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却赴南邑留别苏台知己① 刘长卿 又过梅岭②上,岁岁此枝寒。 落日孤舟去,青山万里看。 猿声湘水静,草色洞庭宽。 已料生涯事,唯应把钓竿。 注:①此诗是刘长卿将要赴任南巴时所写。公元760年他因刚直犯上被贬岭南潘州南巴(今广东电白)尉。却,再;苏台,指苏州。②梅岭,即大庾岭,位于江西省大庾县南,为往来岭南、岭北间的交通要道,岭上植梅。 14.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4分) A.首联“又”字暗示诗人命运坎坷,“寒”字既写梅花,也渲染悲凉的气氛。 B.第三句以“落日”渲染惜别的情意,以“孤舟”比喻诗人孤单飘泊的际遇。 C.第四句营造了雄浑辽阔的意境,壮丽的河山令诗人抑郁的情绪也为之一振。 D.第七句写诗人早已料想到人生的结局,表现出达观知命、超然物外的态度。 E.第八句表面写诗人要学垂钓者与世无争,“唯应”两字却含愤激不平之意。 15.第三联诗人想象南下途中所见,请结合诗句分析“静”“宽”两字的妙处。(6分) 答案: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1分) 14.CD(选对1项得分,两项4分。C项,此句暗写路途之遥远、孤寂,途中所见、所伴唯有青山而已。D项,诗人并没有“达观知命、超然物外”,而是对自己的遭遇忧郁难平,结合后一句,更可看出他是故作反语,实际上抒发的是忠而被谤、报国无门的怨愤。读诗要从整体上把握、理清脉络,不能割裂开来、断章取义。第三句对“落日”的理解可参照李白诗“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15.“静”字表现湘水宁静的气氛,进一步突显猿声的凄切,令诗人倍感孤寂、凄凉。“宽”字表现洞庭湖的浩渺,进一步突显路途的邈远,前景的迷茫。(每字分析景物特征1分,指出深层的内涵2分,共6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