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华拂过东京处 山 东 陈 静 北宋的东京如何繁华?陈老师用她那婉约的笔调向你诉说着,仔细聆听,你会有很多的感悟与思考…… 中国古代盛世王朝之风范,各有千秋自不必说,世人中,有人盛爱秦汉铁骨铮铮,有人喜欢隋唐似锦繁花,还有人青睐明清风姿依旧,而吾独爱两宋之绵绵的柔软,这大概是受了老子“弱之胜强,柔之胜刚”的影响吧!看似“积贫积弱”的宋朝,自有不同他朝之处。打开宋史,我常常在“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婉约中徜徉;在“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豪迈中深思;在“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的满腔热血里流连,有时凝望案头青竹版《清明上河图》,看那汴河两岸来往的人群、船只,感叹着“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人便似穿越时光的长河,恍惚融入了那个街头店铺林立、吆喝不断的年代…… ![]() 汴京城有着非常兴旺的夜市,每日交易数额几近千万,如果你有雅兴,可以到说书游艺场所“瓦肆”去转转,你会发现有的“瓦肆”竟然可容纳数千人,许多脍炙人口的评书和你熟悉的历史故事,在这里经过说书艺人的精彩演绎传遍了千家万户。来往赶路游玩的人手提灯笼,整个城市弥漫在灯火通明之中,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三更左右方渐散去,而到了五更,早市又在拂晓晨曦中开张营业。各地的货物诸如粮食、水产、畜产、蔬果、茶、酒、药材、纺织品、器皿、书籍等,都运到这里销售。在开封市场上,还可以看到日本扇、高丽墨和大食香料、珍珠等热门货物。因为京城的繁荣与喧嚣,人口密集,宋政府在治安防御管理上也颇下了一番功夫,北宋汴京有“内十厢、外八厢”之制,分片管理地方治安。各厢“分置厢官,治烟火盗贼公事”。厢下设军巡铺, 据《东京梦华录》记载:汴京城中,“每坊巷三百步许,有军巡铺房一所,铺兵五人”。这大概就是中国最早的巡警了。 众所周知,在宋代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交子来源于商业中的“赊”,即信用关系。宋真宗初年,益州(今四川成都)十六户富商发行一种交换券,叫做“交子”。宋仁宗时期,官府收夺私家发行纸币之权,在益州设立交子务,负责印制和发行交子事务。交子以铁钱作为本位,每界(期)发行额为一百二十五万六千三百四十贯,另储备铁钱三十六万贯,以保证交子随时兑换。交子以两周年为一界,当界满时,制造新交子,调换旧交子。商民向官府持旧换新,每贯交纸墨费三十文。起初交子只在四川境内流通,后来发行数量越来越多,交子流通地区扩大到陕西、河东等地,官府便在开封设置交子务,专门负责交子的印造发行。 如果你是女孩子,游走在汴京街头,你不用担心是否可以穿到花红柳绿的衣裳,因为宋朝的印染技术比唐代有了很大提高,这个时期有专门的刻工雕造印花板,供给染工印染斑缬。在开封城内,有官营染坊和民营染坊之分,抬头你兴许会看到挂有“余家染店”的染坊,偶尔遇到推车染色的工匠也属正常,呵,鲜衣怒马的生涯,说不定就从此开始。 在汴京城内,做生意必须先“入行”,比如要选择做靴鞋生意,就要入“双线行”。宋代自汴京到州县城镇,同业商铺都组成“商行”。入行的商户被称作“行户”,参加商行叫“投行”。开封城内至少有一百六十多行,外来的商人,不“投行”,不得在市上进行贸易。民间工匠的同业组织也称“行”,开封的各行工匠集中在大货行和小货行。行又可称“作”。如木作、碾玉作、漆作等。 ![]() 宋代商业的高度发展,出现了大批诸如汴京般繁华的城市,大城市的繁华又推动了小城镇的兴旺,宋时因城市人口膨胀,在很多州县城外,形成了新居民区,叫做草市。有的草市人口和规模甚至大大超过城区。 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要前提,北宋用退让、岁币换来了长期的安定和平,使北宋经济繁盛、科技发达、文化昌盛…… 当宋代词风温润着柔和的砚台时,那乱花迷眼的繁华渗透了整个汴京城,一卷英雄演义,一段民族豪情,细细品味你会发现:这个王朝不太冷。 作者简介:陈静,山东高唐实验中学教师。聊城市教学能手、骨干教师、高唐课改先进个人;省优质课获奖者;有课例、论文、课件等多次获奖;参编《金四导》系列、《快乐书坊》系列、《初中历史教材全析》等;参研市级课题、省级十五规划重点课题等。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