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能力提高 知识梳理 一、燃烧和灭火
二、燃料与能源 ![]() 三、化学反应与能量 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的变化,吸热、放热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两种常见现象。 目前人类生活和生产所需的能量主要来自化学变化产生的能量。 中考链接 【例题1】(2004·山东省烟台市)2003年12月23日晚,位于重庆开县的一口天然气钻井,由于违规操作引发严重的井喷事故,含有大量硫化氢( ![]() ![]() ![]() (1)点燃井喷气体,其中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总结出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遇到此类事故时可采取哪些自救措施(至少答2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将化学知识与日常生活问题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对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综合素质进行了考查。 根据题意“点燃井喷气体,使其中的 ![]() ![]() ![]() ![]() ![]() ![]() ![]() 根据“含有大量硫化氢( ![]() ![]() ![]() ![]() ![]() ![]() 每人都要掌握一定的逃生方法和自救措施,学习化学会使我们做出更加聪明有效的决策。遇到此类事故时,可用湿毛巾等堵住鼻孔,一方面可避免被烟尘所呛,另一方面可溶解一部分 ![]() ![]() ![]() 【答案】(1) ![]() 【例题2】(2005·四川省成都市)瓦斯已成为导致我国煤矿特大恶性事故的“头号杀手”,请回答下列问题。 (1)瓦斯存在于煤层及周围岩层中,是井下有害气体的总称。瓦斯属于__________(选填“纯净物”或“混合物”)。瓦斯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瓦斯爆炸会产生高温、高压和冲击波,并放出有毒气体一氧化碳。产生有毒气体的化学方程式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当发生瓦斯爆炸时,下列自救措施不当的是______________; A站在原地不动 B背对爆炸地点迅速卧倒 C若眼前有水,应俯卧或侧卧于水中,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D选择合适通道迅速逃生 (3)瓦斯爆炸后,为了防止二次爆炸,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2条); (4)煤矿瓦斯爆炸有三个必须条件——瓦斯浓度达到爆炸限度、和足够的,对任何一个条件的有效控制都可避免瓦斯爆炸。据此,我国安全监管部门提出了“先抽后采、监测监控、以风定产”三项措施。请对其中的任意一项措施进行解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以生活实际中发生的重大事件为背景,考查对化学与能源、燃烧、爆炸的条件及灭火、防范爆炸措施的认识和理解。 第(1)题考查的是瓦斯爆炸的化学原理,根据瓦斯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可推测出爆炸除一氧化碳外,还应该有水,由此写出化学方程式。第(3)题防止爆炸的措施是:切断电源、恢复通风、扑灭明火等。第(4)题由于爆炸是可燃物在有限空间内的急剧燃烧,可知爆炸也和燃烧一样需要火源和氧气。根据瓦斯爆炸的一个必须条件“瓦斯浓度达到爆炸限度”,可知“先抽后采”是指降低井下瓦斯浓度;“以风定产”是指有多大的通风能力就维持多大的产量规模,防止井下瓦斯积聚。 【答案】(1)混合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