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二战后的世界格局 山东 李英风 世界格局指的是一种相对稳定的国际关系结构。而一种世界格局的形成,是世界上各种力量经过不断的消长变化和重新分化组合,从量变逐渐发展到质变,构成一种相对稳定的均势。一种世界格局的解体,则是由于这种稳定的均势被打破,再也无法保持下去了。 二战后,西欧国家百废待兴。法西斯德国、日本成为战败国,法国和英国受到严重削弱,欧洲的政治中心地位基本丧失。美国经济、军事实力膨胀,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头号强国。苏联的政治、军事实力因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而逐渐增长,成为世界上唯一可以同美国相抗衡的国家。法西斯被消灭,美国和苏联两国失去了合作的基础。美苏两国在社会制度、意识形态、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差异和对立加剧。两国由战时同盟关系演变为对抗关系,随着1949年“北约”组织和1955年“华约”组织的成立,两极格局最终形成。双方进行了长达三十年的争霸斗争。 80年代由于苏联长期推行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存在着严重弊端,政策上的失误积累了许多社会问题和民族问题。戈尔巴乔夫上台后推行背离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和方向的政治体制改革。西方长期对苏联实行的“和平演变”战略。苏联在长达69年中,未能推动现代化经济建设的持续发展,导致国民经济比例失调,从而在美苏争霸中处于劣势,导致了两极力量对比失调,曾经强大的苏联最终解体。苏联的解体,终于导致了世界两极格局的崩溃。苏联的巨大变化,产生了极为广泛和深远的国际影响。国际力量对比严重失衡,国际关系根本改观,世界多极化的趋势加快。 当今世界的格局由两极发展成“一超多强”,“一超”是美国,“多强”是指日本、欧盟、中国、俄罗斯等国家和国家联盟。当今的世界格局可以类比成一个五角形,不过其中的一角要胜于其他角,因为美国无论从经济和军事力量来讲都远远超过其他国家。美国从二战后一直保持了资本主义强国的优势,俄罗斯、日本、西欧、中国的力量均有不同的发展,在国际舞台上发挥了各自的作用。目前,美国仍将保持世界唯一超级大国的地位,“一超多强”的局面还将继续下去。并且彼此相互竞争、相互制约,使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受到更多的约束和限制,有利于世界的安全、稳定和发展。 从长远看,世界格局向多极化发展的趋势是不可避免的。因为多极化的趋势早在20世纪70年代已初见端倪。70年代,欧共体和日本经济发展速度加快,在很多经济领域赶上或超过美国,西欧、日本和美国竞争激烈,资本主义世界出现了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第三世界崛起并在国际事务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多极化的格局不但是一个多面体,更重要的是各极(或各个力量中心)之间的关系不再像“两极”格局时期那样以对抗为主,而是在新的国际大系统中,各极或各个力量中心为了它们的共同利益,在和平共处的前提下,以协调作为处理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美苏两极格局下的国际体系的主要特征是冷战对峙,即高度军事对抗笼罩下的消极和平和集团对立,中小国家基本上无发言权以及受到极大限制。在多元化的国际格局中,各种国际力量、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可以在各方面开展广泛的交流、多方进行协调、多边参与国际事务的管理、各国和各个集团间竞争共处。因此,国际体系由两极化时期的相对封闭走向多极化时期的开放,有利于世界和平和发展,是历史的进步。 作者简介:李英风山东临邑二中历史教师,从教十余年教学成绩优异,是历史学科带头人、市教学能手,曾多次在《新课程》等报刊发表文章。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