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老师》同步检测 人民教育出版社 一、积累运用 1.给下列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调 ( ) 调 ( ) 觉 ( ) 觉 ( ) 模 ( ) 模 ( ) 考查目的:课文中多音字的识记 答案:tiáo调节;diào调查;jué觉悟;jiào睡觉;mó 模范;mú模样 解析:要掌握多音字在不同语境中的正确读音。 2.选词填空 (1)孩子们是多么______(擅长、善于)观察这一点啊! (2)这时候蔡老师______(援助、帮助)了我,批评了我的“反对派”们,还写了一封信______(安慰、劝慰)我,说我是“心清如水的学生”。 (3)我还记得,放假前我______(默默、悄悄)地站在她的身边,看她收拾这样那样的东西。 (4)至今回想起来,我还觉得这是我______(回忆、记忆)中的珍宝之一。 (5)我父亲那时候在军阀部队里,好几年没有回来,我跟母亲非常______(思念、牵挂)他,不知道他的死活。 考查目的:近义词的辨析 答案:(1)善于(2)援助、劝慰(3)默默(4)记忆(5)牵挂 解析: (1)在文章中“善于”常用于描述技巧类的,后面一般带动词宾语;“擅长”多用于描述技术类的,一般搭配名词性宾语。 (2)“援助”和“帮助”这两个词的不同之处在于意义上的轻重:援助,一般用在一方落难或者很危急的时候,另一方给予物质或精神上的帮助,小事一般不用“援助”;而“帮助”一词的意义比较宽泛,凡是替人出力、出主意或给以物质上、精神上的支援,都可以用“帮助”。 “安慰”和“劝慰”二者的区别:安慰,重在精神和心灵、心理创伤方面的抚慰、鼓励和支持;劝慰,重在规劝,使人有思想上的转变。 (3)“悄悄”和“默默”在文章中的语境不一样,感情色彩也不同。悄悄,是刻意而为之,着重用在动作上。默默,着重用在内心刻画上,重在表现沉默。 (4)“回忆”和“记忆”的区别:回忆,是对自己亲身经历过的事情的复现;记忆,是对自己亲身经历过的事情或了解到的知识的储存。 (5)“思念”和“牵挂”的区别:思念,重在表现情感上的不舍与想念;牵挂,不仅有思念,还有关心对方的安危等方面的意思,情感上比思念更强烈些。 3.请指出下列各句运用的修辞手法 (1)现在回想起来,她那时有十八九岁。右嘴角边有榆钱大小一块黑痣。( ) (2)像这样的老师,我们怎么会不喜欢她,怎么会不愿意和她亲近呢?( ) (3)一个孩子的纯真的心,就是那些在热恋中的人们也难比啊!( ) 考查目的:修辞手法的使用 答案:(1)比喻(2)反问(3)对比 解析: (1)把黑痣比作榆钱,既有颜色上的相近,又有大小上的对比。 (2)反问句比一般陈述句语气要强的多,表达出对老师的深深的依恋。 (3)这是抽象概念上的对比,拿热恋中的人们的心情跟孩子对老师的思念的心情相比, 强调后者,突出孩子对老师刻骨铭心的思念之情。 4.分析下面句子的表达效果 (1)即使她写字的时候,我们也默默地看着她,连她握铅笔的姿势都急于模仿。 (2)在一个孩子的眼里,他的老师是多么慈爱,多么公平,多么伟大! 考查目的:对句子中重点字词的分析 答案: (1)“默默”“连她握笔的姿势都急于模仿”这些细节描写,流露出孩子对老师的喜爱、依恋之情。 (2)三个“多么”构成反复,强烈地表达了“我”对老师的崇敬与感激之情。 解析:略 二、阅读语段,回答下列问题 每逢放假的时候,我们就更不愿离开她。我还记得,放假前我默默地站在她的身边,看她收拾这样那样东西的情景。蔡老师!我不知道你当时是不是察觉,一个孩子站在那里,对你是多么的依恋!至于暑假,对于一个喜欢他的老师的孩子来说,又是多么漫长!记得在一个夏季的夜里,席子铺在当屋,旁边燃着蚊香,我睡熟了。不知道睡了多久,也不知道是夜里的什么时辰,我忽然爬起来,迷迷糊糊地往外就走。母亲喊住我:“你要去干什么?”“找蔡老师……”我模模糊糊地回答。“不是放暑假了么?”哦,我才醒了。看看那块席子,我已经走出六七尺远。母亲把我拉回来,劝说了一会,我才睡熟了。我是多么想念我的蔡老师啊!至今回想起来,我还觉得这是我记忆中的珍宝之一。一个孩子的纯真的心,就是那些在热恋中的人们也难比啊!什么时候,我能再见一见我的蔡老师呢? 1.文中加粗“迷迷糊糊”与“模模糊糊”两词是否可以调换?为什么? 2.文中两个画线的“才”字所表达的意思有什么不同? 3.一般文章的人称一般是要前后一致的,但这一段在称呼蔡老师的时候用了“她”“蔡老师”“你”等人称,作者为什么要换人称?这样换的作用是什么? 1.考查目的:近义词的辨析 答案:“迷迷糊糊”是对清醒说的,是写神智的;“模模糊糊”是对清晰说的,是写说话的。所以两词不能调换。 解析:略 2.考查目的: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句 答案:前一个“才”表示许久才从睡梦中清醒过来,表达了对蔡老师的思念之深切;后一个“才”表示清醒后久久无法入睡,同样表达了对蔡老师的想念。 解析:略 3.考查目的:人称在文章情感抒发中的作用 答案:文段把第三人称换作第二人称“你”,是为了情感抒发的需要。这样的变换,使得这种强烈的怀念之情更好地表达出来,有利于这种呼告式的抒情。 解析:略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