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 课程教材研究所思想品德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 扈文华 宋景堂 根据教育部制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课程教材研究所政治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编写的《思想品德》(七年级上、下册)新教材,已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查通过。教材审查意见认为:“本教材上、下册依据立项报告中设定的指导思想、教育理念、结构安排和编写思路,准确、妥贴地反映了课标和教改的精神,心理、伦理、法理的内容整合得自然合理,问题切入符合初一学生的生活情境和心理发展历程,选用的事例和材料紧扣学生的实际,并通过精选的名言警句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图画虽以黑白方式呈现,但清晰、雅致、活泼,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活动和实践的安排得当、有序,便于操作,也便于道德的自然习得。语言朴实、准确、流畅,便于学生接受。”为便于广大教师全面理解和认识本套教材,下面结合思想品德课程标准的性质、基本理念、设计思路和评价等问题,谈谈我们的理解。 一、思想品德课程的性质 本课程是为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奠定基础的一门综合性必修课程。主要有以下特点。 思想性。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和学生思想实际,帮助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心理和道德品质,养成遵纪守法和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增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思想感情,逐步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奠定基础。 思想性是思想品德课的根本性质,是本课程的灵魂。这是因为:第一,它规定了思想品德教育的科学性──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第二,规定了思想品德教育的社会主义性质;第三,规定了思想品德教育的民族形式,如爱国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人文性。注重以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和民族精神培养学生,关注学生成长需要与学生体验,尊重学生学习与发展规律,不断丰富学生的思想情感,引导学生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培养坚强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促进学生人格健康发展。 人是有意识、有情感、有内心世界的。塑造青少年美好的心灵,陶冶他们的高尚情操,是思想品德课的内在要求。没有深厚的人文精神,就不可能有正确的价值取向;没有坚强的意志,人们就不能战胜困难和挫折;没有一定的道德修养,一个人就不会自觉地遵守社会行为规范并尊重他人;没有崇高的理想,一个人就没有前进的不懈动力。而要培养心智健全,品格优秀的人才,就要了解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特别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 要立足改革开放和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着眼于世界先进文化的前沿,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吸取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培育新时代的民族精神。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培养人文精神就要尊重学生的情感、个性、兴趣、选择及个人禀赋的差异性,以开放的眼光看待学生的成长,承认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过程性和开放性,欣赏学生的优点,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促进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以利于学生走向社会。 从学生自主成长与社会发展相统一的角度看,思想品德教育重在引导。要引导学生在遵守基本行为准则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注重引导学生适应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 实践性。注重与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的联系,通过学生自主参与的、丰富多样的活动,扩展知识技能,完善知识结构,提升生活经验,促进学生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 就课程的内在本质而言,思想品德不是纯粹知识的罗列,也不是纯粹理论逻辑展开,而是致力于学生道德品质和人文精神的习得和养成。实践性是思想品德课程的内在规定性,离开了学生的内心感悟和亲身体验,思想品德教育就只能是纸上谈兵、画饼充饥。 实践能大大增强思想品德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巩固和加强思想品德教育的成果。对于中学生而言,思想品德教育不能囿于课堂,而要立足于学生的日常生活,鼓励学生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从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做起,从一件件小事做起,于点滴小事中见精神、见风格。一个人的思想品德的养成不是计日可以成功的,而是一个长期的习得过程,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只有坚持不懈地从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抓起,才能积善成德。 倡导思想品德教育的实践性,应该提倡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自主活动,通过多种多样的形式参与公共生活,体验社会生活,从而逐步达到思想的升华和道德的内化。要创设一定的形式和情景,让学生多多了解社会,扩大人际交往,参与公共生活。许多良好品德,只有在现实的公共生活中,通过公共交往才能养成。 江泽民同志要求青年,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他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指出:“不能整天把青少年禁锢在书本上和屋子里,要让他们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打开他们的视野,增长他们的社会经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是中小学德育的重要载体。小学以生动活泼的课内外教育教学活动为主,中学要加强社会实践环节。” 对于初中学生而言,无论是良好道德品质的养成还是人文精神的习得,离开现实的生活就是一句空话。实践是最好的老师,只有从日常生活的点滴小事做起,从日常言行开始,才能使学生在价值对立和选择中真正体验到良好道德品质的重要,克服“纸上得来终觉浅”的弊病。同样,也只有在生活的雨打风吹中,学生才能逐步认识社会,增长才干,走向成熟。 综合性。这一点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德育目标的综合性。作为德育课程的教材,要注重知识、能力目标,更要注重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目标。完整的道德品质是知情行有机结合的整体,道德学习是知情行的整合学习。针对德育忽视情、行的状况,新的《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充分重视行为表现和情感体验,给学生呈现一个真实的世界,使他们具有走进社会、面对挑战、规划人生的心理准备和真实本领,促进学生知识、能力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和谐发展。(2)内容的综合性。课程标准既考虑心理、道德、法律、国情四者的有机综合,又考虑不同学习阶段突出某些重点内容,并依据学生成长逻辑和生活主题,安排教材内容。从宏观方面来说,心理、道德、法律、国情国策等方面的内容有机地渗透在七、八、九三个年级的教材之中。这意味着,新的教材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初一年级主要是心理方面的内容,初二年级主要是法律方面的内容,初三年级主要是国情方面的内容,而是四者的有机综合。当然,不同学段有其自身的侧重点。相比较而言,七、八年级的国情知识综合得少一些,而九年级的法律、心理方面的内容少一些。这主要是考虑到学生的成长规律及接受程度。从微观来说,每一个方面的内容都是多元的,而不是单一性的。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 (一)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是本课程构建的基础 人的思想品德是在生活中逐步形成的。本课程正是在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基础上,为他们正确认识自我,处理好与他人、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提供必要的帮助。 青春期是由儿童成长发育到成年的过渡时期,是以性成熟为标志的一系列形态、生理、内分泌及心理行为的突变阶段。顺利度过青春期,对一个人的健康成长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初中学生的生活范围日益扩大,与社会的接触日益增多,需要认识和处理的关系也越来越复杂。因此,有必要引导他们在参与公共生活的过程中达成养成教育。主要目标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日常生活和学习的行为规范养成,即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培养自觉性、独立性和自制力等良好品性;二是社会交往中的行为规范和公德意识的养成;三是养成遵纪守法的习惯;四是养成关注社会的积极态度。 从课程内容来看,调整了一些与学生的青春期关系不太密切的内容,加强了人格平等、社会责任和社会公正等方面的内容。 (二)帮助学生做负责任的公民、过有意义的生活 随着年龄的增长,初中学生的自我意识和独立性不断增强。在初中阶段,帮助学生树立责任意识和积极的生活态度,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基础性作用。本课程的任务就是引领学生感悟人生的意义,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基本的善恶、是非观念,学做负责任的公民,过有意义的生活。具体而言,就是要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教育,进行诚实、尊重他人、负责、同情、自律、坚韧和奉献等传统美德教育,进行平等、进取、乐观、开放、竞争、效率等现代观念教育,使学生适应现代社会,全面发展。 面向全体学生是现代教育的基本理念之一,也是思想品德教育的当然要求。学生的差异性是现实存在的,不同学生的接受能力、领悟能力、兴趣、思维方式是大不一样的,但不同学生都有上进心、自尊心、自信心,都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同、支持和鼓励,希望得到他人的信任。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要在尊重学生差异性的基础上,保护好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处理自己与家庭、他人、社区、集体、社会和国家的关系,使他们学会生活,学会学习,为将来走向社会,做负责任的公民打下良好的思想基础。 (三)坚持正确价值观念的引导与启发学生独立思考、积极实践相统一 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是学生主体自身的独特体验过程,离开了学生的自我体验,正确的行为规范就不能真正内化。因此,本课程坚持实践第一的原则,注重学生的课外生活,鼓励学生在现实的社会矛盾和冲突中积极探究和体验,通过道德践行促进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 教师要善于将课堂生活化、社会化。要设置现实的生活情境,引发学生思考、分析、探究。为此,宜注意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知识教育与实践教育并举。从归根到底的意义上说,人类的一切知识都源于实践,道德知识也不例外。但是,任何知识一经形成就具有自身的相对独立性,就有一个与实践脱节的问题,只有时时关注生活、关注实践,才能使知识与实践保持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对于思想品德教育而言,这一点尤为重要。经验表明,那种只重课堂、只重知识的内在逻辑的思想品德教育方法,不利于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养成。 二是引导教育与自我教育并重。良好的思想道德行为贵在引导,放任自流是不行的。 三是说理教育与体验教育相结合。思想品德教育的成败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取决于理论本身的说服力,而理论只要深刻、科学,就能说服人。但再深刻、再科学的理论要真正进入学生的头脑,就必须结合学生的现实生活实际,也就是说,要让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身生活体验到思想品德的科学性、正确性及其说服力。 (四)避免德育课程学科化的倾向,从过分重视传授道德知识转向重视促进德性发展 改变把德育课程仅仅视为传授学科知识的工具的状况,增强课程的育德功能,更加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目标。完整的道德品质是知情行有机结合的整体,道德学习是知情行的整合学习。课程标准重视给学生呈现一个真实的世界,使他们具有走进社会、面对挑战、规划人生的心理准备和真实本领,促进学生知识、能力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和谐发展。 (五)强化思维方式、思维能力的培养 这是培养创新精神的必然要求。课程标准在明确基本道德规范的同时,强调适当的留白,为学生提供自由想像、自主思考的空间,避免简单化地作定义式的解释,力求在启动学生思维的基础上,鼓励他们在尝试探究的过程中,自我发现、自我提高。因此,课程标准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的;不是静态的,而是动态的;不是终结性的,而是过程性的。也可以说,课程标准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在鲜明展现正确价值观的前提下,强调给学生一些权力,让他们自己去选择;给学生一些机会,让他们自己去体验;给学生一点困难,让他们自己去解决;给学生一些问题,让他们自己去思考;给学生创造条件,让他们从中得到锻炼;给学生一片蓝天,让他们自己向前走。 (六)注重学习的过程与方法,体现教育内容是不断生成的 课程标准既明确了相关的教学内容,又尊重教师和学生的意义世界。确定的知识内容对于不同的主体而言,自然会有不同的感悟和认识,因为每一个人的生活背景、情感世界、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是不同的。这也就是说,同样的《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解读方式,不但要尊重教师的解读方式,也要尊重学生的解读方式。教师的活动,学生的活动,教师和学生的互动,都可能生成新的教学内容。这就要求教师不能做课程标准的奴隶,而要做课程标准的主人,要通过有意义的案例来呈现问题,提供问题发生的情境和分析问题的思路,帮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活化知识、构建知识;注重认识工具的给予,注重信息资源的扩展和更新,使内容的呈现与学生参与的活动融为一体,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总起来看,课程标准体现了以下几个根本转变。 教育观:培养论──学习论。 理论基础:疏离生活的德育理论──生活德育理论。 培养目标:重知识更新传授──注重思维、情感和行为方式的培养。 三、思想品德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 (一)教学内容的调整 这次课程标准的研制,主要的变动是把“社会发展简史”调整到“历史”或“历史与社会”课程中去了。同时根据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需要,增加了道德特别是公德教育的内容,形成了初中阶段思想教育以品德为核心的课程体系。 社会发展简史是一门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教育的启蒙课程,主要讲述人类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一般过程及其规律。通过学习一些社会发展规律的基本常识,学生可以初步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趋势,知道人类社会的历史首先就是生产发展的历史,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的要求等内容。鉴于社会发展简史的这种特殊教育功能,新中国成立初期,我们在中学政治课中开始讲授这些内容。后来,将社会发展简史放在政治课程之中。1951年,当时的教育部在高二、高三上学期设置“社会科学基础知识”(含社会发展简史)。1959年,教育部首次制定印发的《中等学校政治课教学大纲》,规定在初中二年级讲授社会发展简史。1980年,教育部在《改进和加强中学政治课的意见》中,将“社会发展简史”调整到初中三年级。1986年,当时的国家教委发布《中学思想政治课改革实验教学大纲》(初稿),再次规定初中二年级开设“社会发展简史”。1992年,国家教委颁发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和高级中学思想政治教学大纲(试用)》中,明确各年级不再分列课程名称,统称“思想政治”,社会发展简史的内容安排在初中二年级。 1991年,江泽民同志致信当时国家教委负责人李铁映、何东昌,要求加强中国近代史、现代史及国情教育。据此,国家教委决定在中小学特别是历史、地理、语文和思想政治课中进行“两史一情”教育。国家教委在1991年8月印发了《中小学加强中国近代史及国情教育的总体纲要》。1992年制定的初中《历史教学大纲》,加强了对学生进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的内容。1997年国家教委印发的《小学思想品德课和初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试行)》较充分地考虑了历史教学的实际,调整了思想政治课中有关社会发展简史方面的内容,大大压缩了这方面的教学时间,特别提出教材编写和教学要注意“在历史教学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社会发展常识和我国基本国情教育”,以加强学科之间的联系,尽量避免或减少重复。2001年10月,教育部对《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思想品德课和初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试行)》作了进一步的修订。修订后的九年级上半期仅保留“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等内容。今年教育部颁布的《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把社会发展简史的内容分解给历史、历史与社会等课程,一方面加强了思想政治教育,另一方面优化了课程结构。具体理由有以下三条。 第一,历史课是在一定历史观的指导下讲解历史,而不是就事论事。社会发展史中的一些基本观点,如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的观点,人类社会是由低级向高级阶段发展的观点,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观点等,历史课都有比较明确的论述。所以,初中思想品德删去社会发展简史的内容,不是说这些内容不重要,而是为了避免重复,优化课程结构。 第二,从整体上构建课程标准。小学的“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与初中的“思想品德”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初中思想品德课以“品德与公民”为主线进行建构,帮助学生初步认识公民与个人品德、公民与社会道德、公民与社会公德、公民与家庭美德、公民与法治、公民与社会责任、公民的权力与义务等内容,以利于学生适应现代社会,做一个好公民。初中思想政治改名为“思想品德”,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基于这一考虑。 第三,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仍然突出国情方面知识的讲授。知道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了解我们国家的基本国情、基本国策,了解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及科学技术的重要作用等内容,是作为一个合格公民的必然要求,是培育“四有”新人的必然要求。因此,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加强了这方面知识的教学。 (二)思想品德课程标准的逻辑框架 根据思想品德教育的目标,从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实际出发,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围绕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整合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和国情等方面的内容,课程设计力求增强针对性、实效性、主动性。 个性心理品质,即个人身上表现出来的本质的、稳定的心理特征,主要包括能力、性格、气质等方面,以性格为核心。一个人的思想品德只有内化为稳定的心理品质,才能具有良好的行为习惯、生活方式和交往方式,才能拥有健全的人格。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新形势下,一个人能不能适应挑战,心理素质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初中阶段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时期。根据初中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际,整合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正确认识自己与他人、与集体、与社会之间的关系,顺利渡过青春期,养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负责任的态度,有利于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 进入21世纪,以经济实力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竞争日益激烈。从国内来看,广大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还比较突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人口与资源的矛盾日益突出,农民增收缓慢,就业压力巨大。所有这些,都给人们带来各种压力,从而诱发一系列的心理问题。社会的压力也通过各种途径渗透到学校当中,随着初中学生接触社会的面越来越广,独立性越来越强,他们也日益认识到自身面临的压力,特别是学习压力、升学压力、就业压力和青春期的问题。应该承认,这些压力已经引发了学生的心理问题。 一个人的心理素质与其道德修养、健康成长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这一点已经越来越得到广大教师和学生的认同。对于初中学生而言,许多心理问题引导得好,就不成问题;如果熟视无睹或引导不当,就会对学生带来严重的不良影响。因此,结合初中学生的生活实际,有的放矢地进行心理品质方面的教育,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必然要求,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必然要求。 道德是人们通过处理自己与他人的关系而形成的关于行为的善恶是非规范的体系。道德反映和调整人们的现实利益关系,但这种调整功能是通过人们的内心信念、共同习惯和舆论发生作用的。在现代社会,良好的公德是维持社会良好秩序和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因素。一个社会的整体道德水平如何取决于生活在其中的每一个公民的道德修养高低。有针对性地对初中学生进行社会公德教育,有利于他们正确认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和社会利益之间的关系,做一个有利于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人。就中学德育课程的设置而言,以前的初中思想政治教材没有专门讲道德方面的内容,新的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则突出了品德教育,这是思想品德课程改革的一个显著特点。 社会的发展进步是与法制化进程相一致的。依法治国是党和政府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社会的不断发展,要求人们的法制观念和法制意识不断增强,法律素质不断提高。帮助初中学生树立法制意识,增强法制观念,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是做一个合格公民的必然要求。因此,思想品德课程标准要求学生了解以下一些基本内容:法律是保护人民权利的武器,法律的本质是保护人民的;法律是保护中学生在内的未成年人的有效工具,法律对保护未成年人有特殊的规定;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需要提高全体人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应该从青少年开始就加强法制教育。对初中学生加强法制教育,一方面有利于他们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远离犯罪,另一方面有利于学生掌握保护自己的法律武器。 青年是祖国和民族的希望,青年兴则国家兴,民族强。让他们了解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和民族精神,了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正确认识我国的基本国情和基本国策,比较全面地了解中国在世界中的地位和面临的科技、经济方面的巨大压力,担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必然要求。 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初中学生的活动范围逐渐从家庭、学校、社区向更加广泛的社会领域扩展。这一扩展过程是一个自然历史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活动能力和认知能力越来越强,与社会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基于此,思想品德课程按照“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的关系”“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为逻辑线索组织心理健康、道德、法律和国情等四个方面的内容。 如果把“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的关系”“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作为纵坐标,把心理健康、道德、法律和国情等四个方面的内容作为横坐标,从整体上看思想品德课程标准的内容,逻辑结构表如下。 心理健康道德法律国情教育成长中的我认识自我自尊自强学法用法文化认同我与他人的关系交往与沟 通交往的品德权力与义 务共同理想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承担对祖国、社会和自然环境的责任法律与社会秩序知我国情,爱我中华 在解读这个逻辑框架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在学生成长过程中,我与环境的关系是一个重要的方面。考虑到初中地理、历史与社会等课程已经充分考虑了人地关系,而且从广义上讲,社会也包括环境方面的因素,因此,图表没有安排“我与自然环境”的维度。 第二,逻辑框架只是一个总的体系构架,主要是从宏观方面设定的。事实上,各方面的内容不是截然有别,而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 第三,逻辑框架不是编写教材和组织课堂教学的依据。 四、思想品德课教学评价原则 思想品德课的评价要贯彻教育部印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及《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的基本精神,使评价成为促进学生发展和教师提高的有效手段。 (一)评价的目的与原则 本课程评价的目的是为了考查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帮助教师改进教学,保证课程目标的实现,使评价成为促进教师教学、学生学习和品德发展与提高的过程。思想品德课程的评价要避免单纯地为评价而评价的形式主义,要创造使家长、同伴及学生自己都能够进行评价的氛围和方法,关注形成性评价的重要性。 (二)本课程的评价理念 (1)思想品德课在评价功能上,由侧重选拔转向侧重学生的发展。传统的教育评价受有限的教育资源,不合理的教育理念的限制,评价的目的在于把“优秀者”选拔出来。新的课程理念是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新的课程评价是促进学生、教师、学校发展的手段。 (2)评价依据由以往的重视结果转向结果与过程并重。以往的评价是对“过去”的关注,新的评价理念是对发展、提高、未来的关注。 (3)评价主体由一元化向多元化转变。以往的教育评价只是单一主体评价,是线性的外部评价,如行政主管部门评学校,校长评价教师、教师评价学生。新的教育评价是包括被评价者学生、教师、学校、家长、社会在内的多元、互动评价结构,以利于更好地发挥评价的激励、促进作用。 (4)评价焦点不再以结果为中心,而是在评价反馈后被评价者对评价的认同以及原有状态的改善。 (5)评价内容更全面。以往思想品德课程评价只评价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新的评价不仅关注知识的评价,也关注学生的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 (6)评价方法多样化。以往的评价侧重于用纸笔测验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新的评价方法除了纸笔测试以外,还包括观察法、描述性评语、项目评价、谈话、成长记录等方法。这就有利于对被评价者进行综合性评价,有利于把过程与结果统一起来。 (三)思想品德课评价的原则 (1)课程评价必须坚持正确的思想价值导向,有利于促进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评价要真实,公正可信。要客观记录和描述学生的学习状况和思想品德发展状况以及发展需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学生自信心和进取意识。 (2)评价既要重视学生对课程基本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更要考查学生在思想品德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是否形成了好公民所应有的态度、能力、价值观和行为。 (3)对学生思想品德课的学习评价不仅重视结果,更要注意发展、变化和过程,要把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要注意给予学生足够的机会展示他们的成绩,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 (4)关注学生、教师和家长在评价过程中的作用。使评价成为学生、教师、家长等共同参与的交互活动,在这个活动中,了解更多的信息,促进学生、教师和家长共同发展。 (5)要重视对学生评价的反馈。反馈是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论采用何种评价方式、方法,评价结果都应该反馈给学生,对学生评价的反馈可以是正式的,也可以是非正式的,反馈既可以是及时的,也可以是延时的,重要的是要把握时机,促进学生品德发展。 (四)学生学习的评价 评价应客观地记录学生学习状况和思想品德的成长发展过程,关注学生的发展差异及发展中的不同需求和特点以进行针对性的指导,也为教师的教学决策提供相应的信息。 五、本课程倡导以下评价方法 (一)观察 观察法主要是教师在自然状态下,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能力和行为,并记录下来,作为对学生进行引导和评价的依据。观察法是一种最基本的品德评价方法,其特点是简便易行。它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从时间上看,可以分为长期观察与定期观察;从范围上看,可以分全面观察和重点观察;从对象上看,可以分为群体观察和个体观察。比如:一个较好的学生一段时间以来变得注意力不集中、不活跃,这种前后的变化就应该引起教师的注意,并记录下来,为教育引导提供依据。 (二)描述性评语 教师在与学生进行充分交流的基础上,用描述性的语言将学生在思想品德某一方面的表现,如态度、能力和行为等写成评语,评语应采用激励性语言。例如:年轻的初中女教师海伦发现自己所教的班里有不少学生学习很吃力,有一些学生因此有些灰心,为了帮助这些学生增强信心,她让每个学生用纸写下其他同学的优点,然后自己逐个将学生的优点分类整理,再把这份“优点单”发给学生自己,同学们看到“优点单”上写的自己的优点,一个个惊喜万分,那些信心不足同学们很快恢复了信心,学习成绩都有了明显的提高,若干年后,海伦与这个班的学生们一起参加本班一个在战争中死去的学生马克的葬礼,死者的父亲拿出一张曾经打开、折合过许多次的两张笔记本纸,海伦一眼就认出了这是马克的“优点单”。这时,其他同学都从自己的贴身口袋里拿出了自己的“优点单”。大家说,我们保留着这份“优点单”,随时随地都带着它,它在我们遇到困难时可以让我们想到自己的闪光点,从而增强自信心。 (三)项目评价 按照不同的项目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由学生自主设计活动计划,可以围绕真实的社会生活问题进行活动。要求学生收集、组织、解释或表达信息,据此对学生进行引导和评价。 (四)谈话 教师通过与学生进行各种形式的对话获得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状况的信息,据此对学生进行引导和评价。谈话法是最经济、最直接的一种评价方法。例如:当年陶行知任育才学校校长时,有一天他看到一位男生欲用砖头砸同学,就将其制止,并责令其到校长办公室。等陶行知回到办公室,见男生已在等他,陶行知掏出一块方糖给他说:“这是奖你的,因为你比我按时来了。”接着又掏出一块糖给男生说:“这也是给你的,我不让你打人,你立刻住手了,说明很尊重我。”男生将信将疑地接过糖。陶行知又说:“据了解,你打同学是因为他欺负女生,说明你有正义感。”陶先生遂掏出第三块糖给他。这时男生哭了:“校长,我错了。同学再不对,我也不能采取这种方式。”陶先生又拿出第四块糖说:“你已经认错了,再奖你一块,我的糖分完了,我们的谈话也该结束了。”陶行知先生用谈话的方法,以肯定的评价使打人的小男孩认识到错误,这说明恰当的谈话评价能收到较好的教育效果。 (五)成长记录方法 建立学生的成长足迹袋,记录学生在本课程学习中的各种表现,主要是进步和成就,以学生的自我记录为主,教师、同学、家长共同参与,学生以评价对象和评价者的双重身份参与评价过程。 作为用来显示有关学生学习成绩或持续进步信息的一连串表现、作品、评价结果以及其他相关记录和资料所汇集的成长记录袋,内容包括学生作品,也包括作品产生过程的记录描述,还有学生本人、教师、同伴和家长的评价。学生也是记录袋内容的决策者,记录袋的作用在于反映学生某方面的进步,树立其自信心,提高学生自我评价、自我反省能力。 成长记录袋评价法有其优点,诸如教学与评价结合,重视学生成长的全过程等,也有其不足之处,如工作量大,教师负担过重,使用过多学生心生厌倦,等等。 (六)同伴评价与自我报告 同伴评价在教学中指同学评价。在同伴评价中运用最广泛的是猜人和社会测量技术。我们在这里简单介绍一下猜人技术。 猜人技术以同伴提名法为基础,其计分方式是统计每个学生在每项上所得到的提名数。如果同时使用积极和消极的描述,如友好和不友好,那么就应当从积极中减去消极提名的次数……计分模式表明每个学生在同伴群体中的声誉。这可能会与教师对学生的印象并不完全一致,但这是关于学生个性-社会性发展的重要信息。事实上,同伴评价的重要价值在于能使教师了解学生的情绪与态度,而这些信息是直接观察所无法发现的。 (七)考试 考试方式应灵活多样,如辩论、情景测验等,纸笔测验只是考试的一种方式。要避免只用终结性的、单一的、知识性的考试来对学生思想品德课程的学习及思想状况做出评价。 与以往的思想政治课考试不同,思想品德课的考试理念同样也有新的变化。(1)突出考试的诊断性功能和发展性功能,促使学生在思想品德课的学习中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做事、交流,为全面发展奠定基础。(2)考试的内容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体现新的人才观和教育观。使初中学生能过有意义的生活,思想品德课的考试必然转向关注学生生活,注重发展其全面的素质。不仅关注知识,而且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既要重视学生解决问题的结论,也重视得出结论的过程,以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思维方式。(3)改进考试方法、方式,倡导灵活多样,多次机会、双向选择的原则。考试形式可以是封闭式,也可以是开放式;可以是一次性的,也可以是多次性的;还可以通过辩论、课题研究、情境测验、实践操作等方式来进行考试。(4)考试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个别差异。(5)注重考试结果的运用,进行积极的评价反馈,如对学生考试结果进行具体的分析指导,进行纵向比较,看到进步和不足,分析考试中反映的问题以利于进一步改进,考试反馈以激励为主,考试成绩的反馈方式灵活多样。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