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总结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人教网-初中试卷网-中学学科网

首页 > 初中英语 > 初一试题库 > 月考 >

师者感怀:魅力英语教师的“才”与“情”


    世间的优秀英语教师,不管执教于哪所学校,讲授哪种英语课程,身上总有许多相似的特质,简单概括,就是"才","情"两字。清代人张潮说,"才之一字,所以维持世界;情之一字,所以粉饰乾坤。"
    教室中一个恒久的悖论:学生总比老师聪明。学生敏锐而狡黠地发现,原来天下优秀的教师大体上都相似;恶心的教师各有各的恶心。学生所期待的优秀的英语教师,一定是一个有魅力的人。魅力何来?无外乎"才","情"二字。
    课堂上展现的"才",是一种在教材中寻找真我,演绎真我的智慧。优秀的教师往往隽语如风,用最简单、最清晰的语言解析最繁难、最费解的问题,把玄学讲成算术;而平庸的教师总是以其昏昏使人昭昭,费尽周身力气把算术讲成玄学。
    我们的学生,多年以来承受着分数的重压,师长的苛责,他们尤其渴望"拨云见日"的点化和"因难见巧"的从容。而这一点,恰恰是教师价值的体现。优秀的教师给学生顿悟和愉悦;平庸的教师给学生挫败与创伤。
    英语教师的"才",还应该是一种纵横排阖,信手拈来的知识驾驭。
    英国诗人William Blake有两行著名的诗句:
    "To see a world in a grain of sand
    And a heaven in a wild flower."
    中文译为"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细碎的沙粒,无名的小花,无非是宇宙间最为寻常琐碎的景物,透过它们,智者惊鸿一瞥,能洞窥世界的浩渺和天堂的美妙。其实讲课也正是如此。一词一句,印在书上,暗淡而乏味。优秀的英语教师,总能引导学生,融会贯通,体悟这看似平淡无奇的一词一句背后博大悠远的境界与情怀。
    英语教师在授课中总能讲到林肯(Abraham Lincoln)这个人。该如何向学生介绍这位美利坚的传奇总统呢?平庸的教师预先做足功课,上课时捧起厚厚的教案开始高声诵读:林肯生于哪一年,卒于哪一年,童年境况,教育背景,政治主张,主要功绩… 网络资源异常丰富的年代,搜罗这些数据与信息,只是点几下鼠标的事情。但请相信,廉价的劳动永远只能换来廉价的回馈。这样的诵经般的讲授进行了没有多久,便有学生开始茫然的望着窗外,神游八极,物我两忘;更有别的学伴懒懒的趴在桌上,睡眼迷离,梦见周公。
    智慧的英语教师却看似轻描淡写,告诉学生在他看来,人类文明史中有一个日子异常独特:1809年2月12日。同样的一天,地域上相隔万里的英吉利和美利坚各有一个婴儿呱呱坠地。多年之后,这两个孩子都成为名动寰宇的伟人,一个是英国的达尔文(Charles Darwin), 一个是美国的林肯(Abraham Lincoln)。他们同年同月同日生。英美两个国家没有神话传统,但这两个人都被各自的国人捧上神坛(place on a pedestal), 因为达尔文是一个符号,他代表的是西方世界一代又一代人对科学(science) 生生不息的痴迷与探求;而林肯的感人之处,便在于他用生命和热血努力向世人证明,天下苍生万物,生来原本平等,也就是美国的《独立宣言》中让美国的先民激昂感慨的那个句子,"We hold the truth to be self-evident that all men are created equal."这背后是西方文化中一个至关重要的关键词,democracy (民主)。科学与民主,是整个漫长文明史的津源与归宿。
    智慧的教师,讲课一定没有沉沉暮气和照本宣科,也不屑于矫揉造作的"激情表演"。他一定知道,讲授,是一种平和淡定的坦诚分享,容不得敷衍,但也绝不能有做作的"伪态",换来的是师者与学生相互的欣愉与满足。学生所期待的讲授,自然而平静,声声入耳,直指人心。
    用心经营的课堂,"才","情"两个相互依伴,缺一不可。"情"是师者参悟人生的悲悯和淡然向善的襟怀。
    有"情"的老师,在乎他的每个学生,从不低着头讲课,而是不时用目光与每个人交流。而且他自信的知道,学生能读懂他的眼睛。
    有"情"的老师下课后不会匆匆逃离,而是愿意和学生象朋友一样攀谈,洞悉他们的悲喜与迷茫。
    有"情"的老师交往联络最多的,往往是班里看似愚钝,成绩最差的学生。
    有"情"的老师从不象上帝一样给学生"规划人生",而是质朴地告诉他,每个生命都有一个光华绽放的机缘,关键是你准备好了没有。迷惑困顿中,学会砥砺,坚持和等待。
    有"情"的老师拒绝被称为"教学专家",因为他清醒地知道,真正的某一领域专家,一般五十年才出一个;而浮躁的物质年代被冠以"专家"头衔的多半是"对很少的东西了解太多"的平庸之辈。
    有"情"的老师每当课业结束,学生离开校园,总会有一刻,如同曲终人散的歌者,独自向隅,黯然神伤。
    有"情"的老师从不炫耀个人的"传奇经历"与"惊人禀赋",因为他知道,语言本身,已经足够高妙而博大,我们最多不过是尚知勤勉的修习者,与其虚妄无耻的"伟大",不如渺小真实地生活,谦恭处世,执着努力,这是一种浩瀚的生命的力量。
    "才","情"兼具的英语教师是幸福的,他们的内心,有平静的激情;他们的讲授,是低调的奢华;而他们的岁月,可以谦卑地伟岸。
    3、马骏:一匹奔腾在新东方的骏马
    作者:实习记者:张曼如  来源:北京新东方学校  时间:2009-02-13
    2009年2月11日,这是马骏在新东方讲台上过的第五个生日了。台下,同学们齐声高喊小马老师的标志性口号"听写是提高听力的唯一途径";台上,他只是沉默地对同学们经久不息的掌声报以深深的鞠躬,再鞠躬……
    这一天,一个名为"爱生活,爱听写,爱马骏"的校内群组悄然成立,学生以坚持认真听写的方式为小马送上独特的生日祝福,与此同时,马骏个人主页的庆贺留言激增数百条:
    "正因为你曾经的平凡让我们充满力量和坚强,马的图腾在我们心里已经是信仰。狂热也好痴情也罢,听写是提高听力的唯一途径,孤独是做好事情的唯一心情……祝小马生日快乐,您心中的梦想有我们的呵护,不要害怕远航。"
    马骏的课堂总是充满欢笑
    "总是喜欢看老师写的东西,不知道为什么,总是能得到很多感悟,有动力,有充实,有内心的一份宁静……喜欢小马老师!"
    "尽管排不上号了,依然祝你生日快乐!27年前的今天你出生,20前的今天在明星小学和小红过生日,今天大家在校内和小马过河上祝福你!"
    ……
    小马、马哥、HORSE等众多"爱称",教学评估接近满分的成绩……也许你会好奇,这个拥有众多fans的马骏究竟是怎样一个不同寻常的人物?
    初识马骏:狂野印象
    马尾辫,络腮胡子,黑色上衣,略显邋遢的牛仔裤,马骏给人的第一印象,绝对是一个饱经沧桑的狂野男人。
    如果他的独特样貌已足够吸引你的眼球,那么,他接下来的"表演"则会令全班学生瞠目结舌:"听写是提高听力的唯一途径,听写是提高听力的唯一途径,听写是提高听力的唯一途径……天才来自世界上各样的忍受,忍受的不是欢乐,忍受的一定是痛苦,而听写是最痛苦的,所以我说,听写提高听力的唯一途径。如果你听懂了你就不要跑来问我:'老师,还有一个月要考试,你说我干点什么?'你说干点什么,干什么干什么?!听写啊!因为听写提高听力的唯一途径……我们根本就不缺少备考的方法。我们缺少的就是持续使用某一种方法的精神……爱生活,爱听写,面带微笑,手拿尖刀。同志们,听写提高听力的唯一途径,Nothing but 听写!"
    细腻的马骏
    四分多钟的大呼小叫、上窜下跳,他自毁形象只为了让同学们记住一个真理:听写是提高听力的唯一途径。这段"音频魔咒"在互联网上广为流传,许多人甚至把它设为闹铃督促自己早起听写。也许,他的大嗓门,他那火一般的激情,已在不经意间化为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鼓舞着一批又一批学员勇敢地在备战托福的道路上前行。
    多年之后,他的学生依然会记得,新东方课堂上有这样一位狂野的老师曾经说过:"别问,你就听吧。"他们见面的时候,会淡然微笑,然后相互问道:"今天,你听写了吗?"
    结缘东方:孤独是做好事情的唯一心情
    马骏的课堂从来不缺少欢乐,课上的马骏也总是给人精力充沛之感,而真正了解他的人会知道,站上新东方的讲台之前,他经历了多少让人唏嘘不已的血泪史;真心感激他的人会知道,为了给让同学们更有效地吸收听力知识,他忍受了多少苦痛,付出了多少努力。
    马骏出身于东北农村,直到大三才醒悟应该探寻一条谋生之道,也是从那时起,他开始疯狂地学习英语,并从未停止过奋斗的脚步。
    2003年,为求职新东方,他只身来到北京,租赁了一间破旧的小平房,一张床一个写字台便是全部的家当。冬天屋内比室外还冷,他没日没夜地学习,到了晚上,不得不准备热水暖脚才能防止身体被冻僵。
    狂野的东北汉子
    在那间平房里,他支了一口破锅,早上起来吃葱拌豆腐,中午清炒豆腐,晚上做麻辣豆腐,偶尔犒劳自己做个肉末豆腐,想喝汤了就吃菠菜豆腐汤……有那么一段时间,每当他走上过街天桥,风迎面吹来,他都会忍不住落泪,虽然他也是个倔强的东北汉子。
    诚然,回忆想那段艰辛的岁月,他是感恩的:"每天的准备让我很压抑、烦躁、孤独……现在想想,正是这些压抑烦躁和孤独让我理解了学生们听写时的感受,帮助我成为一名懂学生的老师。"
    如今"功成名就"的他也没过上舒心的日子:备课,授课,为同学们整理丰富的学习资料和留学资讯,通常每天只睡四小时;偏头痛,风流眼,结膜炎,胆囊炎,过敏性鼻炎,长年累月的辛劳使他疾病缠身……
    课下的他与课堂上那个激情洋溢的马骏判若两人,回答完学生的问题,他会很安静地坐在那里,或者走到教室外安然地吸一支烟。快结课时,同学们纷纷要求他签名并合影留念,一时间班里闪光灯不断。大家开玩笑地说他这样子像个明星,他却来了一句:"我这照片洗出来会吓到小孩子",然后抿着嘴腼腆地笑了。
    小马老师与他的"小马过河"
    2007年1月1日,一个名叫"小马过河"的婴儿诞生了,短短两年时间,小马过河新托福专业备考社区 发布了236981个贴子,注册会员达到135207人,它的创始人正是新东方托福强化班的听力老师--马骏。
    小马过河是一个分享与交流的平台,里边"宝藏"不计其数:IBT听力场景分类音频及文本,阅读试题解析系列,全国考场实况分析总结,2005--2007机经汇总校对版以及新东方教师专版……
    "热爱祖国,即便你终究留学海外;热爱托福,即使你已经痛苦难耐;热爱小马,因为在这里奋斗精彩"是著名的"小马过河三热爱"。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马骏和他的孩子们在新东方课堂与小马过河社区上并肩作战,执著地为他们共同的梦想打拼。
    马骏说:"我是一个普通的人,是新东方的讲台让我有幸得到大家的'赏识'。如果各位手里有个话筒,也是一样的。所以希望大家记得:你我一样,是一个普通人;你我一样,有不普通的梦想。仅此而已。"
    结束语:奔腾在新东方的骏马
    曾有学员为马骏赋诗一首:"若不是长发稠髯,他也一定很清秀吧?我看过他的眼睛,坚定而有神。为何他要这样把自己包扎起来呢?那是经历了许多磨难之后的自我保护吧。或者其实他已不需要保护,十年磨一刀,寒光镇鬼神。"
    这是一匹奔腾在新东方的骏马,这是一个骏马奔腾的时代。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