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2009年中考试题集萃 河北 林 强 1.(2009年·孝感)如果让你穿越时空隧道,回到民国34年,你一定会知道在这一年发生的一件历史大事是 A.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人民解放军战略反攻序幕 B.重庆人民庆祝《双十协定》的签订 C.国民党军队进攻中原解放区,全面内战爆发 D.中国军民在抗日战场上展开局部反攻 2.(2009年·河南 )西安事变与重庆谈判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二者的相同点有①中国共产党都做出了积极的努力 ②毛泽东都直接参与其中 ③都初步出现了有利于中华民族的结果 ④都为国共进一步合作奠定了基础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3.(2009年·徐州)徐州淮海战役总前委群雕(见右图)气势非凡。群雕人物中被称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总设计师的是 A.刘伯承 B.邓小平 C.陈毅 D.粟裕 4.(2009年·湘潭)农民唐和恩使用过的扁担上,刻着他在解放战争时期支援前线所经过的地方,包括山东临沂、江苏徐州、安徽双堆集。由此可以判断他支援过 A.辽沈战役 B.渡江战役 C.平津战役 D.淮海战役 5.(2009年·玉林)下列解放战争的事实,与毛泽东“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诗句有关的是 A.挺进大别山 B.转战陕北 C.辽沈战役 D.渡江作战 6.(2009年·重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当此国难极端严重民族生命存亡绝续之时,我们为着挽救祖国的危亡,在和平统一团结御侮的基础上,已经与中国国民党获得了谅解,而共赴国难了……在民族生命危急万状的现在,只有我们民族内部的团结,才能战胜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 ──《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1937年7月15日) 材料二 重庆谈判的老照片 内战时期全国经济状况图表(设战前工农业产量为100%) 材料三 今天,两岸同胞往来之频繁、经济联系之密切、文化交流之活跃、共同利益之广泛是前所未有的,两岸关系展现出和平发展的光明前景。 ──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在海峡论坛大会上的讲话(2009年5月19日)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说明中华民族怎样才能“挽救祖国的危亡”。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这次国共合作的重要作用。(2分) (2)根据材料二中的老照片,指出重庆谈判国共双方的代表是谁。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国共双方在重庆的什么地点签订了“双十协定”。后来国民党撕毁这一协定,发动了内战。根据材料二中的图表,说明内战给中国经济带来的影响。(4分) (3)综上所述,你得到什么启示?(1分) 7.(2009年·芜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三大战役示意图 材料二 淮海战役人民支前统计
材料三 1949年4月20日晚,中路大军的突击队首先发动渡江战役,一声令下,在水面待命的解放军部队千船竞发。第27军某团5班的渡船冲在最前面,他们不怕牺牲,迎着敌人的火力冲锋,第一个在繁昌县保定乡夏家湖登上长江南岸,成为“渡江军一船”。 ──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和《二十七军军史》 (1)根据材料一完成下列问题: ①解放东北全境,使人民解放军在数量上取得优势的战役是________________。(2分) ②淮海战役中解放军的主要歼敌地点有________、_________。(2分,填两个即可) ③三大战役的历史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结合材料二,联系自己所学知识,分析人民群众在解放战争中的作用。(3分) (3)“渡江第一船”精神一直激励着芜湖人。请你根据材料三归纳出“渡江第一船”的精神。(2分) 参考答案: 1.B 2.C 3.B 4.D 5.D 6.(1)民族内部团结一致,战胜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1分)实现了全民族的抗战,为洗雪近代中国的耻辱,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贡献。(1分,其他符合题意、言之成理的答案可同等给分,但总分不超过1分) (2)蒋介石、毛泽东(2分);桂园(1分);全国工农业产量大幅下降,国民经济遭到严重破坏(1分)。 (3)国共双方只有团结合作,才能共同发展;打内战,会损害中华民族的利益等。(1分,其他符合题意、言之成理的答案可同等给分,但总分不超过1分) 7.(1)①辽沈战役。(2分)②碾庄,双堆集,陈官庄。(2分。答其中两个即可) ③国民党军队主力基本被消灭,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2分)(2)人民群众踊跃参军,支援解放战争,使人民解放军获得雄厚的兵源;人民群众组织民兵,保卫后方;人民群众大力支前。(3分,每点1分) (3)示例1:不怕困难,勇往直前。 示例2: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奉献精神,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奋斗精神,敢于创新敢为人先的拼搏精神。(2分。本题为开放性答案,只要答到“勇往直前,不怕牺牲”或与之相近的表述,都可得分) 作者简介:林强,河北省定州市李亲顾中学历史教师。教学之余,笔耕不辍,有百余篇散文及涉及历史方面的文章发表于《中国文化报》《河北日报》《收藏快报》等四十余家报刊。2009年参与撰写系列书籍《取得好成绩的八条铁律》。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