缺。 我非常喜欢中国西南部一个少数民族的神话。他们说,天地是男神女神合造的。当时男神负责造天,女神负责造地,等他们各自分头完成了天地而打算合在一起的时候,可怕的事情发生了:女神太勤快,把地造得太大,以至于跟天没办法结合得起来。但是他们终于想到一个好办法,把地折叠了起来,形成高山低谷,然后,天地才结合起来了。 是不是西南的崇山峻岭给他们灵感,使他们想起这则神话呢? 天地是有缺陷的,但缺陷造成了褶皱,褶皱造成了奇峰幽谷之美。月亮是不能常圆的,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当我们心平气和地承认这一切缺陷的时候,我们忽然发觉没有什么是不可以接受的。 在另一则汉民族的神话里,说到大地曾被共工氏撞不周山时撞歪了——从此“地陷东南”,长江黄河便一路浩浩淼淼地向东流去,流出几千里惊心动魄的风景。而天空也在当时被一起撞歪了,不过歪的方向相反,是歪向西北,据说日月星辰因此哗啦一声大部分都倒到那个方向去了。如果某个夏夜我们抬头而看,忽然发现群星灼灼的方向,这让我们相信,属于中国的天空是“地倾西北”的吧! 五千年来,汉民族便在这歪倒倾斜的天地之间挺直脊骨生活着。 而月亮,到底曾经真正圆过吗?人生世上其实也没有看过真正圆的东西,一张葱油饼不够圆,一块镍币也不够圆,即使是圆规画的圆,如果用高度显微镜来看也不可能圆得很完美。 真正的圆存在于理念之中,而不在现实世界里。在现实世界里,我们只能做圆的“复制品”。就现实的操作而言,一截圆规上的铅笔芯在画圆的起点和终点时,已经粗细不一样了。 所有的天体远看都呈球形,但不是绝对的圆,地球是约略近于椭圆形。 就算我们承认月亮约略的圆也算圆,那也是“方其圆时,即其缺时”。有如十二点整的钟声,当你听到钟声时,已经不是十二点了。 花朝月夕,固然是好的,只是真正的看花人哪一刻不能赏花?在初生的绿芽嫩嫩怯怯地探头出土时,花已暗藏在那里;当柔软的枝条试探地在大气中舒手舒脚时,花隐在那里;当蓓蕾悄然结胎时,花在那里;当花瓣怒张时,花在那里;当香销红黯委地成泥的时候,花仍在那里;当一场雨后只见满丛绿肥的时候,花还在那里;当果实成熟时,花恒在那里;甚至当果核深埋地下时,花依然在那里。 或见或不见,花总在那里。或盈或缺,月总在那里。不要做一朝的看花人吧!不要做一夕的赏月人吧!人生在世哪一刻不美好完美?哪一刹那不该顶礼膜拜感激欢欣呢? 因为我们爱过圆月,让我们也爱缺月吧——它们原是同一个月亮啊! 10. 文章开头提到“近两千年前的文学专著的解释”以及曾国藩的“求阙斋”,有何用意? 11. 散文构思讲究“形散而神不散”,请联系全文说说这一构思的体现。 12. 请赏析划线语段的语言艺术。 13. 这篇散文处处透露着辩证的人生哲思,请综合全文理解最后两段话的意蕴,说说从中反映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 【答案】 10. (1)内容上:说明“阙,缺也”这一解释与运用由来已久,体现作者为之着迷的态度;这样写既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又增加了文章的文学性。(2)结构上:为下文阐释“月圆”的哲理做了充分的铺垫。 11. “形散”的体现:开头先写“我”迷恋“缺”字,引发对人为什么不追求完美的思考;行文主体部分围绕“月,阙也”的内涵引发对“女娲补天”等三个神话的联想以及自己的所见所感。最后几段作者由“月,阙也”的自然现象过渡到对人生不圆满的深沉哲思,表达了现实中没有真正完美的观点,从而要有积极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神不散”的体现:全文紧扣“月,阙也”行文,条理清晰,主旨明确。 12. (1)拟人,比如“在出生的绿芽嫩嫩怯怯地探头出土时,花已暗藏在那里……当香销红黯委地成泥的时候,花仍在那里……”两句,“嫩嫩怯怯地探头”,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了芽儿新抽的画面,让读者感受到生命孕育的美好。(2)反复运用“花……在那里”这种句式,反复咏叹,增强感情色彩,强调人生每个过程都是美好的,每一刻都是值得欢欣的。(如果提到“花的不同状态的比较”或“隐”“暗藏”“仍在”等词语的灵活变化也可)(3)运用排比句式,从时间的转换、情境的铺设,画面的叠现等角度,给读者带来美好的感受。要用心留意身边的每一份美丽,懂得时时去珍惜,去感恩,留住心中永恒的美丽。(4)语言生动优美、典雅古朴、工整细腻,读来朗朗上口,使行文富有节奏感、韵律美、画面感与诗意美, 比如“当香销红黯委地成泥的时候,花仍在那里……”这句,典雅工整,画面感强,给读者带来想象的美感。 13. (1)“因为我们爱过圆月,让我们也爱缺月吧——它们原是同一个月亮啊!”结尾这句话告诉我们:世间事物与人生,圆满和完美只是相对的;我们既要享受生活中的美好,也要接受生活里的缺陷与不如意,因为这些都是生活本来的面目。“哪一刻”“哪一刹那”启示我们要把握当下,珍惜当下。(2)前文描述的中国古代神话对天地残缺的理解,启示我们要秉承汉民族坚强乐观的精神,在困顿中挺直脊骨生活。因此面对事物和人生的缺憾,要认清现实,认识到缺憾也是一种完美,多一份理解、豁达和乐观。 【解析】 【10题详解】 该题考查学生分析散文中开头段落的作用。本题要求分析文章开头提到“近两千年前的文学专著的解释”以及曾国藩的“求阙斋”的作用。答题前,先通读全文,整体理解把握文本的内容。然后概括内容,从内容本身的作用和结构上的作用来分析。从内容上分析,开头头提到“阙,缺也”是“近两千年前的文学专著的解释”表明这个解释由来已久,“那解释使我着迷”,也表明作者的态度。“曾国藩把自己的住所题作“求阙斋”,求阙?为什么?为什么不求完美?”,连续发问,这样写曾国藩的“求阙斋”,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结构上,也为下文阐释“月圆”的道理做了的铺垫。 【11题详解】 该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的构思,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要求分析本文是如何体现“形散而神不散”这一构思的。答题前,先通读全文,整体理解把握本文的内容。考生要明白“形散而神不散”这一概念的意思,然后结合本文分析,本文中的“形散”体现在哪些地方,“神不散”,这神是什么。本文中,“形散”是指,开头先写我对“缺”很迷恋,然后引发一种思考,人为什么不追求完美?文章的主体部分写了三个神话,还写了自己的见闻和感受。最后写了月常缺的自然现象,这些材料看似很松散,实则紧紧围绕一个“神”来展开,这个“神”就是,作者认为现实中并没有真正的完美,因此我们要有积极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全文紧扣“月,阙也”行文,主旨明确又集中。 【12题详解】 该题考查学生赏析作品的语言。赏析画线的句子,答案通常由三部分组成:内容概括,手法,效果。解答这种题型的通常思路是,首先仔细阅读画线句,概括其主要内容,判断其中是否使用了表现手法,效果作用是什么。能表达什么观点态度、思想情感。画线句中,“嫩嫩怯怯地探头”,运用了拟人的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芽儿新抽的画面,写出了新生命的美好。“花……在那里”这种排比句式,更能强调每一刻都是值得欢欣的。用“当……时”这种排比句式,能让人感受生活的美好,懂得珍惜。本段的语言也比较优美典雅,比如“在初生的绿芽嫩嫩怯怯地探头出土时”“当柔软的枝条试探地在大气中舒手舒脚时”“当香销红黯委地成泥的时候”,这些语言让读者能感受到美。 【13题详解】 该题考查学生理解内涵,把握主旨,解决问题的能力。答题前,先通读原文,整体理解把握文本的内容。本文要求理解最后两段话的意蕴,分析其中包含的作者的人生态度。重点阅读最后两段,抓住其中能表达作者人生态度的词句,结合全文分析其中蕴含的作者的人生态度。“人生在世哪一刻不美好完美?哪一刹那不该顶礼膜拜感激欢欣呢?”意思是人生在世,哪一刻都是美好的,哪一刻都值得感激,启示我们要珍惜当下,把握现在。“因为我们爱过圆月,让我们也爱缺月吧——它们原是同一个月亮啊!”圆月和满月都是月亮的状态,圆满和完美是相对的,启示我们,生活中有美好,也有不如意,这也是生活的常态。结合前文对女娲补天地残缺的事故,可理解出,故事启示我们要在困顿中挺直脊骨生活,要正确面对生活中的缺憾,多些理解和达观的态度。 【点睛】本题考查散文中段落的作用。散文中段落的作用通常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作答,内容方面,要先概括段落所写的内容,然后分析所写的内容能表现所写对象的什么特点,是表现景物的特点,还是表现人物的某方面,其中能不能表现作者的某种情感倾向。结构方面,主要考虑该段内容和上下文之间的关系,是否照应前文,是否能总结上文,是否能引出下文,为下文做铺垫,和下文某处照应,是否是过渡段落,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