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梳理:繁荣开放的社会 河北 任素君 第1课 繁荣一时的隋朝(581-618年) 一、南北重归统一(隋文帝) 1.隋朝的建立:581年,北周外戚杨坚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杨坚就是隋文帝。 2.隋朝的统一:589年,隋灭陈,重新统一南北。 3.隋文帝的统治: 隋文帝励精图治。改革制度,发展生产,注重吏治,国家出现统一安定的局面,人民负担较轻,社会经济繁荣。 二、大运河的开通(隋炀帝) 1.目的:加强南北交通,巩固对全国的统治。 2.时间: 605年开始。 3.概况:以洛阳为中心,北起涿郡(今北京),南至余杭(今杭州),全长2000多千米。(一中心、两端点──三点,四段,连接五大河流) 4.作用: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成为我国南北交通的大动脉,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 三、补充:隋唐之前,中国历史上曾经结束分裂、完成统一的王朝有秦朝、西晋、隋朝 第2课 贞观之治 一、唐朝的建立(唐高祖) 1.背景:隋末农民起义使隋朝陷于瓦解,618年,隋炀帝在江都(今扬州)被部将杀死,隋亡。 2. 建立:618年,李渊起兵反隋,建立唐朝,定都长安。 二、贞观之治(唐太宗) 1.措施 (1)吸取隋亡教训,勤于政事。 (2)轻徭薄赋,发展生产。 (3)提倡节俭,合并州县。 (4)任用贤臣,虚心纳谏。(如房谋杜断──房玄龄、杜如晦,谏臣──魏征) 2.结果: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加强,出现了“贞观之治”的局面。 3. 补充:评价唐太宗 他能吸取隋亡教训,从历代兴亡中总结统治经验,励精图治,知人善任,虚怀纳谏;革新政治,完善制度;轻徭薄赋,发展生产;戒奢从简,力倡节俭;兴科举,办学校,选拔人才。在位期间出现了“贞观之治”。唐太宗是中国古代一位有作为的地主阶级政治家。 三、 女皇武则天(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 1.措施:继续实行唐太宗发展农业生产、选拔贤才的政策。(破格提拔姚崇) 2.局面: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国力不断增强。人称她的统治有贞观遗风,“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第3课 开元盛世(唐玄宗前期) 一、开元之治(政治) 1.措施 (1)任用熟悉吏治、富于改革精神的姚崇等为相,“励精图治”。 (2)重视地方吏治,把中央优秀官吏下放到地方任职,并亲自考核县令的政绩。 (3)提倡节俭。 2.局面:开元年间的政局为之一新,史称“开元之治”。 二、盛世经济的繁荣 1.农业 (1)水利的兴修:四十多处大型工程。 (2)农耕技术的发展:南方水稻采用育秧移植栽培。 (3)农作物的推广:蔬菜、茶叶(全国饮茶之风盛行)。 (4)工具的进步:曲辕犁、筒车(灌溉工具)。 (5)抗灾能力增强。 2.手工业 (1)丝织业:花色品种多,技术高超。 (2)陶瓷业: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唐三彩。 3.商业 (1)有许多大都市,北方有长安、洛阳,南方有扬州、成都。 (2)长安:①布局:分坊(住宅区)和市(商业区)。 ②地位:各民族交往的中心,国际性的大都市。 三、表现:唐玄宗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人口明显增加,史称“开元盛世” 第4课 科举制的创立 一、科举制的诞生(隋朝) 1.原因:魏晋以来,选拔官员主要以门第出身为标准,弊端很多。 2.开始: (1)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员。 (2)隋炀帝设置进士科,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科举制正式诞生。 二、科举制的完善(唐朝) 1.考试科目:科目很多,以进士、明经两科最为重要。 2.表现 (1)唐太宗时大大扩充国学的规模,增加学员。 (2)武则天时开始殿试,创设武举。 (3)唐玄宗时,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考试内容。 三、科举制的影响 1. 改善了用人制度,选拔了许多有才学的人。 2. 选拔官吏的权力集中到朝廷,加强了中央集权。 3. 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士人读书风气盛行。 4. 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利于唐诗繁荣。 5. 延续了1300多年,影响深远,直到清朝末年才被废除。 启示: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要前提,正确的政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坚持以民为本,深化改革开放,重视创新型人才,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第5课 “和同为一家” 一、西域 1.西域指玉门关、阳关以西,葱岭以东,天山南北地区。主要包括今天的新疆地区和新疆以西的中亚一部分。 2.唐太宗和武则天先后设立管辖西域的最高行政和军事机构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 二、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吐蕃) 1. 吐蕃人是藏族的祖先,生活在青藏高原一带。 2.7世纪前期,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 3.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密切了唐朝和吐蕃经济文化交流,增强了汉藏两族之间的友好关系。 4. 8世纪初,金城公主又嫁到吐蕃,吐蕃赞普上书唐朝说吐蕃和唐朝已“和同为一家”,唐蕃关系日益密切。 三、回纥的勃兴 1.回纥是维吾尔族的祖先,游牧于色楞格河流域。 2.8世纪中期,各部统一,首领被唐玄宗封为怀仁可汗,双方关系友好。后来,回纥改名为“回鹘”,政权瓦解后,大部西迁至甘肃、新疆等地。 四、车书本一家(靺鞨) 1.满族的祖先,生活在东北的松花江、黑龙江流域。 2.唐玄宗封其首领为渤海郡王,此后粟末靺鞨政权以渤海为号,被称为“海东盛国”。 第6课 对外友好往来 隋唐时期经济繁荣,文化昌盛,是世界上十分强盛的国家。唐政府实行比较开放的对外政策,积极同各国交往,尤其同亚洲近邻交往频繁,在世界上享有很高声誉,各国称中国人为“唐人”。 一、遣唐使和鉴真东渡(与日本) 1. 遣唐使 (1)日本前后十多次派出遣唐使和留学生到中国访问和学习。 (2)影响:仿效唐朝制度进行改革,参考汉字创制了日本文字,社会生活、风俗、饮食、服饰等方面保留了唐朝人的某些风尚。 2. 鉴真东渡 (1)时间:唐玄宗时期。 (2)经过:鉴真应日本僧人邀请,东渡日本讲学,六次出行,五次失败,历尽千辛万苦,以致双目失明,终于到达日本。 (3)影响:鉴真在日本坚持不懈地传播佛学和唐朝文化,对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重大贡献。 二、唐朝与新罗的关系 1. 新罗是朝鲜半岛上的国家,与中国毗邻,两者的贸易往来十分频繁,新罗物产居唐朝进口首位。 2. 文化交往:新罗采用科举制选官,引入中国医学、天文、历算等科技成就,朝鲜音乐传入中国。 三、玄奘西游(印度) 1. 时间:唐太宗时期。 2. 经过:玄奘从长安出发,历尽艰险,前往天竺求学,后成为著名的佛学大师,贞观后期,他携大量佛经回到长安,潜心翻译,并以亲身经历写出《大唐西域记》。 3. 影响:对中印文化交流作出了巨大贡献。《大唐西域记》成为研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 第7课 辉煌的隋唐文化(一)──科技和文学 一、高超的建筑水平 1.特点:规模宏大,气魄雄浑,整齐而不呆板,华美而不纤巧。 2.赵州桥:隋朝李春设计并主持建造,是现存世界上最古老的石拱桥,比欧洲早700年。 3.唐都长安:规划整齐,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城北的大明宫含元殿气势宏伟,富丽堂皇。 二、雕版印刷术的发明 1.时间:隋唐时期。(印刷术是我国四大发明之一,四大发明有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 2. 隋唐时期,已有雕版印制的佛经、日历和诗集等。唐代《金刚经》是现存世界上最早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三、光耀千古的诗坛 1.唐朝是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特点:内容丰富,风格多样,才华横溢的诗人多。影响最大的诗人有:李白、杜甫、白居易。 2.李白(盛唐):人称“诗仙”,代表作有《早发白帝城》、《蜀道难》等。特点是豪迈奔放,想象丰富。 3.杜甫(盛-衰):人称“诗圣”,代表作有“三吏”“三别”等(因杜甫的诗反映当时的社会现实,被称为诗史。)特点是气魄雄浑,沉郁悲怆,语言精练凝重。 4.白居易(中唐):代表作有《秦中吟》、《新乐府》等,特点是反映现实,讽喻社会,同情人民,直白如话,通俗易懂。 第8课 辉煌的隋唐文化(二)──艺术 一、灿烂夺目的书法和绘画 1. 书法 (1)颜真卿是继王羲之之后我国历史上最有成就的书法家,创立了雄浑敦厚的“颜体”,代表作有《多宝塔碑》和《颜氏家庙碑》。 (2)柳公权创造了方折俊丽、骨力劲健的“柳体”,代表作是《玄秘塔碑》。他和颜真卿被称为“颜筋柳骨”。 2. 绘画 (1)阎立本(唐朝)擅长人物故事画,笔力刚健,人物形神兼备。代表作有《历代帝王像》、《步辇图》。 (2)吴道子(唐朝)被称为“画圣”,他的画注重线条变化,立体感强,风格奔放,人称“吴带当风”,开后世写意画先河,代表作有《天王送子图》。 二、世界艺术宝库莫高窟 1.位置:甘肃西部敦煌。 2.内容:有大量精美的彩塑、壁画以及佛经、文书等。 3.评价:莫高窟就世界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 三、盛大欢腾的乐舞 1. 特点:气势恢弘,风格多样,优美和谐,铿锵热烈。 2. 代表作:《秦王破阵舞》、《霓裳羽衣舞》、《胡旋舞》。 作者简介:任素君,河北定兴第三中学教师。中学一级教师,市级骨干教师。先后在《中学生学习报》、《考试报》、《中学生导报》、《素质教育报》、《少年智力开发报》等多家报刊上发表文章数十篇。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