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第二单元测评 一、单项选择题(请选出各题中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并将其序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我国成功申办2010年世界博览会的决定性因素是( ) A.我国是一个对外开放的国家 B.独具魅力的中华文化 C.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 D.不断增强的综合国力 2.发展是硬道理,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关于发展,下列说法错误的有( ) A.发展,有利于提高广大人民的生活水平 B.发展,能不断提升我国的国际地位 C.发展,能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 D.发展,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3.在世界各种古老文明中,几千年不曾中断而一直延续至今的是( ) A.中华文明 B.希腊文明 C.印度文明 D.阿拉伯文明 4.月共一轮,血浓于水。实现两岸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是( ) A.一国两制 B.两岸同根同文 C.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D.“四个决不”原则 5.在美国,学生课本重复使用,一本教科书平均寿命五年;在韩国,一次性台布、洗刷用品早已没有踪影;在日本,发明了一次性筷子,但严禁砍伐本国树木做筷子。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 ① 必须节约资源 ② 必须发展生产力 ③ 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④ 坚持对外开放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③ 6.当前,一些青少年越来越热衷于过愚人节、圣诞节等洋节日,而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如端午节、中秋节等,却被逐渐淡忘。对此,正确的认识是( ) A.外国节日比中国节日更有魅力、更有意义 B.我国的传统节日已经不适应时代的要求 C.不应以外来文化取代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D.青少年喜欢崇洋媚外 7.中华民族精神( ) ① 是我们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集中体现 ② 是我们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 ③ 是我们民族继往开来的不竭力量之源 ④ 具有与时俱进品质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8. 2004年7月中国文化年在法国落幕,同年10月法国文化年在北京拉开了序幕。中法两国互办文化年,有利于( ) A.我们继承中华民族的一切传统文化 B.我们吸收外国一切文化成果 C.社会主义文化与资本主义文化合二为一 D.我们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9.下列属于我国传统民乐作品的是( ) ① 百鸟朝凤 ② 波卡尔舞曲 ③ 二泉映月 ④ 春江花月夜 ⑤ 卡门序曲 ⑥ 渔舟唱晚 A. ①②③⑤ B. ②③④⑤ C. ①③④⑥ D. ②③⑤⑥ 10.继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之后,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又明确提出实施“中部崛起战略”。这样做的重要目的在于( ) A.推进依法治国进程 B.扩大对外开放 C.实现共同富裕 D.实现同步富裕 11.目前我国技术工人十分紧缺,某汽轮厂招收260名数控技工,月薪达到6 000元仍找不到合适的人选。上海公布了四类最挣钱的职位,其中有两类是高级和中级技术工种。这说明( ) ① 随着时代的发展,技术工人已经成为我国最理想的职业 ② 人才不仅包括各类专家,也包括各行各业有一技之长的专门人才 ③ 我国的中级和高级技术工人数量严重不足 ④ 人才的数量和质量是决定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 A. ①②③ B. 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12.党的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两个基本点是( )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发展生产力为首要原则 B.对内改革与对外开放 C.四项基本原则与改革开放 D.独立自主与自力更生 13.党制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客观依据是( ) A.我国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基本状况 B.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C.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D.我国的基本国情 14.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益渗透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未来科学技术的发展,必将对人类社会产生更加深刻的影响。为了应对这一形势,党和政府提出了( ) A.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B.实施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尊重劳动的战略 C.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 D.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 15.以下关于科学技术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科学技术与生产实践无关 B.科学技术的每一次重大突破,都会引起经济的深刻变革和人类社会的巨大进步 C.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D.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的作用必将越来越突出 16.从本质上讲,人口问题是( ) A.世界性问题 B.发展中国家的问题 C.人口老龄化问题 D.发展问题 17.马克思说:“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物质的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 A.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 B.物质生产不如精神生产重要 C.世界变得越来越开放 D.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18.以下属于我国人口基本特点之一的是( ) A.农村人口多 B.男女性别比失衡 C.人口素质偏低 D.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加快 19.从总体上看,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在科技方面( ) A.已经并驾齐驱 B.还有相当大的差距 C.在尖端技术方面我国已经领先于世界发达国家 D.占有明显的优势 20.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是( ) A.保护环境 B.培养人才 C.发展科技 D.教育 21.(2004·福州)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取材于中国民间传说,因情节感人、旋律优美,深受各国人民的喜爱。这告诉我们( ) A.中国的科技文化是世界上最先进的 B.要全部继承中国的传统文化 C.拒绝一切外来文化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具有民族性和时代感 二、非定项选择题(请将你认为正确的答案序号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22.可持续发展战略( ) A.已经成为世界上许多国家指导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战略 B.要求我们不仅要安排好当前的发展,还要为子孙后代着想 C.要把经济发展与人口、环境、资源统筹考虑 D.决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 23.在21世纪,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 ) A.控制人口增长 B.保护自然资源 C.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 D.保持经济增长 24.能不能做好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关系到( ) A.我国经济社会的安全 B.我国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 C.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 D.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25. 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生产技术方面,我国生产的汽车品牌90%是国外的,我国的机床生产技术70%是国外的,我国90%的药品生产专利是国外的。这说明( ) A.我国的经济繁荣是虚假的 B.我国科技创新能力还不强 C.我国还面临发达国家科技上占优势的巨大压力 D.没有科技创新,就没有民族的振兴 26.邓小平说:“中国人民有自己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以热爱祖国、贡献全部力量建设社会主义祖国为最大光荣,以损害社会主义祖国利益、尊严和荣誉为最大耻辱。”这说明( ) A.中华民族富有爱国主义传统 B.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激励中国人民报效祖国的强大动力 C.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意义重大 D.我们每一个人都要热爱自己的祖国 27. 1998年,在同洪水的搏斗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坚忍不拔、敢于胜利的伟大抗洪精神。这种精神( ) A.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继承 B.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发展 C.是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弘扬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 D.是我们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28.民族精神、民族凝聚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句话( ) A.是不符合实际的 B.科学地揭示了民族精神的地位 C.看到了民族精神的重要作用 D.对于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有指导意义 29.以下关于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评述,正确的是( ) A.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B.一个和平、合作、负责任的中国形象已经为国际社会所公认 C.中国致力于推动第三世界的发展 D.中国在消除贫困方面成就显著 30.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祖国统一大业取得新的进展,“神舟”六号飞船发射成功……这些都说明( ) A.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 B.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得到了初步体现 C.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正确性 D.我们有理由为这些成就感到骄傲 31.以下关于当今世界形势的描述,不准确的是( ) A.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B.科技进步日新月异 C.经济全球化趋势顺利发展D.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32.以下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我国的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 B.科学技术水平、民族文化素质还不够高 C.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等具体制度还不完善 D.我国各方面还比较落后 三、判断题(请在你认为正确的题后括号内打√,反之打×。) 3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应该抛弃传统的文化。( ) 34.民族精神始终是鼓舞我们民族迎难而上、团结互助、战胜强敌与困难的不竭力量之源。( ) 35.一个人要生存和发展就要有一种精神,一个民族和国家也是如此。( ) 36.只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 37.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人民团结一致、共同致力于振兴中华,我国社会已经不存在矛盾了。( ) 38.对外开放,有利于增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自力更生能力和在国际社会中的竞争能力。( ) 39.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包括坚持一个中心和两个基本点都不动摇。( ) 40.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反对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 4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根本政治制度。( ) 4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是一个有机整体。( ) 四、简答题 43.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为什么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五、辨析题 44.(2004·安徽芜湖)“神舟”五号飞船首次成功地载人航天飞行,使我国成为继苏联和美国之后,第三个把人送入太空的国家。这标志着我国由此进入了社会主义的发达阶段。 45.(2004·广东佛山)人是生产者,人口越多就越能推动生产的发展。 六、分析说明题 46.(2004·青海西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2003年10月16日6时23分,全世界都记住了一个中国人的名字──杨利伟。随着“神舟”飞船在内蒙古预定地区平稳着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飞天梦想一朝成真,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将航天员送上太空的国家。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是我国航天发展史上一座新的里程碑,这一伟大成就将庄严地载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光辉史册。 我国“神舟”五号载人飞船首次飞行成功,说明了什么? 七、透视自我 47.(2004·四川)材料一:目前,发达国家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占60%~80%,而中国仅为30%。 材料二: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指出,人才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要把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作为党和国家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抓紧、抓好。要牢固树立人人都可以成才的观念,坚持德才兼备的原则,把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作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 材料三: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状况,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 (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 (2)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说明科技、人才与经济发展的联系。 (3)结合材料二和材料三,谈谈你对成才标准的理解和认识。 八、为我加油 48.(2005·南通)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05年“五一”黄金周期间,天安门广场日产垃圾达到19吨,清理口香糖、小广告仍是“老大难”。另外,据中科院测算,环境污染使我国的发展成本比世界平均水平高了7%,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造成的损失占到国内生产总值的15%。 (1)上述材料反映了哪些问题? (2)针对上述问题,请说说我们该怎么办?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D 2. D 3. A 4. C 5. D 6. C 7. D 8. D 9. C 10. C 11. B 12. C 13. D 14. D 15. A 16. D 17. C 18. C 19. B 20. D 21. D 二、非定项选择题 22. ABCD 23. ABCD 24. ABCD 25. BC 26. ABCD 27. ABCD 28. BCD 29. AB 30. ABCD 31. C3 2. ABCD 三、判断题 33. × 34. √ 35. √ 36. √ 37. × 38. √ 39. √ 40. × 41. × 42. √ 四、简答题 43.从个人全面发展来说,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教育已经成为人们生存和发展的第一需要和终身受益的财富,甚至决定其一生的命运。从国家建设来说,对我们这样一个十三亿多人口、资源相对不足、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来说,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最根本的一条,就是要把经济建设真正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而要做到这一点,就要真正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 总之,只有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教育搞上去,才能化人口大国为人才强国,化人口压力为人才优势,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取得战略主动权。在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必须坚持。 五、辨析题 44.“神舟”五号的成功发射表明,我国的科技水平和综合国力有很大的提高,但我国目前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从总体上看,现阶段我国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民族文化素质还不够高、社会主义的具体制度还不完善。 45.(1)人是生产者,能够认识和利用自然,创造出适合自己需要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因此,生产的发展离不开一定数量的人力资源。 (2)但是,人同时又是消费者,人要维持自身的生产和再生产,必须不断地消费生活资料。在一定的生产力水平和消费资料前提下,人越多、增长越快,所需要的抚养、生活费用就越多,能够用于生产的费用就越少。可见,人口越多、增长越快,非但不能推动反而会阻碍生产的发展。 (3)人口增长应该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人口过多或过少都不利于生产的发展。 六、分析说明题 46.说明我国综合国力已经大大增强,中华民族具有自强不息的精神;说明我国航天技术已经处于世界先进行列;说明我们国家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说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我们国家在攀登科技高峰的征程上又迈出了历史性的一大步;说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取得了可喜的成果;等等。 七、透视自我 47.略。 八、为我加油 48.(1)反映了人们的环保意识比较淡薄;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瓶颈。 (2)增强环保意识,加强环保法制观念;不乱扔垃圾;不断提高自身的文明素养;依法治理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坚持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等等。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