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翁亭记》检测 深圳龙岗新秀学校 叶新红 基础知识夯实 知识梳理·温故知新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林霏( ) 岩穴( ) 山肴( ) 阴翳( ) 翼然( ) 酒洌( ) 林hè( ) wèi然( ) huì( )明变化 ɡōnɡ chóu( )交错 yǔ lǚ( )提携 宴hān( )之乐 2.解释解释下列句子中词语的意思。 (1)饮少辄醉 (2)伛偻提携 (3)乐其乐 (4)非丝非竹 3.全篇共21个“也”字,所表述的语气有三种:A.陈述(用于描写景物);B.肯定(用于介绍人名);C.感叹(用于直抒胸臆)。试指出下列各句中的“也”字 各表现了哪种语气。 (1)环滁皆山也。( ) (2)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 (3)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 (4)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 (5)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 (6)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 4.填空。 (1)本文的作者 ,是 朝 家、 家。他自号 ,又号 。这篇文章选自《 》。 (2)贯穿全文的主线是一个 字,在写作上的一个显著特点是 和 自然结合。 5、全文自始至终都用“太守”自称,而不用第一人称“我”,为什么? 经典语段精练 课内精练·精心剖析 阅读课文3~4段,完成6~10题。 6.与“宴酣之乐”中的“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何陋之有 B.辍耕之垄上 C.邻人之孀妻 D.渔人甚异之 7.对第3段文字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 ) A.“伛偻提携”和《桃花源记》中的“黄发垂髻”均指老人和小孩。 B.“颓然乎其间者”形象地描绘出太守精神不振,以酒浇愁的样子。 C.“至于”一词把文章推进一层,由写欣赏美景之乐转而写众人游宴之乐。 D.此段以醉翁事的美丽风光为背景,描绘出一幅与民同乐图,同时也曲折地写了太守治滁的政绩。 8.第4段紧扣一个“乐”字来写,用 之乐衬托游人之乐,又用游人之乐衬托 之乐,曲折地表达了作者的心情。 9.“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一句中表达的作者内心复杂的思想感情是 。 10.下列句子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滁人游”的欢悦情景侧面反映了太守治下的政治清明;写“滁人游”,衬托了“太 守醉”。 B.“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一句的意思是:一个面容苍老,满头白发的老人,昏昏欲倒的坐在众人中间,这是太守喝醉了。 C.“醉能同其乐”表现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感情。 D.“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意为:太守说的谁?就是庐陵欧阳修。 课外探究·发散思维 阅读下文,完成11~15题。 丰乐亭记(节选) 修(即欧阳修自称)既治滁(即滁州)之明年,夏,始饮滁水而甘。问诸滁人,得于州南百步之近。其上丰山,耸然而特立;下则幽谷,窈然而深藏;中有清泉,潝然而仰出。俯仰左右,顾而乐之。于是疏泉凿石,辟地以为亭,而与滁人往游其间。 修之来此(批滁州),乐其地僻而事简,又晨其俗之安闲。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掇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时三景,无不可爱。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亭游也。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辜生无事之时也。 11.试概括第一段段意。 1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下则幽谷 (2)顾而乐之 (3)掇幽芳而荫乔木 (4)于是疏泉凿石 13.本文写景也有它的顺序。第一段和第二段写景各主要是以什么顺序来写的? 14.下列句子译文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俯仰左右,顾而乐之:看看左右,四面一瞧,我便爱上了这地方。 B.乐其地僻而事简:喜爱这地方偏僻而公务少。 C.掇幽芳而荫乔木:(春天)采摘幽香的花草,(夏天)在高大的树下歇阴乘凉。 D.风霜冰雪,刻露清秀:(秋冬的)风霜冰雪,使山显露出峭峻清秀的姿容。 15.欧阳修在几篇文章都流露出“与民同乐”的思想。请你从文中找出能体现“与民同乐”思想的句子来。 能力提升训练 一试身手·高效演练 16.文章第2自然段写四时、朝暮景色写得相当好,请你将这段文字用优美的语言改写成现代文。 中考体验·沙场点兵 17.(2008安徽芜湖)比较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4)题。 【甲】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大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乙】亭以雨名.志喜也。古者有喜则以名物,示不忘也。周公得禾,以名其书;汉武得鼎,以名其年;叔孙胜狄,以名其子:其喜之大小不齐,其示不忘一也。 余至扶风之明年,始治官舍,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木,以为休息之所。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越三月乙卯乃雨,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丁卯大雨,三日乃止。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于野,忧者以乐,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 于是举酒于亭上,以属客而告之曰:“五日不雨可乎?”曰:“五日不雨则无麦。”“十日不雨可乎?”曰:“十日不雨则无禾。”无麦无禾,岁且荐饥,狱讼繁兴,而盗贼滋炽。则吾与二三予虽欲优游以乐于此亭,其可得耶?今天不遗斯民,始旱而赐之以雨,使吾与二三予,得相与优游而乐于此亭者,皆雨之赐也。其又可忘也?
(节选自苏轼《喜雨亭记》)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 ②余至扶风之明年 ( ) ③既而弥月不雨 ( )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译文: ②忧者以乐,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 译文: (3)《喜雨亭记》突出表现出苏轼 的思想感情,这与欧阳修《醉翁亭记》的主旨 有共通之处。 (4)甲、乙两文中画线句子句式有什么共同特点?它们的表达效果是怎样的? 答: 我的素材宝库 醉翁逸事 六一由来 公集三代以来金石刻为一千卷。在滁州时,自号醉翁。晚年自号六一居士,曰:吾《集古录》一千卷,藏书一万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吾老于其间,是为六一。 虚心求教 宋庆历五年(公元1045年),欧阳修被贬滁州任太守。此后,他时常闲游山水,并与附近琅琊寺的智仙和尚结为好友。为便于他游览,智仙和尚带人在山腰盖了座亭子。亭子建成那天,欧阳修前去祝贺,为之取名为“醉翁亭”,并写下了千古传诵的散文名篇《醉翁亭记》。文章写成后,欧阳修张贴于城门,征求修改意见。开始大家只是赞扬,后来,有位樵夫说开头太啰嗦,便叫欧阳修到琅琊山南门上去看山。欧阳一看,便恍然大悟,于是提笔将开头“环滁四面皆山,东有乌龙山,西有大丰山,南有花山,北有白米山,其西南诸山,林壑尤美”一串文字换上“环滁皆山也”五个字。如此一改,则文字精练,含义倍增。 行文求简 欧阳修在翰林院任职时,一次,与同院三个下属出游,见路旁有匹飞驰的马踩死了一只狗。欧阳修提议:“请你们分别来记叙一下此事。”只见一人率先说道:“有黄犬卧于道,马惊,奔逸而来,蹄而死之”,另一人接着说:“有黄犬卧于通衢,逸马蹄而杀之。”,最后第三人说:“有犬卧于通衢,卧犬遭之而毙。” 欧阳修听后笑道:“像你们这样修史,一万卷也写不完。”那三人于是连忙请教:“那你如何说呢?”欧阳修道:“‘逸马杀犬于道’,六字足矣!”三人听后脸红地相互笑了起来,比照自己的冗赘,深为欧阳修为文的简洁所折服。 参考答案 1.fēi xué yáo yì yì liè 壑 蔚 晦 伛 偻 觥 筹 酣 2.(1)就 (2)腰背弯曲 (3)以游人的快乐为乐 (4)弦乐器;管乐器 3.(1)A (2)B (3)C (4)C (5)A (6)B 4.(1)欧阳修 宋 文学家 史学家 醉翁 六一居士 欧阳文忠公集 (2)乐 写景 抒情 5.略 6.C 【解析】A项是《陋室铭》中的选句,这里“之’起到提宾标志的作用,是宾语前置;B项是《陈涉世家》中的选句,这里“之”是动词,“到,往”的意思;D项是《桃花源记》中的选句,这里“之”是代词。C项是《愚公移山》中的选句,这里“之”是助词,“的”的意思,与例句“宴酣之乐”的“之”用法相同。 7.B 【解析】太守虽被贬谪,但并未消沉不振,而是旷达乐观,与民同乐。B项理解错误。 8.禽鸟 太守 9.仕途失意,寄情山水,与民同乐,排遣内心郁闷;但壮志未酬,不禁发出游人“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的慨叹。 10.D 【解析】 这句话的意思应为:“太守是谁?就是庐陵人欧阳修呀。”这里的“谓”不是“说”的意思,而是“叫做,称为”的意思,可译成“是”。 11.写丰乐亭周围美景及丰乐亭建造情况。 12.(1)是,为(2)喜欢(3)乘凉,歇阴(4)疏通 13.按空间转换的顺序来写的,下→下→中;第二段是以时间顺序为主或以春夏秋冬的顺序来写 14.A 15.“而与滁人往游其间”“乃日与滁人……府而听泉”“又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 16.略 17.(1)①跟从,随从 ②第二年 ③下雨 (2)①醉了能够同大家一起欢乐,醒来能够用文章记述这乐事的人,是太守啊。 ②忧愁的人因此欢乐,生病的人因此痊愈,我的亭子正好建成。 (3)关心人民疾苦 与民同乐 (4)骈散结合,句式整齐而有变化,并在句末多用“也”字,富有节奏感和回环美。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