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惊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张岱《湖心亭看雪》) [乙] 从武林门而西,望保叔塔突兀层崖中,则已心飞湖上也。午刻入昭庆①,茶毕,即棹小舟入湖。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才一举头,已不觉目酣神醉。此时欲下一语描写不得,大约如东阿王②梦中初遇洛神③时也。余游西湖始此,时万历丁酉二月十四日也。 晚同子公渡净寺④,觅阿宾旧住僧房。取道由六桥、岳坟、石径塘而归。草草领略,未及遍赏。次早得陶石篑帖子。至十九日,石篑兄弟同学佛人王静虚至,湖山好友,一时凑集矣。 [袁宏道《西湖(一)》] [注] ①昭庆:指西湖北岸的昭庆寺。②东阿王:曹植。③洛神:洛水的女神。曹植《洛神赋》中对洛神之美有极其惊艳的描写。④净寺:即西湖南岸的净慈寺。 5.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1)上下一白_____________ (2)从武林门而西_____________ (3)即棹小舟入湖______________ (4)取道由六桥、岳坟、石径塘而归_____________ 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6分) (1)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2)此时欲下一语描写不得,大约如东阿王梦中初遇洛神时也。 7.下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甲文,“湖中人鸟声俱绝”中的“绝”字,从听觉入手,写出了寒冬雪后西湖的冷寂。乙文,“则已心飞湖上也”中的“飞”字,写出了一个初游西湖者目夺神摇的内心激荡,遥见塔影凌空,便自心飞神越。 B.甲文写赏雪,却写到湖心亭上金陵人饮酒的场面,只是为了突出西湖雪景的奇特迷人。乙文中“湖山好友,一时凑集矣”则突出了“山”“湖”“好友”齐聚的喜悦。 C.甲文中“痴”字与开头“独往湖心亭看雪”相呼应,写出了作者超然脱俗的性格。乙文中“大约如东阿王梦中初遇洛神时也”一句写出了作者对山水的痴迷。 D.甲文中,“天与云与山与水”,连用三个“与”字,写出了天空、云层、山峦、湖水浑然一体、举目皆白的景象。乙文中,“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连用四个比喻,寥寥数笔,写出了扑面而来的西湖美景。 答案: 5.(1)全。(2)往西走(向西去)。 (3)就,便。(4)回去(回来)。 6.(1)湖中哪能还有这样的呢! (2)这时候想要用一句话来描写(眼前美景)却无法做到,大概就像是曹植梦中初遇洛神时(那种惊艳的感觉吧)。 7.[解析] B 本题考查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能力。写湖心亭上与金陵人同饮,主要是表达幸逢知己之乐,而不是为了突出雪景的奇特迷人。 [参考译文] [乙] (我)从杭州武林门向西走,远远看见保叔塔高高地耸立在层层的山崖上,(我的)心绪早已飞到西湖之上了。午时进入昭庆寺,喝完茶,就划着小船进入西湖。(只见)山峦色彩如黛,春花的光华好像少女的颜面,温柔的春风好像醉人的美酒,湖水的波纹好像平滑的绸缎,刚一抬头,已经不由得眼花缭乱,如醉如痴了。这时候想要用一句话来描写(眼前美景)却无法做到,大概就像是曹植梦中初遇洛神时(那种惊艳的感觉吧)。我游西湖的经历从这一次开始,当时是万历丁酉年二月十四日。 晚上同子公一起坐船来到净慈寺,找到阿宾曾经住过的僧房。返回时,经过六桥、岳坟、石径塘等景点。粗粗领略了(这些美景),还没来得及仔细观赏。第二天一早又收到陶石篑的帖子。到十九日石篑兄弟和佛学居士王静虚来了,一同游山玩水的好友,一时间都凑到一起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