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习网-初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初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总结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人教网-初中试卷网-中学学科网

积累与运用(2018年广西贺州市中考)

http://www.newdu.com 2019-04-29 中学语文网 佚名 参加讨论

    一、积累与运用(每小题2分,共12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沿(sù)   静(mì)    卷(zhì)    素绿潭(tuān)
    B.诘(jié)   俯(kàn)   黑(yǒu)   谷忘返(kuī)
    C.真(zhì)  厚(chún)   红(yīn)    不入事(shěng)
      D.怅(chóu) 风(mǐ)    古( ɡèn)  断垣壁(tuí ) 
    【答案】1.C 
    【解析】试题分析:此类型的题目考查学生的理解识记能力,考查等级为A。需要学生在平时多读课文,养成熟练地语感,注意读音,多积累词语,多读课下注释,多查字典等工具书。C项 ,殷红(yān)   不省人事(qiān xū)
    殷红,读音为yān hóng,中国传统色彩名称,意思是指鲜红色还带着黑,出自清代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中的“血流殷地”。1、中国传统色彩名称,盛大的有音乐般流动感的红色。2、深红,红中带黑。 发黑的红色 ~的血迹|~的鸡冠子
    不省人事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一个汉语成语bù xǐng rén shì,意思是指昏迷过去,失去知觉。也指不懂人情世故。省:知觉。指昏迷过去,失去知觉。也指不懂人情世故。词语辨析:辩误:省不能念成shěng,也不可写作醒。近义词:昏迷不醒、神志不清  反义词:神清气爽、神志清醒
    语音和汉字题主要着眼于常用汉字的正确认读和书写。其题型多为客观型选择题,要求选出读音或书写完全正确或有误的一项,其中语音题的出现形式大多为词语中“加点的字”,也有以句子形式出现的。此外,还有要求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的题。汉字题还有改正词语或句子中写错的字。也有少数将音、形、义综合在一起设题的。
    【考点定位】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能力层级为识记A。
     
    2.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茸毛  堕落  诉讼   各得奇所    B.戎机  停泊  怜悯  憨态可掬
    C.取谛  蔚然  塑造   磕磕绊绊    D.恻隐  凌乱  娴熟  责无旁袋
    【答案】2. B
    解析】此题考查字形的识记能力,A各得奇所---各得其所;C取谛 ---取缔;D责无旁袋--责无旁贷。
        【各得其所】其,指代人或事物,原指各人都得到满足。后指每个人或事物都得到恰当的位置或安排。 《周易·系辞下》:“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
    【取缔】取:取消。缔:本义为连结。 引申:约束,关闭,禁止 。例句:为了我们的身心健康,我们应该取缔赌博。②意思: 取消替代;取代。 [1]  茅盾 《一个够程度的人》:“这些扰乱秩序的小贩,都应该取缔,都是非取缔不可的!”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四部二三:“‘五层楼’飞机场早就叫政府取缔了,流氓阿飞都抓了起来。”语文 人教版 七年级 下册杨绛《老王》:“我们从干校回来,载客三轮都取缔了。”3:明令取消或禁止。
    【责无旁贷】读音:zé wú páng dài意思是自己的责任不能推卸给别人。多用于指自己应当做的不可推卸的事。出自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十回:“讲到护送,除了自己一身之外,责堪旁贷者再无一人。”
    【考点定位】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能力层级为识记A。
    【名师点睛】汉字是音形义的结合体,辨析字形当然要从字音和字义上下功夫。主要的方法是:①形辨法。形近字虽然字形相近,但却有细微的区别,这细微处就是辨析的关键。②音辨法。有些形近但读音不同的字,可以通过读音的不同加以辨析。③义辨法。即结合具体语境,根据字的意思辨析正误。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经过几年高速的发展,被誉为“梦境家园”的黄姚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B.老张喜欢收藏古董,房间里摆得到处都是,简直是汗牛充栋
    C.中国维和警察牺牲的消息传回,许多网友不能自已,纷纷发帖表示哀悼。
    D.先生将书放在讲台上,便用抑扬顿挫的声调,向学生介绍自己。
    【答案】3. B   
    【解析】试题分析:B汗牛充栋:汗牛,使牛流汗。充栋,充满屋宇。汗牛充栋是一个成语,读音是hàn niú chōng dòng,本义是指用牛运书,牛要累得出汗;用屋子放书,要放满整个屋子。形容藏书很多。在这里用于古董,明显属于对象不当。
    错用对象:【汗牛充栋】用牛运书,牛累得要出汗;用屋子放书,要放满整个屋子。形容书籍很多。如:古人中不乏刻苦学习的楷模,悬梁刺股者、秉烛达旦者、闻鸡起舞者,在历史上汗牛充栋。(它只能指书多,不能指人多)
    【考点定位】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是传统的四选一形式,指向明确,难度较低。从历年高考来看,成语类试题测试重点有:一感情色彩的误用,二望文生义,三适用对象弄错,四具有双重含义的成语,五语境或逻辑错误。复习过程中要注意多积累,注意从整体上把握成语的含义,注意区分形似神异的成语,注意成语的感情色彩,注意有双重含义的成语。本题所考查的四个成语都是学习生活中常见常用易错成语。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我们坚信有这么一天,中国的芯片制造最终会成为发达国家。
    B.夏汛将至,国家防汛总指挥要求各地采取加强宣传,积极准备,使长江安全度汛。
    C.这家工厂通过改进生产流程,使生产效率比原来提高1.5倍,产品耗能比原来减少了1.2倍。
    D.和平时代,我们仍然要继承和发扬革命先烈的优良传统。
    【答案】4. D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辨析病句。A项语序不当和句式杂糅,后半句改为“中国最终会成为芯片制造发达的国家”;B项成分赘余或缺宾语,应该把“采取”去掉或者在句末加上“的措施”;C项缺主语,去掉“通过”或“使”。
    【考点定位】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辨析病句的能力,辨析病句首先应熟知病句的类型,最常用的判别方法是划分句子结构成分,先看主谓宾,再看定状补,判断句子是否存在成分残缺赘余、搭配不当、结构混乱、语序不当等问题。如果结构上没有问题,可从逻辑意义上分析,看是否有表意不明、句意关系不当等问题。还有一个简捷的方法便是借助标志法,比如,如果句中出现关联词,可从关联词的搭配、语序、逻辑等三个方面考虑;如出现多重定语或多重状语,就要考虑是否存在语序不当;如果出现长定语就要考虑是否淹没了中心词造成成分残缺;如果出现介词,可从主语残缺、中途易辙、主客颠倒等角度考虑。本题考点比较全面,A项语序不当和句式杂糅,后半句改为“中国最终会成为芯片制造发达的国家”;B项成分赘余或缺宾语,应该把“采取”去掉或者在句末加上“的措施”;C项缺主语,去掉“通过”或“使”。整体来看,本题难度适中,考向明确。
     
    5.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老师转身面向大家,他决定这一课,                        。
    ①他们才能理解并接纳这份爱,懂得感恩,懂得回报,也才能写出诚挚感人的作文
    ②不是具体地教孩子们怎样去写作文,也不是单纯地教他们怎样写自己的母亲
    ③他觉得唯有让孩子们理解了父母无私的付出
    ④而是启发孩子们,体会到父母为他们所做的一切,那背后的良苦用心和炽热的爱
    A.②④③①    B.③②①④   C.③④①②  D.②④①③
    【答案】5. A
    【解析】此题出得极为巧妙,妙在能让学生通过做题,感知教育教学的规律。
    试题分析:本题首先由关联词“不是----而是”确定前两句(教学内容和方法),其次根据“他觉得”确定后两句(教学目的),从而确定正确的语序为A.②④③① 。解答此类题,首先要阅读各个句子,准确判断它们共同表达的中心意思,再分析各句之间的关系,有时也可利用总写分写的写作顺序以及句式特点,注意其中的关联词、次序语、衔接语。
    【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6.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叶圣陶,名绍钧,作家、教育家、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课文《苏州园林》《济南的冬天》都是他的作品。
    B.安徒生,丹麦作家,《皇帝的新装》是他的童话作品,代表作还有《丑小鸭》《卖火柴的小女孩》《海的女儿》等。
    C.韩愈,字退之,世称韩昌黎,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与柳宗元并称“韩柳”。作品有《昌黎先生集》。
    D.《〈孟子〉二章》选自《孟子·告子上》。《孟子》是记录战国时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孟轲及其弟子的政治、教育、哲学、伦理等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的书。
     【答案】6.A
    【解析】
    试题分析:A句中“《济南的冬天》都是他的作品”对作家作品的分析是错误的,《济南的冬天》是老舍的作品。
    叶圣陶,叶圣陶(1894—1988),男,原名叶绍钧、字秉臣、圣陶,1894年10月28日生于江苏苏州,现代作家、教育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 1907年,考入草桥中学。1916年,进上海商务印书馆附设尚公学校执教,推出第一个童话故事《稻草人》。 1918年,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春宴琐谭》。1923年,发表长篇小说《倪焕之》。1949年后,先后出任教育部副部长、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和总编、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委员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顾问、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政协副主席,第一、二、三、四、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民进中央主席。1983年当选为第六届全国政协副主席。是第一至四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第一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五届全国政协常委。1988年2月16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4岁。
    文学常识判断的知识点有作者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本题抓住文字信息根据阅读积累判断作品,了解作品有关知识和内容作答即可。
    【考点定位】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初中语文
初中数学
初中英语
初中物理
初中化学
初中生物
初中历史
初中地理
初中道德与法治
初中历史与社会
初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初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