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杰明·汤普森 本杰明·汤普森(伦福德)[Benjamin Thompson(Rumford),1753~1814]英籍物理学家。1753年3月26日生于美国马萨诸塞州,1776年移居英国,入英国国籍。到英国后,在乔治·塞克维尔勋爵帮助下,获得了科学研究的机会。1779年被选为伦敦皇家学会会员。1784年~1799年在德国巴伐利亚,备受巴伐利亚王室的礼遇,担任陆军大臣和其他要职,由于他的功勋,1790年被封为伯爵,此后就叫他伦福德伯爵。后退休到巴黎,直到1814年8月21日逝世。 伦福德主要从事热学、光学、热辐射方面的研究。在1778~1731年研究火药性能时开始潜心研究热现象。1785年他试图用实验来发现热质的重量,当他确认无法做到时,便开始反对热质说。伦福德在慕尼黑指导军工生产时惊奇地发现,用钻头加工炮筒时,炮筒在短时间内就会变得非常热。为了弄清热的来源,1796~1797年他做了一系列的炮筒钻孔实验。他精心设计了一套仪器,以保证在绝热条件下进行钻孔实验。发现只要钻孔不停,就会不断地产生出热,好像物体里含有的热是取之不尽的。有人认为这是由于铜屑比铜炮身比热大,铜屑脱落时把“热质”给了炮身。伦福德又认真测定了比热,证明钻孔前后金属与碎屑比热没有改变。他曾用数匹马带动一个钝钻头钻炮筒(这样钻下的金属屑很少),并把炮筒浸在 ![]() 伦福德在其他方面也做出了贡献。他确定了水的最大密度,发现了气体和液体的对流,研究了物体的导热性,指出液体是热的非导体。他与J.莱斯利各自独立地发现:一个表面反射热射线的性能越好,它发射的热就越少。他改进了比影光度计,还研制成一系列其他仪器。他的著作收集在《伦福德著作集》中(共5卷,1968~1970年出版)。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