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效率》同步测试 江苏省丰县初级中学 刘庆贺 一、选择题 1.关于机械效率,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功率越大的机械,机械效率越高 B.机械效率越高的机械越省力 C.机械效率越低的机械,做的功就越少 D.由于有用功总小于总功,机械效率总小于1 答案:D 解析:功率是单位时间内做的功,表示的是做功的快慢,机械效率是指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两者没有必然的联系,故A说法不正确。机械效率高说明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大,与机械省不省力无关,故B说法不正确。机械效率是指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机械效率越低,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小,不能说明做的功越少,故C说法不正确。使用任何机械,除了做有用功外,都不可避免地要做额外功,所以有用功总小于总功,机械效率是指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所以机械效率总小于1,故D说法正确。 2.下列叙述中能够提高机械效率的是( ) A.增加有用功 B.减小机械间的摩擦 C.减小总功 D.使用最省力的机械 答案:B 解析:只有在总功不变的情况下,增加有用功才会提高机械效率,只说增加有用功的说法不够严密,故A错;减小机械间的摩擦可以有效地减小额外功,是可行的办法,故B正确;在有用功不变的情况下,减小总功可以提高机械效率,但只说减小总功的说法不够严密,故C错;使用最省力的机械只能说明其省力,但不能说明其额外功的情况,有时甚至额外功会更大,故D错。 3.(2013年枣庄中考题)甲吊车比乙吊车的机械效率高,当它们分别把相同质量的物体匀速提升相同高度时,则( ) A.甲吊车的电动机做的有用功较多 B.乙吊车的电动机做的额外功较多 C.甲吊车的电动机做的总功较多 D.甲、乙两吊车的电动机做的总功相同 答案:B 解析:甲吊车的机械效率比乙吊车的机械效率高,说明甲吊车所做的有用功在总功中占的比值比乙吊车大;把相同质量的物体提高相同的高度,根据公式W有用=Gh=mgh可知:两辆吊车所做的有用功相同;机械效率不同,是因为做的额外功不同,导致总功不同。 4.有一人用同一滑轮组分别将重1000N和2000N的物体匀速提升5m,动滑轮重200N,不计绳重和摩擦,则上述两种情况中错误的说法是( ) A.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不相等 B.人做的额外功相等 C.人做的总功相等 D.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相等 答案:C 解析:不计绳重和摩擦也就是说只考虑动滑轮的重,克服动滑轮的重力做的功就是额外功,用同一滑轮组说明两次所用的是一个动滑轮,所以两次做的额外功是相等的,拉2000N的物体时做的有用功当然多,有用功在总功所占的比例就越大,机械效率就高。同一个滑轮组,绳子股数是相同的,物体上升的高度都是5m,所以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都等于物体上升高度的n倍。 5.(2013年南通中考题)如图1所示,用手沿竖直方向匀速拉一个动滑轮,使挂在下面重为G的物体缓慢上升,动滑轮的重力不可忽略,现改变物体的重力G,则动滑轮的机械效率η与物体重力G的关系可能符合图2中的( ) 图1
图2 答案:B 解析:从题可知,动滑轮的重力不可忽略,则克服动滑轮的重力所做的功为额外功(绳重和摩擦产生的额外功较小,此处可不考虑)。机械效率公式可进一步推导:。 可以看出,随着物体的重力G增大,机械效率公式中的分母越小,所以机械效率η增大。因为机械效率η与物体的重力G不是正比例函数关系,所以不可能是图A。 6.(2013年武汉中考题)如图3所示,利用轻质滑轮组匀速拉动水平地面上重为300N的物体,拉力F的大小为30N。若物体和地面之间的摩擦力大小为45N,则A处的拉力大小和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分别为( ) A.45N、50% B.45N、75% C.60N、50% D.60N、75% 图3 答案:B 解析:①物体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运动,则此时A处绳子的拉力与物体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即A处的拉力大小为FA=f=45N。②本题中,拉力F所做的功为总功,克服物体摩擦力所做的功为有用功。从图可知,有2段绳子与动滑轮相连,则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2S物,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7.如图4所示,用相同的滑轮不同的绕法提起相同的重物,摩擦力可以忽略不计,在物体匀速上升的过程中( ) A.甲图省力,机械效率甲图大 B.甲图省力,机械效率一样大 C.乙图省力,机械效率乙图大 D.乙图省力,机械效率一样大 图4 答案:B 解析:(1)分析左图滑轮组的结构,得出承担物重的绳子股数n=3。分析右图可知承担物重的绳子股数n=2。因摩擦力可以忽略不计,根据,所以甲图省力。(2)假设两种情况下把物体提示相同的高度,则两种情况下有用功相同,根据W总=W有用+W额外,要比较二者的机械效率,只要比较额外功即可。在摩擦力忽略不计时,额外功就等于提升动滑轮做的功。由于动滑轮和提升高度相同,所以额外功相同,故机械效率相同。 二、填空和计算题 8.如图5所示,在测定杠杆机械效率的实验中,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使挂在杠杆OB下面的物块缓慢上升至虚线位置,测力计的示数F为 N,测力计上升的高度s为0.2m.物块重G为1.5N,物块上升的高度h为0.3m,则杠杆的机械效率为 %,使用该杠杆做额外功的一个原因是 。
答案:2.5 90% 使用该杠杆做额外功的一个原因是克服杠杆转动时的摩擦做功(或克服杠杆自重做功)。 解析:(1)对弹簧测力计进行读数时,需看清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然后根据指针位置进行读数,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是0.1N,读数是:2.5N。(2)在实验中,弹簧测力计向上拉力做的功是总功,克服钩码重力做的功是有用功。因为杠杆自身有重力,提升物体的同时也要提升杠杆,即克服杠杆自重做功,就有了额外功。同时杠杆绕支点转动时也要克服摩擦力做功。
(3)使用该杠杆做额外功的一个原因是克服杠杆转动时的摩擦做功(或克服杠杆自重做功)。
(1)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应沿斜面向上________拉动木块;实验时要使木板的倾斜角变大,应该把木板下面的木块向_________移动(填“左”或“右”)。 (2)根据表格中数据,第①次实验斜面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第②次实验中总功为______J。 (3)通过对比实验①、②数据,可验证小华的猜想_________(填写字母);通过对比实验②、③数据,可以得出的探究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除了小华的猜想以外,请你猜想斜面的机械效率还可能与______(写出一个)有关。 答案:(1)匀速 左;(2)60 3.0;(3)A 在其它条件相同时,斜面的倾斜程度越大,斜面的机械效率越高(或大);或在其它条件相同时,斜面的机械效率与斜面的倾斜程度有关;(4)物体或斜面的粗糙程度。 解析:(1)必须使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受力才是平衡力,拉力才是一个确定的数值。实验时要使木板的倾斜角变大,应该把木板下面的木块向左移动。 (2)根据机械效率的公式,容易计算第①次实验斜面的机械效率为60%, (3)对比实验①、②,可以看出其它条件相同,只改变了物体的重力;再看数据,发现斜面的机械效率相同。条件变了,而结果不变,说明结果与改变的条件无关,即斜面的机械效率与物体的重力无关.对比实验②、③,看出其它条件相同,只改变了斜面倾角;再看数据,发现斜面的机械效率不同,这说明结果与改变的条件有关,即斜面的机械效率与斜面倾角有关,而且斜面倾角越大,效率越高。 (4)造成使用斜面存在额外功的原因是物体与斜面间有摩擦力,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影响摩擦力。 15.某实验小组利用图12示装置研究杠杆的机械效率,实验的主要步骤如下: ①用轻绳悬挂杠杆一端的O点作为支点,在A点用轻绳悬挂总重为G的钩码,在B点用轻绳竖直悬挂一个弹簧测力计,使杠杆保持水平; ②竖直向上拉动弹簧测力计缓慢匀速上升(保持0点位置不变),在此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F,利用刻度尺分别测出A、B两点上升的高度为h1、h2 回答下列问题: (1)杠杆机械效率的表达式为η=____________。(用已知或测量的物理量符号表示) (2)本次实验中,若提升的钩码重一定,则影响杠杆机械效率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 (3)若只将钩码的悬挂点由A移至C,O、B位置不变,仍将钩码提升相同的高度,则杠杆的机械效率将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答案:(1) (2)杠杆自身的重力 (3)变大 解析:(1)杠杆的机械效率:。 (2)如果没有额外功,则机械的效率为100%。所以在有用功一定时,额外功的大小决定了机械效率大小。本题中,提升的钩码的同时,我们不得不提升杠杆,提升杠杆做的功就是额外功,因此杠杆自身的重力是影响杠杆机械效率的主要因素。 (3)由题意知,将钩码提升相同的高度,做的有用功不变。O、B位置不变,只将钩码的悬挂点由A移至C,将使拉力变大,同时拉力上升的距离将变小(由于C比A离支点O远,所以将钩码提升相同的高度,拉力上升的高度将变小),这样无法判断总功的变化,因而无法判断杠杆机械效率的变化。我们换一种思路:总功等于有用功与额外功之和,有用功不变,只要判断额外功的变化即可。题目中告诉我们,O、B位置不变,由于C比A离支点O远,所以将钩码提升相同的高度,杠杆重心升高的高度将变小,即额外功变小,由公式可知,在一定时,W额外越小,机械效率越大。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