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大林模式 山东 陈 静 时间:2009年12月4日 星期五 地点:初三(8)班 “老师,既然斯大林模式有这么多弊端,我们中国当时为何还要学习苏联模式呢?” 身后传来熟悉的声音,不用回头,我就知道是这个班最爱问为什么的女生焦立珺,这个女孩性格开朗,大方,善于质疑,当然,也善于表现。在课堂上总是能出其不意地问些问题,使课堂增色不少。 当我和大家把目光都集中到她这里后,她继续着她的观点与疑问:“斯大林模式在1936年就形成了,我们中国建国是在1949年,这个时候斯大林模式的弊端应该有所体现了,那我们为什么还要向苏联看齐?” 有同学插言:“苏联是社会主义老大啊。” “社会主义究竟是什么样子,没有人知道。不向苏联看齐向谁看齐啊?” 呵呵,我笑盈盈地听他们的争辩,之后做了一个“善意”的引导:“请大家思考,斯大林模式在当时是否符合国情?” 小组成员思考后,得出结论:斯大林模式形成于苏联社会生产力极为落后的状态下,是落后国家实现工业化的可行方式,这种模式使苏联由传统的农业国迅速转变为强盛的工业国,在赶超西方发达国家的过程中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大家对二战应不陌生,在二战中,苏联牵制了法西斯德国的绝大部分兵力,并最终将其打败,是斯大林模式──为苏联奠定了丰富的战时物质基础,斯大林模式不仅维护了苏联的生存,也为世界其它正义国家的延续做出了重要贡献。”我顿了一下,望着入神的孩子们,继续“灌输”。 “另外,斯大林首创的计划经济形式所表现出的优势,使一些资本主义国家也开始对本国实行一定程度的宏观调控,美国就是第一个,1929-1933年经济危机时期,美国总统罗斯福就在他推行的‘新政’中加以合理利用,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到了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则普遍实行宏观经济调控,这对世界经济发展产生了很大的促进作用。而在二战后,苏联对如雨后春笋般建立的其它社会主义国家也有重大功绩。” 大家如获释重般轻吁了一口气,趁着这个机会,我变换了一下语气,“我们仔细想想,当时的斯大林模式即使有严重弊端,那这种弊端导致的后果在短期内会完全表现出来吗?” 有的同学在摇头。 “我们国家在成立初期基本是照搬苏联模式,这对我国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影响,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弊端越来越明显。1982年9月1日,邓小平在十二大开幕词中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早的提法,它既是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总结,更是对照搬斯大林模式的否定……” “铃铃铃……” 师生皆未尽兴之时,下课铃声“不合时宜”地响了,往外走的我在空中滑过一句“如有同学希望继续深入了解斯大林模式,可在课下和我联系……”随即闪出了学生的视线,消失在了走廊尽头…… 作者简介:陈静,山东高唐实验中学教师。聊城市教学能手、骨干教师、高唐课改先进个人;省优质课获奖者;有课例、论文、课件等多次获奖;参编《金四导》系列、《快乐书坊》系列、《初中历史教材全析》等;参研市级课题、省级十五规划重点课题等。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