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2017 泰州)阅读陈振林的《秦琼卖马》,完成18-21题(22分)。 (1)进江州城的人,有一处必去,就是书场。 (2)一溜儿五间不大的屋子,几根粗木柱立着,全是串通的,宽敞明亮。屋子里的正北方,用砖石切成八仙桌大小的台子,高尺许。台上立一桌,小,宽,不过七八寸,长约三尺。四只桌腿像初生牛犊的小腿细,摇摇欲坠,随时会散架到下的样子。这便是说书人的舞台了。屋外立一对联:汉萧何追韩信闻香下马,周文王访子牙知味停车。上无横批,只悬着匾额,三个字:铁嘴刘。 (3)铁嘴刘正是屋子的主人,江州城妇孺皆知的大名人。其实。“铁嘴刘”这名号已传下来三代人了。铁嘴刘说书有规矩,白天休息加学习,晚上才登场。铁嘴刘刚过 不惑之年,因其喜好蓄须,倒是有了些仙风道骨。 (4)近日,正说《秦琼卖马》①,那情节人物大家伙儿早烂熟于心。但仍然喜欢来听,听过三四遍的,不下百人,但仍然来捧场。快八十的张老太爷说,又听一回,就像吃一道新菜,味道大不同呢。 (5)这日铁嘴刘正开讲,抚尺一拍,全场静息。长须一捋,大声道:“且说秦琼秦叔宝解配军至潞州天堂县投文,只困知县不发回文,困居客店……“ (6)他口里在说,目光一移,瞟至最东座椅上端坐的一人,五十上下,青衣小帽,口微张,耳微侧,入迷一般。铁嘴刘更是卖力,字字如珠玑,诗文对句,句句相连。 (7)“要知秦叔宝黄骠马命运,且听明日分解。”铁嘴刘按住抚尺。子夜散场,听客散去,他与夫人正收拾屋子,抬眼,青衣小帽者还在,似有难言之隐。 (8)“欢迎客官光临……”铁嘴刘客套说。 (9)来人欠了欠身,轻声说:“久闻大名,今日果然。但明日为老母寿辰,在下得回楚州探母,三日后再来相扰,只怕听不到黄骠马之结局也。”说完,一步一回头,消失在黑夜中。 (10)白日无话,第一晚照样满场,不想,才听到开场几句,听客顿觉大不同。说的还是秦叔宝,事儿却新鲜了,店主索房饭钱,秦叔宝与之周旋,足足说了一晚,将人情世故,穿插在情节之中。 (11)暮色又合,第二晚。听客们听说了《秦琼卖马》中的新鲜事,都来了,铁嘴刘开口便说黄骠马膘肥体壮,乃是匹宝马。……再说秦琼痛哭黄骠马。这黄骠马,说了一晚上。 (12)第三晚,铁嘴牛拍拍抚尺:“前面说要知黄骠马命运,且听今日分解,我继续卖嘴啦……” (13)众人一惊,知道这是接上了大前天晚上的故事。那昨晚“黄骠马”和前天晚上的“人情世故”不都是在原地儿转么?在看最东边的座椅,端坐的正是那晚的青衣小帽人。 (14)铁嘴刘的声音更响:“店主带过黄骠马,秦叔宝不由得两泪如麻。为还店饭钱,无奈何,只得来卖它,摆一摆手儿,你就牵去了吧……” (15)子夜散场,听客散去,青衣小帽人对着铁嘴刘深鞠一躬,铁嘴刘回躬相敬。没有言语,青衣小帽人骑马疾驰而去。 (16)第二日,江州城传出消息,青衣小帽者为荆州知府蒋大人,又说蒋大人有意请铁嘴刘入知府衙门任职。 (17)铁嘴刘每晚照样说书,《秦琼卖马》照样是他的拿手好戏。倒是有一回,夫人轻轻问了一句:“铁嘴啊,你当初咋就知道是荆州知府蒋大人?” (18)铁嘴刘轻轻捋了捋长须:“天下清廉知府,谁人不知蒋大人?天下孝心知府,谁人不晓蒋大人?天下爱听评书知府,当然首推蒋大人,青衣小帽,且无随从,乃至行事风格……” (19)夫人也轻轻一笑:“难得你这么用心,等着蒋大人的那两晚,编了那么多的情节。” (选自《百花园》,有删改) 【注】①故事梗概:秦琼落难卖马,与单雄信相识,二人英雄惜英雄。尽管后来一人保唐,一人反唐,但兄弟情谊始终如故。 18. 本文主要写了铁嘴刘与蒋大人的故事,请结合相关情节完成填空。(6分)
19.按要求回答下列两小题。(7分) (1)第(17)段和第(19)段加点的“轻轻”都写出了夫人说话时 的心态,但意蕴有所不同,第17段的“轻轻”表现她 , 第(19)段的“轻轻”,表现她 (3分) (2) 你从书场外立的那副对联中读出了刘铁嘴怎样的心意?(4分) ① ② 20. 第(16)段中写“又说蒋大人有意请铁嘴刘入知府衙门任职”,蒋大人有没有来请呢?根据你对本文的理解,说说看法和理由。(4分) 看法: 理由: 21.本文第4段划线句和链接材料都用了何种表现手法?各自在文中有何表达效果?(5分) 【链接材料】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都用了 的表现手法。 本文第四段划线句的表达效果: 链接材料的表达效果: 答案: 18. 答案 :编情节等待蒋大人归来;探母归来听说书;回躬相敬。 【解析】本题属于“概括内容”“筛选信息”题。“概括内容”题的答案格式是“谁干什么”。第一空定位到第(10)、(11)两小节,根据“说的还是秦叔宝”“这黄骠马,说了一晚上”,可见并未说“黄骠马之结局”,铁嘴刘在编故事等蒋大人。第二空落实到(13)(14)小节,根据“正是那晚的青衣小帽人”得出答案。第三问抓住“刘铁嘴回躬向敬”即可。 19.(1)平和安静、淡泊名利(不重视);有疑而问,不解;无疑而问,赞赏(理解)。 (2) 【解析】此题属于“揣摩人物心理”题,阅读时宜根据上下文内容,揣摩关键词表现的人物心理。说话总是“轻轻”可见性格平和安静。另外,从“倒是有一回”,夫人没有立即询问,可见淡泊名利,没把这件事放心上,不重视。第二问联系语境,可知有“好奇不解”之心,第三问从“难得你这么用心”,可知对丈夫的理解欣赏之心。 20. 示例一 看法:没来请 理由:蒋大人是刘铁嘴的“粉丝”,他会尊重刘铁嘴;蒋大人是刘铁嘴的“知音”,知道刘铁嘴热爱说书,无志于仕途;蒋大人清廉,不会以权谋私,搞团团伙伙。 示例二 看法:来请 理由:一是蒋大人欣赏刘铁嘴有口才,说不定能在官场上做个“政府发言人”发挥刘的特长;二是刘铁嘴编情节等蒋大人,表现了对蒋大人的欣赏和尊重,蒋大人让这样的人进入的“知府衙门”,会更有利于官员之间的团结。(答来请,理由不宜从蒋的个私角度去思考,这样不太符合蒋的正面清廉形象。) 【解析】这类题属于“补充情节”题,情节补充要符合相关人物形象特点(有时要符合前文的伏笔暗示),言之有理即可。从文章结尾蒋“清廉”“爱听评书”“不带随从”的特点去揣摩人物会不会有“请刘”的行为,这样就比较合理了。 21.侧面描写(侧面烘托、衬托)【手法】 本文第四段划线句的表达效果:以张老太爷又听《秦琼卖马》如吃新菜的陶醉样子【情境内容】侧面烘托了铁嘴刘技艺高超。【效果】 链接材料的表达效果:以观众听口技时的惊慌反应【情境内容】侧面表现口技表演者的技艺高超。【具体分析效果】 【解析】此题属于“鉴赏技巧”题,这类题的答题思路为:①手法(本文抓住“张太爷感受”和“观众的反应”,就可得出“侧面烘托”的结论)。②内容(某人干某事时什么样子或什么怎么样)。③效果(要清楚此种修辞或表现手法的一般表达效果,并结合具体语句加以说明,如本题说“侧面烘托口技表演者”,则未加具体分析。)另,课本上的重点课文的内容主旨和写法,也要有所理解和记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