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的困惑 广东中山纪念中学 邓过房 1.血液都是红色的吗?血液还有哪些颜色呢? 各类动物的血液由于组成成分及其生理状态的差异而在颜色上也有所不同,如绝大多数脊椎动物的血液是红色的,无脊椎动物的血液则有的呈蓝色,有的呈紫红色、绿色等。 那么,动物血液的颜色到底是由什么决定的呢?有人认为血液的颜色取决于所含某种离子的颜色,如认为脊椎动物和蚯蚓等的血液呈红色是由于铁离子的存在;蓝色血液是由于铜离子的存在等[事实上Fe2+在水溶液中为浅绿色,Fe3+一般为黄色;Cu2+一般呈蓝色,其余均为无色。笔者认为,诸如这些说法都是不正确的,因为这些离子一方面并不显示该种动物血液的颜色,否则像脊椎动物的动脉血为鲜红色而静脉血为暗红色的这种颜色的变化就无法解释了,因为动脉血和静脉血中铁离子并没有发生化合价的变化。另一方面,这些离子在血液中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如Fe2+存在于血红蛋白的辅基--血红素中,原卟啉与Fe2+形成四配位体螯合的络合物,其外围被血红素分子的珠蛋白链的氨基酸残基包围着以提供飞机型低介电的环境保护Fe2+不被氧化为Fe3+。同样,有些动物血液中的Cu2+也是和蛋白质结合在一起的,所以动物血液的颜色不一定就呈现某种离子的颜色。 动物血液呈现什么颜色,要看血液中生色物质所吸收的光是哪些可见光,如果吸收的某种或某些可见光,则显示出的颜色就是这些颜色的互补色,或者说对哪种光不吸收或吸收的较少则显示出该种颜色,正如叶绿素对绿色光几乎不吸收而使其呈现绿色一样。血红蛋白的血红素分子有11个双键,共轭双键所吸收的可见光使得血红蛋白呈红色。然而,血红蛋白在氧合状态和脱氧状态下由于构象的变化使得它们的吸收光谱也有所不同。所以,氧合血红蛋白最终呈现的颜色是红色,脱氧血红蛋白的颜色是紫蓝色。因此,脊椎动物血液中氧合血红蛋白和脱氧血红蛋白所占的比例就决定了动脉血和静脉血的颜色。在一些无脊椎动物中,多数动物的血液不含血红蛋白,如软体动物(头足动物和石鳖属等)以及节肢动物(虾、蟹及肢口纲的鲎)所含的是血蓝蛋白。血蓝蛋白分子由Cu2+和1个约200个以上氨基酸的肽链结合而成,和血红蛋白一样,该呼吸色素的颜色也与其状态有关,在氧和状态下为蓝色,在非氧和状态下则为无色或白色。有些多毛虫(如帚毛虫科、绿血虫科)的血液中含有血绿蛋白,钙蛋白也含有铁离子,化学性质与血红蛋白相似,氧合时呈红色,而非氧和状态下却呈绿色;另外,像星虫、多毛虫纲的长沙蚕属及腕足动物中的血液中也有一种含铁的蛋白叫血褐蛋白,该蛋白不含卟啉结构,氧和状态下显紫红色,而非氧和状态下为褐色。 值得一提的是昆虫的血液,昆虫的血液其实一个运送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的内部介质,所以又称血淋巴,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因呼吸作用在气管中进行,故昆虫的血液无呼吸色素。昆虫的血液也常有各种颜色,常见的有黄色、橙红色、蓝绿色和绿色等,它们血液中所含的色素物质使得其血液呈现出特定的颜色,如大天蚕蛾中有α-胡萝卜素、核黄素和黄素-核苷酸;家蚕中的黄酮、荧光素和叶酸;菜粉蝶的幼虫血液的绿色是因为黄色蛋白(其辅基为β-胡萝卜素和叶黄素)和一种蓝色蛋白(其辅基为胆绿素)共同存在的结果。在散居型飞蝗绿色血液中也有类似的成分,但是,一种绿色蝽的绿色血液是由于一种β-胡萝卜素-蛋白复合体和一种近似花青素存在的结果。昆虫血液中的这些色素一般认为是从食物中获得的。另外,昆虫血液的颜色有的还与性别有关,如菜粉蝶的幼虫、蛹和成虫的血液,雌的为绿色,雄的则为黄色或无色。 2.血液凝固与血液凝集的区别 (1)血液的凝集 血液是由血细胞和血浆组成的悬浮液,在正常人体的心脏和血管流动过程中,红细胞均匀地分布于血浆中。在一定条件下,悬浮的红细胞集合成团,这种现象叫做凝集。血液凝集是一种血清免疫反应,当含有某一种凝集原的红细胞和抗该凝集原的凝集素相遇时,就会发生血液凝集现象。如在ABO血型系统中,含A凝集原的红细胞与含抗A凝集素的血清相混合时,红细胞就会集合成团,即发生了凝集反应。 (2)血液的凝固 血液凝固是血液从溶胶状态变成凝胶状态的过程。它的最基本的变化是血浆中溶解性的纤维蛋白原变成不溶性的纤维蛋白。然后纤维蛋白丝互相交织成网,把血细胞网罗在中间,使血液逐渐变成胶冻样的血块。最后血小板内所含的收缩性蛋白在Ca2+作用下,回缩变硬,同时析出血清。血液凝固是复杂的生物化学过程,现已发现参与凝血的因素(称凝血因子)有13种之多。 (3)血液的沉降 从人体内抽出2~3ml,放在量筒或试管里,在血液中加少量抗凝剂(如柠檬酸钠)后,血液不会凝固,但血细胞会缓慢下沉。过了一段时间后,血液主要分为上下两层,上层是淡黄色半透明的液体为血浆(约占总血量的55%),上下层之间还有薄薄的一层为白细胞。象这种血细胞与血浆的分离叫做沉降。 3.血管内的血液为什么不会凝固呢? 血液凝固是血液由溶胶状态变为凝胶状态的过程,这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化学过程,其中唯一能直接观察到的最基本的变化是原来溶于血浆中的纤维蛋白原变为不溶性的纤维蛋白细丝。这一过程一般在几分钟甚至十几秒钟之内就可以完成,随后纤维蛋白细丝逐渐回缩,经过18~24小时最后形成不再紧缩的血块。参与这一过程的因素很多,血浆和组织中的主要凝血因子有十多种,正常情况下,这些因子都以无活性的形式存在着。 据估计,10毫升血液中血小板所含的凝血酶原激活因子,足以使一个成人体内的凝血酶原被活化为凝血酶,10毫升血液中的凝血酶原都转化为凝血酶就足以使一个成人的全部血液凝固,所以血液具有非常巨大的凝血潜力。 血管内循环着的血液能保持流动状态而不凝固,这是正常生命活动的需要。究其原因是,血管内膜光滑完整,血流速度较快,而不存在凝血因子与血管壁接触而激活凝血系统的条件,血小板也不容易在血管壁粘附和凝集。同时在血液中存在一些生理性抗凝物质,如抗凝血酶、肝素等。肝素的分布较广,它能增强抗凝血酶的作用,并抑制凝血酶原激活物的形成。血液的流动能将少量已被激活的凝血因子加以稀释,肝脏等还能将一些凝血因子清除掉。再就是血液中存在纤维蛋白溶解系统,能随时将血管中形成的少量纤维蛋白溶解掉,从而有效地阻碍了血液的凝固。尽管如此,由于血液凝血潜力的巨大,在进行外科手术或输血时,形成血栓和凝血的现象是较多的,甚至因此而引起死亡。为此在外科手术时常使用肝素,输血时则常加适量的枸椽酸钠,以进一步防止凝血。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