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总结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人教网-初中试卷网-中学学科网

首页 > 初中地理 > 综合辅导 >

初一地理知识点学习:地图


    中考网整理了初一地理知识点学习地图,供同学们参考。
    第三节地图
    一.地图的基本要素
    1.地图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
    ⑴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缩小的程度。
    比例尺的表达方式:文字式,数字式,线段式。
    比例尺的大小比较:表示范围,表示内容的关系:
    大小:①分子确定:分母小→比值大→比例尺大;分母大→比值小→比例尺小②图符相同:比例尺大→范围小→内容详;比例尺小→范围大→内容略
    ⑵方向:在地图上辨别方向①指向标定向:指向标箭头指示北方。②经纬网: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方向。③一般定向: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在无指向标,经纬网的情况下)
    ⑶图例:地图的语言,包括各种符号和文字说明,地理名称和数字。
    二.地形图的判读
    ⑴海拔: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称为海拔。
    ⑵相对高度:某一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叫做相对高度。
    ⑶等高线:把各个点的海拔标注在地图上,再把海拔高度相同的点连接成线,就叫做等高线。
    ①等高线的特性:a.同一等高线的点海拔高度相同。b.等高线是闭合的曲线。c.在同一幅图内,除陡崖外,表示不同高度的等高线不能相交。
    ②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a.山顶:山的最高部分,等高线成封闭曲线,内高外低。
    b.山脊:山岭的顶部,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低处凸出(中间海拔低,两边海拔低为山脊)。
    c.山谷:山脊之间的低洼处,等高线弯曲部分向高处凹进(山谷处能形成河流,中间海拔低,两边海拔高为山谷)。
    d.鞍部:相邻两山之间相对低下的部分,有一对等高线组成的中间部分。
    e.陡崖:近似垂直的山坡,多条等高线重叠的部分。
    f.盆地:四周高中间低,闭合曲线,外高内低。
    ③等高线稀疏坡度和缓,等高线密集坡度陡。
    ⑷分层设色地形图:在等高线之间着上不同的颜色:绿色表示平原,黄色表示高原,棕色表示高山,蓝色表示海洋。
    ⑸等深线:把海洋中海拔相同的各点连成线,叫做等深线。从等高线或者等深线的疏密状况可以判断地面的高低起伏或者海底的坡度的大小。
    三. 从地图上获取信息
    1.地图的种类:自然地图:①地形图②水文图③气候图④植被图;社会经济图:①人口图②交通图③工业图④农业图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