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黄河流域的两个少数民族政权 安徽省巢湖市坝镇中心学校 郑旭东 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三国以前,一直是中国政治、经济的中心。魏晋南北朝时期,这一地区,社会动荡,战乱频繁,但也出现过几次短期的统一。其中,氐族建立的前秦和鲜卑族拓跋部建立的北魏就曾统一过黄河流域。 氐族是活动于我国西部的一个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今甘肃、四川、陕西一带。魏晋时期,统治者为了充实关中,屏蔽中原,常常向关中强迁氐族和其他少数民族。东汉末年,曹操曾击破氐人的部落,然后迁其人“五万余落”到甘肃的扶风、天水等地。后来又有武都氐部归附内迁。西晋时,氐族和其他少数民族的人口已占关中人口的一半。351年氐族首领苻健带兵西入关中,进据长安,并以长安为都,建立前秦政权。苻健死后,其子苻生继位。因为苻生暴虐无道,357年苻生的堂兄、被封为东海王的苻坚在氐族和汉族贵族的支持下,杀掉了苻生,自立为大秦天王。 苻坚继承和发展了苻健的政策,在汉人王猛的帮助下改革内政,发展生产,国力逐渐强盛,接着他开始着手扫荡北方的割据政权。370年,攻灭了前秦在北方地区最强大的对手前燕,376年,又灭掉了前凉和鲜卑族拓跋部所建的代国,从而统一了黄河流域,使北方出现了统一的局面。此后,苻坚急于统一全国,于383年发兵九十万,企图一举攻灭东晋。由于苻坚统治下的各民族间融合程度不高,民族矛盾较为尖锐,也因为战略战术上的失误,前秦军队在淝水一战中被东晋军队击溃,前秦政权随之土崩瓦解,原来被前秦控制的一些胡族首领,乘机逐鹿中原,整个北方又重新陷入混乱。 鲜卑族拓跋部的祖先居于黑龙江境内的嫩江流域大兴安岭附近,大约在西汉时期形成部落联盟,“统国三十六,大姓九十九,威镇北方”。此后,鲜卑拓跋部逐渐西移和南下,在东汉初年迁到了今内蒙古呼伦贝尔市的呼伦湖一带。魏晋之际,迁移到鄂尔多斯草原,拥有一支强大的武装力量,号称有骑兵四十万。西晋政府为了利用拓跋部抵御北方游牧民族,允许他们进入今山西省一带长城之内的五县之地,拓跋部的首领被封为代王。这之后,拓跋部开始吸收汉族的文化制度,开始了农耕定居的生活。 在前秦统一北方的时候,拓跋部的政权曾遭到前秦军队的打击而灭亡。淝水之战以后,前秦瓦解。386年拓跋珪纠合旧部,在今呼和浩特一带即代王位。398年,拓跋珪称帝,定都平城,改国号为魏,史称北魏。北魏政府制礼乐、定律令;给人民耕牛,计口授田,劝课农桑。这样,鲜卑族社会经济发展,政权迅速强大起来。拓跋珪的孙子拓跋焘于431年灭匈奴人建立的夏,436年灭汉人建立的北燕,439年灭匈奴人建立的北凉,最终统一了黄河流域,结束了十六国时期的分裂局面。孝文帝即位后,北魏政府迁都洛阳并进行了改革,顺应了当时北方地区民族融合的趋势,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但是,改革招致了一些保守的鲜卑贵族的敌意,加深了北魏统治集团内部的分裂;迁都洛阳以后,鲜卑统治集团的腐化日益严重,结果发生了北方六镇的变乱,北魏政权最终走向衰落和分裂。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