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郊区”的神话──莱维特(William Levitt)(1907-1994) ──“创意”推动历史系列 陈其 “创意”改变世界 (三) 资本主义的巨大成功归于那些善于创造性思考、并把思想转化为产业的人们,是他们把资本主义缔造为一部创造繁荣的神奇机器。在资本主义世界范围内,很难否认20世纪是属于美国的世纪。与其它西方发达国家相比,美国的市场自由、个人自由、崇尚才能、漠视特权的价值观,为具有“创意”的人们提供了更为适宜的土壤。无论你来自哪个国度、哪个族裔、哪个阶层,只要你有大胆“创意”,看准机会,及时出手,就会在实现个人“美国梦”的同时,推动人类社会的革命性进展,从而改变世界。并非偶然,这里奉献给读者的从19世纪末的福特(Henry Ford)到20世纪末的比尔·盖茨(Bill Gates)等20人,几乎都来自美国。作为“创造者”,他们是体现20世纪美国精神的人格象征。 “郊区”的神话──莱维特(William Levitt)(1907-1994) ──他对战后住房危机的回应──创造出一种新型的家庭生活和文化:郊外(suburbia) 如果不算性和暴力,对一栋漂亮、位于城外又不太远的便宜住房的渴望,大概是人类最古老的冲动。古代乌尔城和罗马城的人们早就有过这种追求。但直到20世纪,“郊区”才真正被视为人类理想的居所。 美国的郊区化趋势,激励莱维特最先把流水线技术运用到住房建筑中,以缩短工期、减低房价,使巴士司机、音乐教师和锅炉制造者都能买得起。二战后,美国严重的住房短缺,为莱维特提供了契机。当时,地方建筑队年平均建房3至4座,莱维特的目标却是30至40座。他的流水施工法,即自营木材林、木工厂和自制钉子,大大降低了成本。占地1/7英亩的房子,在上世纪40年代只卖7,990美元。 莱维特的郊外小区,在农村消失和城市现代化威胁下保护了美国的个人主义,也防止了美国共产党和工党势力的壮大,因为“自己有房有地者,不想成为共产党员。”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