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总结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人教网-初中试卷网-中学学科网

首页 > 初中地理 > 七年级下册 > 同步检测 >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测试题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测试题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每小题1分,共20分)
    1.世界各大洲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    )
    A.亚洲        B.非洲        C.拉丁美洲        D.欧洲
    2.世界上最大的内陆国家是( )
    A.蒙古    B.哈萨克斯坦     C.瑞士    D.尼泊尔
    3.下列各组国家与我国都相邻的是( )
    A.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     B.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
    C.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吉尔吉斯斯坦   D.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
    4. 被称为“世界屋脊”的高原是(   )
    A.青藏高原      B.内蒙古高原      C.云贵高原      D.黄土高原
    5.孟加拉国易发生洪涝灾害的原因(   )
    ①受夏季风的影响    ②处于山地迎风坡    ③地形高峻    ④地势地平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6.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下面是对“世界第一大洲”的说明,其中不正确的是(     )
    A.世界上跨纬度最广的一个大洲       B.世界上跨经度最广的一个大洲
    C.东西距离最长的一个大洲           D.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一个大洲
    7.下列地理事物与其特征表述正确的是(     ) 
    A.青藏高原——世界最大的高原         B.日本群岛——温带、热带季风气候
    C.贝加尔湖——世界上最深的咸水湖     D.马来群岛——世界最大的群岛
    8.关于亚洲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口稠密地区都分布在发展中国家         B.亚洲的各大平原都是人口稠密区
    C.亚洲是世界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     D.亚洲人口占世界人口的一半以上
    9.亚洲大部分国家过去经济不发达,主要原因是(     )
    A.长期遭受殖民统治    B.工业基础薄弱     C.自然条件恶劣     D.交通不便
    10.下列国家中,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最高的是 (     )   
    A.韩国           B.印度          C.中国          D.马来西亚
    读图1-1,完成11~12题。
    11.关于图中大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一洲               B.该洲西部主要分布着黄色人种
    C.人口数量仅次于非洲,居世界第二位   D.该洲东部与南部是世界人口稀疏地区
    12.七大洲中,哪一个大洲与该洲是同处一块大陆?(     )
    A.北美洲       B.亚洲      C.欧洲       D.大洋洲
    13.有关亚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东南亚地处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十字路口”
    B.日本领土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个大岛组成
    C.南亚地区容易发生旱涝灾害的自然原因之一是西南季风不稳定造成的
    14.生活在东西伯利亚的亚库特人,居住木屋,身着毛皮服装,运输工具是狗拉雪橇,这与哪项自然条件有关?(     )
    A.气候温暖湿润       B.多山地,地形复杂      C.高纬度地区,气候严寒      D.地势低平,河湖众多
    读图1-2,完成15~16题。
    15.图中为亚洲三个人类文明发祥地,这三个地区的共同特征是(     )
    A.都位于热带地区               B.都位于湿润地区
    C.都位于河流中下游平原地区     D.都位于干旱半干旱地区
    16.下列关于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南侧海湾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周边国家以黄色人种为主        B.世界上最大的石油输出地区
    C.海湾周围国家经济落后          D.世界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达30‰
    17.关于亚洲人口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          B.亚洲是世界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
    C.亚洲有6个国家人口超过1亿            D.东亚、东南亚是人口稠密区
    18.关于亚洲气候复杂多样原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南北跨纬度大,东西离海远近差异大      B.河湖众多,增加了气候的复杂性
    C.植被类型多,增加了气候的复杂性        D.地型复杂并且起伏大,增加了气候的复杂性
    19.下列各地区的区域文化与当地自然条件或民族习俗组合,正确的是 (     )
    A.也门的住房大多是平顶——气候湿热的自然条件 
    B.孟加拉人以船为交通工具——地势低平,河网密布
    C.加里曼丹岛的达雅克人多住高脚屋——多地震
    D.沙特贝都因人居住帐篷,身着宽大袍子,过着游牧生活——高纬度地区,气候严寒
    20.关于亚洲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东部和南部夏季的降水与夏季风的强弱有着密切的关系
    B.湖泊众多,拥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淡水湖
    C.跨经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
    D.中部山地、高原受地形因素的影响,形成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二、综合题(共20分)
    21.“我们亚洲,山是高昂的头……亚洲雄风震天吼”。相信你熟悉这首歌,那么你对亚洲了解多少呢?请读图1-3,完成下列要求。(5分)
    (1)在图中适当位置,用符号,画出亚欧两洲的分界线。
    (2)图中A岛多地震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3)小明通过读图,判断亚洲的地势特点是中间高、四周低。他判断的依据可能是_______。
    (4)B河流流量丰富,但航运价值不大,其自然原因是             。 
    (5)全世界因为缺水而引发的冲突较多,其中C半岛就是典型的地区之一;新加坡的年降水量不算少,但也成为世界上缺水的国家。他们缺水的原因有何不同?
    B半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新加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读右面非洲图,回答下列问题。(8分)
    
    (1)气候类型A是________气候,B是________气候。
    (2)当我国炎热多雨时,C气候处的气候特点是________。
    (3)D气候最典型的分布在________沿岸,非洲南部________国也有此气候,该国居世界第一的矿产是________。
    (4)非洲气候类型的分布特点是________分布,原因是________。
    23.美籍华人张卫国博士给儿子大卫·张讲自己小时候的一些趣事,在网上找到了下面这幅图,并给儿子留下了下面这几个问题,许诺要是大卫能够解答这些问题,就带他回自己的老家,大卫非常想到中国看看,你能帮助他完成这些问题吗?他的e-mail是:wbyl@sina.com.cn。
    (1)亚洲各种气候类型中,序号_____所代表的气候___________类型分布面积最广。 
    (2)由于亚洲中部地势____,形成序号⑨所代表的高原山地气候。 
    (3)关于亚洲气候复杂多样原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南北跨纬度大,东西离海远近差异大
    B.河湖众多,增加了气候的复杂性
    C.植被类型多,增加了气候的复杂性
    D.地型复杂并且起伏大,增加了气候的复杂性
    (4)序号⑥所代表的气候类型,其气候特征是   (   )
    A.炎热干燥      B.全年高温,旱雨两季       C.高温多雨      D.冬冷夏热,降水稀少
    (5)我国东南沿海地区与阿拉伯半岛同一纬度,都有北回归线穿过,可是阿拉伯半岛是炎热干燥的热带沙漠气候,而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却是夏季炎热多雨、冬季低温少雨的          气候类型。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B B B A A     6~10:B C D A A  11~15:A C A A C   16~20:B B B B A
    二、综合题
    21(1)界线通过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即可 (2)位于板块交界处(或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 (3)大河多发源于中部,呈放射状向四周分流(或中部多高原、山地,平原多分布在大陆周围) (4)冬季严寒,河流结冰期长 (5)地处热带沙漠气候区,终年炎热干燥,降水稀少 岛国人多地少,经济发达,生产生活用水量大
    22.(1)热带雨林 热带草原 (2)炎热少雨 (3)地中海 南非 黄金 (4)对称分布 纬度对称分布
    23.(1)⑧ 温带大陆性气候   (2)高   (3)B   (4)C   (5)温带季风性气候 (责任编辑:admin)