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现代文阅读理解习题及答案:幸福在遥远山那边(2)
http://www.newdu.com 2025/08/07 08:08:12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1.文章开头引用外国民谣,这样写有什么作用?(2分) 答: 2.阅读全文,回答下面的问题。 (6分) (1)从全文看,作者最初对“幸福”的认识是怎样的?(2分) 答: (2) 作者对“幸福”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认识和体会? 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回答。(4分) 答 : 3.“我突然觉得,我和母亲都在一个很遥远很遥远的地方。”从这里可以看出母亲和作者都感受到了刹那的幸福。从文中看,母子“一刹那”的幸福指什么?(3分) 答: 4. 文章结尾说:“那地方我们从未去过。”这句话该怎样理解 ?(3分) 答: 5. 读了本文,也许你对“幸福”有了新的认识。请根据文中作者对“幸福”的感受,结合你的生活体验, 简要谈谈你对“幸福”的理解。 (4分) 答: 参考答案: 1.(2分) ①照应题目(1分); ②引出后文作者对“幸福”的疑问和体会(1分) 。 2.(6分)(1)(2分)凡是幸福的人,都是很陌生的人;凡是我比较熟悉的人,好像都不怎么幸福。(或:幸福似乎总在别人身边,总在遥远陌生的地方) (2)(4分) ①因为距离, 没有具体的接触,只看到表面的衣着华丽、谈笑风生,所以觉得陌生人幸福 (2分);②因为熟悉的人没有距离 ,看到的都是他们的痛苦与不幸;比如母亲天天以泪洗面 , 二姑妈受欺负,大姐的悲戚 ,所以比较熟悉的人好像不怎么幸福 (2分) 。( 能联系文章内容 ,从两个方面去回答 ,意思相近 ,每一方面即可计2分,语言表达不够准确或合理 ,不够符合要求的酌情扣分) 3.(3分)母亲感受到儿子既聪明又孝顺是一种幸福 (1分);儿子看到了母亲开心的笑是一种幸福 (1分);日子虽然清贫 ,但母子俩感受到这种亲情就是一种幸福 (1分)。(意思相近即可计) 4.(3分)强调当时的幸福感是过去从未感受到的(2分);强调当时的幸福感是用心体会所得(1 分 )。( 意思相近即可计分) 5.(4分)这是一道开放性题目,学生回答能扣住题干要求即可。能结合文中作者对“幸福”的理解而谈计1分,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而谈计2分,语言通畅计1分。不够符合要求酌情扣分。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初中语文常用知识点总结
- 下一篇:七年级语文现代文阅读理解习题及答案: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