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习网-初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初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总结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人教网-初中试卷网-中学学科网

苏轼《江神子·恨别》阅读练习及答案

http://www.newdu.com 2019-09-25 语文备课大师 佚名 参加讨论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4-15题。
    江神子·恨别①
    苏轼
    天涯流落思无穷!既相逢。却匆匆。摧手佳人,和泪折残红。为问东风余几许,春纵在,与谁同。
    隋堤②三月水溶溶。背归鸿。去吴中。回首彭城③,清泗与淮通④。寄我相思千点泪,流不到,楚江东。
    【注】①苏轼于熙宁十年四月调知徐州,五月到任,历时近两年,元丰二年三月由徐州调往湖州。这首词是他在离徐后赴湖州途中所写。②隋堤:指汴河的河堤,因建于隋朝而得名。③彭城:徐州。④清泗与淮通:泗水为淮水支流,在徐州与淮水汇流。
    14.下列对这首词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既相逢,却匆匆”中的“既”“却”关联词使用巧妙,写出了词人与徐州友人相逢既晚,相处尤短,却不得不匆匆离去的无奈之情。
    B.“携手”句使用细节描写,生动地写出词人与别筵上的歌妓分享的情景;“残红”使用借代手法,既渲染了气氛又点明了离别的时间。
    C.“背归鸿,去吴中”,写词人想象离开徐州奔赴湖州途中的情景,词人因把徐州当成了自己的故乡,所以内心自叹不如归鸿。
    D.该词结尾三句想象丰富,造语精警,在篇章布局、表现手法、思想内容等方面与李煜的“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极为相似。
    E.该词使用了化虚为实的手法,作者将离别之恨融入即事即地,并将这恨别之情化作千点相思泪,托“清泗”将其寄往徐州,含蓄蕴藉,深沉哀怨。
    15.晚清词人况周颐曾说:“‘真’字是词骨。情真,景真,所作必佳。”苏轼的这首词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特点,请结合全词内容概括分析。(6分)
    答案:
    14.CD(答D给3分,答C给2分)
    15.情真:该词抒发了词人的身世之这感以及对徐州风物人情无限留恋之情。(1分)“天涯流落”一句深寓词人的身世之感,苏轼外任多年,如同漂萍,身世之叹溢于言表;上阕最后三句写纵使春光仍在,而身离徐州,与谁同春,表达婉转抑郁,将词人的孤单、依恋之情抒发得极深沉。(2分,答出其中一点即可,如结合词的其他部分分析,言之成理也可)
    景真:无论上片写离别之时,还是下片写旅途中,所写之景皆真切感人,景中含情。(1分)“隋堤三月水溶溶”写暮春三月,绿水溶溶,亦景乐谱情,一片纯真;“清泗与淮通”写苏轼不忍离开徐州,回顾之中,唯见清澈的泗水向着淮水脉脉流去,词人触景生情,不禁想到徐州。(2分,答出其中一点即可,如结合诗词其他部分分析,言之成理也可)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初中语文
初中数学
初中英语
初中物理
初中化学
初中生物
初中历史
初中地理
初中道德与法治
初中历史与社会
初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初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