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楼记》检测 深圳龙岗新秀学校 叶新红 基础知识夯实 知识梳理·温故知新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谪守( ) 霪雨霏霏( )( ) 岸芷汀兰( )( ) 樯倾楫摧( )( ) 浩浩汤汤( ) 阴风怒号( )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增其旧制 (2)前人之述备矣 (3)沙鸥翔集 (4)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3.用“/”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 (1)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 (2)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4.用课文原句填空。 (1)文中表达作者旷达胸襟的句子是 。 (2)从时空两个角度描写洞庭美景的句子是 。 (3)“前人之述备矣”与上文“ ”一句照应。 (4)从正反两方面阐述古仁人内涵的句子是 。 经典语段精练 课内精练·精心剖析 阅读课文第5自然段,完成5~10题。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5.对所选文段中加点的字词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或者 作法 在先 没有 B.有人 心情 在先 微小 C.或者 作法 在……之前 轻微 D.或许 心情 在……之前 没有 6.“微斯人,吾谁与归?”这句的句式特点是( ) A.宾语前置 B.判断句 C.介词结构后置 D.定语后置 7.“是进亦忧,退亦忧”一句中有两个“忧”字,依次说明“忧”的是什么? 8.“先天下之忧而忧”一句的正确读法是( ) A.先天下之/忧/而/忧 B.先天下/之/忧而忧 C.先天下/之忧/而忧 D.先/天下之忧/而忧 9.“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表现了一种什么精神?(15字之内) 10.联系全文,对“微斯人,吾谁与归”一句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勉励滕子京以“古仁人”为榜样,做自己的好朋友。 B.表现作者自己学习“古仁人”崇高思想的抱负和决心。 C.表达了自己做人为官的追求,也期望友人与己共勉。 D.表现作者找不到志同道合伙伴的惆怅。 课外探究·发散思维 比较阅读下面两段文宇,完成11~14题。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范仲淹《岳阳楼记》)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 11.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2.“水落而石出者”一句描写的是哪一个季节?由此演化而来的成语“水落石出”表示什么意思? 13.上面两段文字都写到了景物的变化,作者写这些变化有什么不同的用意? 14.从全文看,欧阳修的“览物之情”,体现了他什么样的思想?他的这种“览物之情”与范仲淹笔下“迁客骚人”们的种种“览物之情”有什么根本的区别? 能力提升训练 一试身手·高效演练 15.将你对课文中的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认识写成一段文字,并与同学交流。 中考体验·沙场点兵 16.(2008青海)阅读范仲淹的《 岳阳楼记》,完成(1)~(5)题。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任选两小题) ① 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② 属予作文以记之: ③ 环滁皆山也: ④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2)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①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② 日星隐眼,山岳潜形 (3)第三、四段写景是为了表达哪两种人的思想感情?这两种人的思想感情有什么共同之处? (4) “微斯人,吾谁与归?”中的“斯人”指的是哪类人?表达了作者对滕子京怎样的态度? (5)本文要表达的主要观点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我的素材宝库 范仲淹逸事 范仲淹在进士及第步入仕途之前,其少年时代和青年时代大体是在攻苦食淡的艰难生活中度过的。景德初,仲淹随继父至淄州(今山东淄博),就读于长白山澧泉寺,每日里只以粟米熬粥,待冷凝之后分为四块,早晚各吃两块,至于佐食的菜肴,就更谈不到了,常常只能“断数茎,入少盐以啖之”。二十三岁时得知身世,感泣辞母,只身赴南都应天府(今南京)书院,其后直到进士及第,更是过了五年的“人不能堪”的苦读生活。据仲淹《年谱》,仲淹在应天府书院“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枕,夜或昏怠,以水沃面。往往粥不充,日昃始食”。《宋史》列传第七十三记仲淹这一段时间的生活,与《年谱》所记也大体一致。其实,即使进士及第步入仕途之后,相当一段时间,他的生活状况也并没有太大的改变。晚年在《告子弟书》中仲淹回忆这一时期的生活时就谈道:“吾贫时与汝母养吾亲,汝母躬执,而吾亲甘旨未尝充也。”这应该是确实的。天禧元年徙集庆军节度推官离开广德时,仲淹无一点积蓄,只得卖掉唯一的一匹马以充行资。 参考答案 1.zhé yín fēi zhǐ tīnɡ qiánɡ jí shānɡ háo 2.(1)规模 (2)详尽 (3)栖止 (4)做太守 3.(1)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 (2)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4.(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3)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4)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5.D 6.A 7.民、君。 8.D 9.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无私精神。 10.C 11.我看那巴陵郡的美景,都在洞庭湖之中。 12.“水落而石出者”一句描写的季节是冬季。“水落石出”的意思是水落下去石头就出来了,比喻真相大白。 13.范仲淹以岳阳楼的“气象万千”引发迁客骚人的种种“览物之情”,欧阳修通过一天之间和一年之间的景色变化引出“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的观点。基本意思对即可。 14.欧阳修的“览物之情”体现了他与民同乐的思想。范仲淹笔下的“迁客骚人”们立足于个人的得失和荣辱,因而他们的种种“览物之情”均以景物的不同而异。欧阳修的立足点是“民”,他与民同乐,把百姓的乐当作自己的乐,把百姓的安居乐业作为自己的理想。这就是他们的根本区别。基本意思对即可。 15.略 16.(1)① 持、执 ② “属”通“嘱”③环绕④ “反”通“返” (2)① 这就是岳阳楼盛大壮观的景象。(或这就是岳阳楼的雄伟景象。) ② 太阳和星星隐藏起光辉,山岳隐没了形体。 (3)迁客骚人 以物喜,以己悲 (4)古仁人 要点:安慰、劝勉 (5)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