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历史教案:第3课 盛世经济的繁荣
http://www.newdu.com 2024/11/25 06:11:05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中考频道为广大考生整理了初一历史教案:盛世经济的繁荣,供大家参考学习。本文主要内容是盛世经济的繁荣。 第3课 盛世经济的繁荣 资料和注释 唐朝的主要粮食 唐朝的主要粮食是粟和稻。粟的生长期比较短,所以从春秋战国时期一直到唐代,都是我国的主要粮食。李白写诗赞道:“虽有数斗玉,不如一盘粟”。水稻是我国南方主要粮食作物,在全国粮食总产量中逐渐居于重要地位。 耕作制度和栽培方法的进步 唐朝,由于国家长期统一,社会比较安定,北方的农业经济有较快的恢复和发展,精耕细作的农田越来越多。南方的农业种植技术更有显著进步。首先是高产作物水稻的种植面积大大增加,并广泛采取育秧移植的栽培方法。杜甫诗形容说:“东屯(屯子、村庄)大江北,百顷平若按(案的异体字,狭长的桌子);六月青稻多,千畦碧泉乱;插秧适(刚才)云(作语助,无义)已(完毕),引溜(水流)加灌溉。” 当时江淮地区,已经是大面积移植秧苗。其次是大量栽培早稻,即六七月可收割的一种早稻。育秧移植和早稻栽种,为在同一土地上复种麦子或其他作物创造了条件,使两年三熟的耕作制逐渐在南方推广,有的地方可一年两熟。 江南土地肥沃,气候温暖,雨水充足,无霜期比较长,加上人多劳动力充足,宋朝时人们对土地的利用率进一步提高,大力发展稻麦轮作的二熟制。“吴地沃而物伙,稼则刈麦种禾,一岁再熟。”这种一年两熟的耕作制在唐代已经出现了。 茶业生产的兴盛 我国是茶的故乡,是世界上种茶、制茶、饮茶最早的国家。茶最初被当作一种药材,在长期的医药实践中,人们认识到茶不仅可以治病,而且味道清香,可以清热解渴,是一种很好的饮料。西汉时完成了从药用到饮料的过渡,当时已有煮茶、卖茶的记载。东汉著名医学家华佗说:“苦茶久食益意思。”认识到茶对人体能起到兴奋大脑和心脏的作用。三国时江南一带已形成饮茶习惯,《三国志·韦曜传》说:吴国皇帝孙皓,每次宴会都强迫群臣喝酒,每人至少以七升为限。韦曜不会喝酒,孙皓密赐茶给他,允许以茶代酒。说明当时已有了饮茶的习惯。魏晋南北朝时茶被用来招待客人。东晋桓温招待宾客主要用茶果。 唐时南北统一,各地交往密切,饮茶风气从南方传入北方,中唐以后又从中土传往塞外,渐成为各族人民日常生活之必需。黄河流域的关西、山东饮茶之盛到了“累日不食犹得,不得一日无茶”的地步。“上自宫省,下至邑里,茶为食物,无异米盐”。当时一些城市里,已经有了专门卖茶的茶馆。 由于茶的需要量大增,刺激了茶的生产和贸易,除野生茶树外,大量进行人工栽培。唐时茶叶产地遍及今四川、云南、贵州、广东、广西、福建、浙江、江苏、江西、安徽、湖北、湖南、河南、陕西等省。茶叶生产已是江南农业的重要部门。“江淮之人,什二三以茶为业。”祁门县境甚至“千里之内,业于茶者什七八”(《全唐文》张途《祁门县新修阊门溪记》)。茶树栽培技术和管理方法也有显著进步,茶树种植三年后,每亩鲜茶可收120斤。每到茶叶收获季节,茶产地盛况空前,四远商人纷纷赶来,大量采购。南方的茶叶,通过大运河和陆路大批运往北方,“舟车相继,所在山积,色额甚多。”当时名茶就有二十多种,如蒙顶、石花等。793年唐政府征收茶税,“十税其一”,是年征得茶赋40万缗,约当全年收入的1/15,可见茶叶在当时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唐代茶业承前启后,不仅在南北朝的基础上有了迅速发展,而且影响及于世界。从唐代开始我国的茶叶相继输往世界各国,至今各国语言中茶字语音,无不源出于我国的茶字,可见茶是我们祖先对人类饮料的一大贡献。 陆羽和《茶经》 陆羽,唐朝复州竟陵(今湖北天门)人,是我国古代著名的茶叶专家。所著《茶经》一书,内容十分广泛,包括茶的起源、茶的性状和种类、茶的产地、采茶的器具、制茶的过程、煮茶的方法、饮茶的茶具、茶叶优劣的区分和水质品第的鉴定等,都做了比较全面系统的论述。这是我国茶史上的一部重要著作,也是世界上第一部茶书。它充分反映唐朝已具有丰富的茶叶知识,对后世研究茶史有相当影响。据《太平御览》记载,从宋代起,陆羽就被人称为“茶神”了。 唐朝的蚕桑生产 唐朝前期的蚕丝业中心仍在北方,李白形容河北清漳一带的纺织情况是:“缲(同缫)丝鸣机抒(zhu织布的梭子),百里声相闻。”当时黄河流域的蚕桑生产技术也处于全国领先地位,而江浙一带蚕丝业还比较落后。《国史补》记载一个故事:唐初有个叫薛兼训的人,任江东节度使。因为越州(今浙江北部)人不善缫织,薛兼训就从军队中召募了一批单身汉,发给他们很多钱,密令他们到北方选择善于缫织的妇女结婚,一年中娶得数百人,带回越州。从此越州缫织技术迅速提高,所产绫纱妙称江左。《国史补》作者李肇在唐大中年间任浙江台州刺史,距薛兼训在江东不到百年,这个故事不会毫无根据,至少说明唐初浙江缫织技术不及北方,后来就赶上了北方。《元和郡县图志》记载,唐朝前期越州贡品中只有交梭白绫一种,唐朝后期就有异物文绫、单纱吴绫等数十种,在不到百年的时间里,江南蚕丝业得到巨大发展。 我国是大麻和芝麻的原产地,所以国际上把大麻叫做“汉麻”,把芒麻叫做“中国草”。我国最早采用的纺织材料主要是麻。苎麻织成的夏布洁白清爽,清凉离汗,受到人们的欢迎。唐朝的衣服主要以丝麻为材料。 唐朝的养马业 唐朝养马业也很发达,由于战争和日常生活中驾车代步以及生产的需要,马受到人们的特别重视。唐政府设太仆寺管理全国马政,在西北草原地带设置不少官营牧场,在牧场建立饲料基地。国家养马数量逐年增加,至高宗麟德年间,唐政府养马达706000匹,故马价极为便宜,一匹绢就可换一匹马。 养马主要是为了军事,因此强调马的强壮矫健。为了改良马种,汉唐都从西域输入大批优良马种,进行繁殖和杂交,改良内地马。改良的马,体质健壮,外形优美,这种杂交的技术成就和规模之大,在当时世界上都是少有的。利用杂交方法创造新畜种如骡等,是我国古代家畜育种科学的重大成就。 唐朝女子骑马之风,上至妃嫔公主下至民间皆盛行。杜甫咏虢国夫人(杨贵妃三姐)诗说:“虢国夫人承主恩,平明上马入宫门”。《资治通鉴》记载:玄宗天宝十载正月“杨氏五宅(杨贵妃兄姊)夜游,与广平公主(玄宗女)从者争西市门,杨氏奴挥鞭及公主衣,公王坠马……。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