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习网-初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初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总结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人教网-初中试卷网-中学学科网

《岳阳楼记》《杨继盛七岁失母》比较阅读练习(2016年吉林省长春卷)

http://www.newdu.com 2019-04-29 中学语文网 佚名 参加讨论

    【甲】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0分)
    岳阳楼记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
    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
    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
    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
    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9. 本文作者是        (朝代)的政治家、文学家             (人名)。(1分)
    1 0.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2分)
    (1)滕子京守巴陵郡(   )    (2)前人之述矣(   )
    (3)暮冥冥(    )            (4)至若春和明(    )
    11. 本文第二段从空间和时间两方面描写了“岳阳楼之大观”,请找出相应语句并准确地
    抄录下来。(2分)
    答:             
    12. 文章三、四两段文字都是先写景,后写迁客骚人触景而生的情。作者写迁客骚人悲
    喜之情的目的是什么?(2分)
    答:             
    13. 《岳阳楼记》千古传唱,主要源于文中闪耀的思想光芒。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
    对文中作者思想感情的理解。(3分)
    答:             
    【乙】阅读下文,回答问题。(5分)
    杨继盛七岁失母。庶母妒,使牧牛。继盛经里塾,睹里中儿读书,心好之。因语兄,
    请得从塾师学。兄言于父,听之学,然牧不废也。年十三岁,始得从师学。家贫,益自
    刻厉。
    贬狄道典史。其地杂番,俗罕知诗书,继盛简子弟秀者百余人,聘三经师教之。
    鬻所乘马,出妇服装,市田资诸生。县有煤山,为番人所据,民仰薪二百里外,继盛
    召番人谕之,咸服曰:“杨公即须我曹穹帐,亦舍之,况煤山耶!”番民信爱之,呼曰“杨父”。
    (节选自《明史》卷二百九)
    【注释】:①典史:知县下属最低级官吏。②杂番:指汉人和少数民族杂居。③鬻[yù]:卖。
    ④仰:依赖、依靠。⑤我曹:我们。
    14.解释下面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1分)
    (1)心之(        )(2)继盛子弟秀者百余人(  )
    15.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因语兄,请得从塾师学。
    译文:             
    16.“番民信爱之,呼曰‘杨父’”,可见杨继盛在番民心中很有威望。请写出番民“信爱”杨继盛的原因。(2分)
    答:             
    答案:
    9.宋或北宋  范仲淹10. (1)特指官吏降职,外调(2)完全(3)迫近(4)日光11.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 气象万千。12.与自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做对比。或突出自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13.围绕“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忧民忧君;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回答即可。14. (1)爱好、喜欢(2)选拔、挑选
    15.于是告诉了哥哥,请求自己也能够跟着私塾老师一起学习。16.兴办教育,聘请塾师,教化子弟,资助学生。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初中语文
初中数学
初中英语
初中物理
初中化学
初中生物
初中历史
初中地理
初中道德与法治
初中历史与社会
初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初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