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议论文阅读:《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17分) 从公开的文字上看起来:两年以前,我们总自夸着“地大物博”,是事实;不久就不再自夸了,只希望着国联,也是事实;现在是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却也是事实。 于是有人慨叹曰: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如果单据这一点现象而论,自信其实是早就失掉了的。先前信“地”,信“物”,后来信“国联”,都没有相信过“自己”。假使这也算一种“信”,那也只能说中国人曾经有过“他信力”,自从对国联失望之后,便把这他信力也都失掉了。 失掉了他信力,就会疑,一个转身,也许能够只相信了自己,倒是一条新生路,但不幸的是逐渐玄虚起来了。信“地”和“物”,还是切实的东西,国联就渺茫,不过这还可以令人不久就省悟到依赖它的不可靠。一到求神拜佛,可就玄虚之至了,有益或是有害,一时就找不出分明的结果来,它可以令人更长久的麻醉着自己。 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 “自欺”也并非现在的新东西,现在只不过日见其明显,笼罩了一切罢了。然而,在这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他们有确信,不自欺;他们在前仆后继的战斗,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道罢了。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 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1.作者所要批驳的观点是什么?所要证明的观点又是什么?(4分) 2.文中画线句子提到的是几类怎样的人?试举例说明。(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于是有人慨叹曰: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了”,“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这两句话中画线词语的含义是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4.为什么对方的论据都是事实,可结论却是错误的呢?(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作者通过分析批驳,得出了怎样的结论?(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作者为什么要反复强调“中国的脊梁”?从中可以体会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三、《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1.所要批驳的是“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的错误观点。证明“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这一观点。 2.“埋头苦干的人”指广大劳动人民包括知识分子,如李时珍等;“拼命硬干的人”是指反对国内剥削阶级和外来侵略的革命志士、民族英雄,如郑成功、林则徐等;“为民请命的人”指的是同情人民、伸张正义的正直的官员,如海瑞等;“舍身求法的人”指英勇献身、追求真理的人,如玄奘、谭嗣同等。 3.“有人”指国民党反动统治者及其御用文人;第一个“中国人”指所有的中国人;第二个“中国人”是指国民党反动统治者及御用文人。 4.因为对方犯了“以偏概全”(或“偷换概念”)的错误。 5.作者的结论是:“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6.反复强调“中国的脊梁”,目的在于赞颂那些有自信力的中国人,强调他们才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中坚力量,才是我们民族的真正代表。从中可以看出作者怀着深厚的民族情感,充满着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力。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