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1956~1976年)社会主义建设探索评价 江苏 朱建典 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结束后,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共产党为寻找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了艰苦的探索。 一、成就 ①中共“八大”是我们党在全国执政后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正确地分析了国内形势和主要矛盾的变化,指明党和全国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就是集中力量把我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提出团结国内外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为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新中国而奋斗的总任务。在经济建设上坚持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八大正确路线是对我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一次成功的探索。 ②从1960年冬开始,党中央开始纠正农村工作中的“左”倾错误,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这是党在建设社会主义探索中的一次重大转变。 ③“文化大革命”时期,“左”倾错误达到顶峰,但在周恩来、邓小平主持工作时期,积极批判极左思潮,恢复国民经济,邓小平明确提出全面整顿的思想,促使国民经济迅速恢复,成为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酝酿阶段。 取得以上成就的主要原因是:①破除了对苏联经验的迷信。②“八大”正确方针的指导。③及时总结经验教训,调整国民经济。④党和人民在“文革”中抵制“左”倾错误。 二、失误 1956~1976年间党的失误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对社会主义条件下的阶级斗争估计扩大化;二是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片面追求单一的生产关系、追求大规模和高速度,“大跃进”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人民公社化运动则超越生产力实际,无端变更生产关系;到“文革”期间更是以阶级斗争冲击经济建设。 三、教训 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制定,必须结合和反映中国的具体实际;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从国情出发。量力而行、循序渐进地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必须按客观规律办事;国民经济必须按比例发展,搞好综合平衡;生产关系的调整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实际水平。反之,就会造成失误甚至遭受挫折。因此,在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作者简介:朱建典,江苏省兴化市大营中学历史老师,先后在《新课程》《学习报》《中学生学习报》《学习方法报》《中学历史快递》等发表教辅文章近千篇,主编、参编历史辅导资料20本。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