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新生虽然谈不上是容易发生心理问题的群体,但是未雨绸缪,指导孩子闯过以下几道“关卡”,才算是真正融入了初中生活。 1、想家心情,难以排解。刚开始住校,想家是新生最多见的“毛病”,饮食不习惯,生活没人照顾,情感孤独,学业困惑,诸多因素都是想家的诱因,特别是家庭条件较好的学生,思家之情尤甚。 2、心理落差,定位迷惘。有的学生在小学时代是同学的偶像,老师的宠儿;但进了中学之后发现自己非常普通,由此产生强烈的失落感,这种从“白天鹅”到“丑小鸭”的心理落差非常普遍。人们在新环境中,就面临重新给自己定位的问题,而感到苦闷的同学,就是因为在新环境中找不到自己的位置。 3、人际关系,四处碰壁。如何和舍友保持良好的关系?怎样与来自不同地方的同学融洽相处?与异性交往的尺度如何把握?这些问题在进中学后凸现出来。不少新生都在这方面吃过苦头,比如说话不留情面而得罪人;平时太“酷”让人觉得难以接近;事事只为自己着想让人反感等等。造成人际关系紧张的往往并不是一些“大是大非”的问题,而是一些“小事”、“细节”。 4、怕辜负父母期望,凡事自己硬撑。这类情况多见来自农村或小城镇的学生。全家人都把“盼头”放在自己身上,而来到学校却发现自己微不足道,于是担心自己会辜负父母、亲朋的期望,情绪焦虑,郁郁寡欢。 这类学生常常遇到事情也不肯向家里人说,“所有问题都自己扛”,这并不是明智的做法,学生应该正确看待自己的能力和亲人的期望,不应对自己要求太多,遇到困难要和家人商量,或者找老师求助,憋在心里容易出事。 5、说不清愁从何来。还有部分新生常常感到没有原因的情绪低落、苦恼、郁闷、压抑,对学习无所适从,对生活缺乏热情,每天无所事事、苦闷不已。 破解秘方: 首先,要与本地同学搞好关系,他们对本地情况比较熟悉,多和他们交流自然会多些了解。 其次,情绪低落、苦闷的时候最好一个人科学“消化”,而不要把不好的情绪向他人发泄或传染给别人,要学会克服内向性格,热情主动与人沟通,与人处理好关系,别人自然愿意互相帮忙。 此外,最初感到孤独寂寞的时候,可以给原来的同学写写信,打打电话,互相鼓励或安慰。 再次,应及早树立在中学里的目标,可以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泡图书馆等方式来充实自己的生活。 最后,一定要跟新环境建立联系,拓展交际圈。多拜访老师,熟悉新的校园环境,慢慢可以从中找到些“家”的感觉。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